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焦点访谈· 科技股 主角还是配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31日 06:53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主持人:在猴年第一个交易日,一批科技股强势上攻涨停成为当天市场的主要做多力量,周五在大盘大幅调整之际,中视传媒、华东电脑、长电科技、超声电子等科技股仍出现在涨幅榜前列,我们该如何看待近日科技股的活跃呢?

  北京首证季凌云:事实上,科技股不仅仅在近期表现出相对活跃,在去年行情中科技板块就表现出比较强的弹性。在去年行情中,蓝筹股几乎一统天下,非主流品种全线沉沦,其中的
唯一亮点就是科技股行情,市场也一度提高了对科技股行情的预期,但最终科技股行情还是夭折了。

  其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1、科技股并没有实质性的业绩支撑,整个科技行业经营业绩的滑坡是影响科技股行情的瓶颈制约。2、市场的认同程度很低,缺乏良好的呼应能力。3、海虹控股的突然破位下跌也对科技股行情形成很强的负面冲击。科技股行情由此偃旗息鼓转入了进一步的沉沦周期,并陆续创出新低而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做空动力。

  去年的科技股行情始终是一个配角,且以失败告终。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科技股再度活跃并表现出比较强的持续活跃能力,这该如何解释呢?

  科技股活跃最重要的原因是科技行业出现了转机。众所周知,科技行业的市场需求是建立在传统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的,前期科技行业的不景气与传统产业发展的低迷不无关系。而最近一年多时间内,传统行业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对科技产品的需求也将明显提高,相应科技行业也将逐渐复苏。有分析报告指出,2004年世界芯片消费市场将重新迎来全新高增长时代。而近期美国市场上,英特尔、IBM、苹果计算机、雅虎等主要科技公司陆续公布的2003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信息技术类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盈利均大幅增长,为信息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复苏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直接证据。就国内市场而言,去年1-10月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4%,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3.2%,创十五以来最好水平。专家预计2004年该行业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增长速度仍保持在26%左右。这表明,科技行业将逐渐走出低迷态势而进入良性复苏周期,其业绩增长也是可以预期的,从而为科技板块的中线走强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们还注意到另外一条积极的信息,近期各大基金管理公司陆续披露旗下基金的四季度投资组合。分析这些投资组合,我们发现科技股在基金组合的投资比重开始加大,意味着投资基金开始对科技板块进行有计划的建仓操作,科技股已成为投资基金的一个全新投资方向。换言之,科技股已经成为基金进行价值投资的新载体,这也为科技股行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想像空间。

  另外,去年行情是以蓝筹股作为价值评估体系的衡量标准,随着蓝筹股的反复走强,其股价都已上了一个台阶。在目前情况下,希望蓝筹股进一步强势上行以拓展大盘空间是不太现实的,此时科技股的活跃就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价值中枢,对大盘有相对积极意义。

  主持人:那么,科技板块能否取代蓝筹股成为行情主角呢?抑或还是像去年一样只是行情的配角?

  季凌云:我们并不否认科技板块有进一步活跃机会甚至是中线发展机会,但我们认为至少目前成为行情主角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其一,随着新基金的不断发行、QFII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其它资金进入A股市场速度的加快,崇尚价值投资的资金规模将继续扩大,蓝筹股的短线震荡并不意味着蓝筹股行情就此寿终正寝,相反蓝筹股将成为机构资金的进一步追逐目标。其二,科技股的市场权重比较低,不能同蓝筹股相抗衡。科技股活跃虽然具有积极意义,但还不能完全取代蓝筹股的市场地位,未来行情的发展依然离不开蓝筹股行情的鼎力支持。因此我们认为科技股行情还处于市场的配角地位,但却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配角。

  主持人:投资者应如何来应对近期的科技股行情?

  季凌云:我们认为科技股行情后市将出现一定分化,有几类科技股将表现出比较强的持续活跃能力,值得投资者多加追踪。

  其一是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类科技股。消费的升温决定了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复苏,权威机构已经预测2004年起半导体工业销售将以每年40%的增长率稳步增长,这将为该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其二是数字电视类科技股。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蛋糕已经初步形成,预计未来数字电视的市场价值将高达6000亿元,数字电视类科技股将获得市场资金的重点关照;其三是数网科技股。我国网络经济盈利模式已经形成,相应数网类科技股也将寻求市场的重新定位。个股方面,投资者不妨多关注新世界(600628),该公司与全球商业网络巨子澳大利亚MRI公司合作,成为国际上10来个主要农产品交易市场、商品交易所的代理人。另外,公司率先打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领域,未来将成为国际一流的B2B交易平台。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