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3年度金融风云人物 > 正文
 
“2003年度金融风云人物”候选人———监管雷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30日 17:1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李荣融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国际金融报记者姚惠综合报道

  自2003年3月24日国资委宣布成立以来,经历了半年多近乎低调的探索,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的角色逐渐入位。在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领导下,国资改革的方向正日益明朗,国企改革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中央企业的数量由196家减少到189家,我们看到国资板块内部的整合在悄然提速;从国资委组建以来中央企业的股权转让83%的受让方均为外资或非国有企业中,我们也看到国资委正在以更积极的态度推动外部力量重组国企。目前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已达7万多亿元,毫无疑问这一群体是国民经济不可动摇的中坚力量,也是资本市场中权重最大的一支队伍。据统计,其辖下的上市公司已占到全部上市公司的70%以上。

  当好出资人,加快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为国资转让搭建平台,推进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正是李荣融领导下的国资委当前的工作重心所在。

  链接

  李荣融,1944年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电化学工学专业。1986年后任江苏省无锡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轻工业局局长、计划委员会主任,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92年6月后调国务院生产办公室生产计划局工作,1992年8月后任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对外经济合作司副司长,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党组成员。1998年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99年12月后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2001年2月至2003年3月任国家经贸委主任。2003年4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尚福林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国际金融报记者黄宇综合报道

  2003年是尚福林就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第一年,他低调完成了发行审核制度改革,不动声色地对证监会高层官员完成人事调整,同时还悄无声息的整肃了陷于“膏肓”的券商,被业内认为“绵里藏针”。尚福林区别于前四任证监会主席的作风,影响着整个证券监管体系。

  2003年1月26日,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尚福林发表了长达70分钟的讲话,强调今后监管必须坚持证券期货市场规范与发展的统一;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市场的承受程度的统一;坚持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被外界冠名为“一月宣言”。

  此外,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在尚福林任内又迈出了一大步,开放式基金在中国羽翼渐丰,2003年1月12日,国内首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开业;2月18日,湘财合丰基金公司三只行业类别基金获准一次性同时发行,伞型基金开始登陆中国;4月25日,首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华欧国际在京宣布成立;5月27日,瑞士银行、野村证券成为首批QFII……

  链接

  尚福林,1951年11月出生于山东济南。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财贸学院金融系。1982年至2000年初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1993年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1994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1996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负责分管货币政策及支付清算工作。

  2000年2月至2002年12月27日,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2002年4月28日入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2年12月至今,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郭树清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国际金融报记者黄宇综合报道

  2003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前所未有之考验。面对来自海内外的各种压力,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多次表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应当长期坚持不变。

  进行汇率机制改革的前提,郭树清表示,包括进一步发展外汇交易零售市场,完善外汇交易批发市场改革,改进中央银行调控手段。

  此外,郭树清说,改革银行结售汇制度,稳步推动资本账户开放,拓宽人民币汇率生成的市场基础,完善外汇交易批发市场,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开发避险工具,改进交易方式,适当扩大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幅度,建立健全汇率调控参照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也包括在汇率机制改革之前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之中。

  郭树清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既符合中国利益,也有利于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稳定。他说,中国在汇率政策上历来独立自主,同时高度负责。这一点在国际社会上有目共睹。

  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郭树清表示,中国将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资本项目兑换的限制,但要通过有选择试点的方式。他说,中国已实现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今后的任务就是从部分可兑换过渡到基本可兑换,最后再到完全可兑换。

  链接

  郭树清1956年8月出生,内蒙古人。1978年3月至1982年2月在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学习;1988年9月至1993年5月任国家计委经研中心综合组副组长(副司级);1993年5月至1995年10月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和试点司司长;1995年10月至1996年2月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1996年2月至1998年3月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秘书长;1998年3月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党组成员;1998年7月被任命为贵州省副省长。2001年4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任志刚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

  国际金融报记者黄宇综合报道

  2003年11月,香港十大公营机构公布最高管理层的薪酬津贴。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以年薪加花红高达822万港元,名列十大公营机构打工皇帝榜首;收入更是其“上司”———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的一倍。

  虽然任志刚的薪酬在公务员减薪潮下,一直是评论焦点,并在过去3年内三度减薪。2001年10月前,任志刚的年薪高达760万港元,但他后来自愿削减10%的固定薪酬,至今年3月他已第三次削减固定薪酬5.24%至649万港元。但香港金管局在2003年3月曾透露,有鉴于任志刚去年表现良好,浮动薪酬由2002年的150万港元,增至15%,达172.5万港元,因此连同固定薪酬,任志刚2001年及2002年的总薪金,分别约为835万港元及822万港元。

  唐英年2003年8月就任财长后表示,很高兴有机会在未来与任志刚合作,并认为任志刚是一个“非常能干、有才能、有承担及有经验”的金融界人士,从他过往的工作表现中,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及希望。

  任志刚则表示,金管局全体员工将全力支持财政司司长,并一如既往为香港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及金融环境,让香港财政司司长面对经济及财政问题时能迎刃而解。

  链接

  自从1993年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至今,任志刚一直担任总裁,他的主要职责是维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监管银行系统的健康安全地运作,以及管理着上万亿的外汇基金。

  他一直奉行着比较谨慎的理财原则,不过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也曾大胆出动1200亿港元,在股市中与炒家较量,轰动一时。

  2001年他获颁金紫荆勋章。

  约翰·里德

  纽约证券交易所临时主席

  国际金融报记者苏蔓薏综合报道

  在纽约证交所董事长格拉索在他1.4亿美元薪酬的丑闻引起越来越强烈的批评之后被迫辞职后,前花旗集团总裁约翰·里德被选为纽约证交所的临时董事长。当人们问他是否愿意临危受命,担任交易所董事长,他提出了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第一,他只干到年底;第二,他只接受年薪1美元。

  虽然他的在位时间仅仅以月计,但他仍然积极履行着他挽救纽交所的职责。他劝说证交所的1366名会员(实际上也是证交所拥有者)支持他的改革提议。如果获得会员批准,这些措施将启动一系列变革,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可能将由此面貌一新。

  链接

  里德现年64岁,1939年生于芝加哥,成长于阿根廷和巴西,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士和硕士学位。1965年,里德加入花旗银行,当时该银行名称还是第一国立城市银行。3年后,他被提拔为部门副总裁。1969年,里德30岁,成为该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副总裁。从1984年开始直到2000年辞职,里德一直是花旗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和CEO,并兼任该集团主要分支机构花旗银行的主席和CEO。他在花旗集团工作了35年,担任这一集团的最高职位16年。美国证交会主席唐纳森这样评价他的简历:里德的资历“无懈可击”。

  默文·金

  英国央行行长

  国际金融报记者姚惠综合报道

  原英格兰银行副行长默文·金于2003年6月正式走马上任,成为新一任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现年55岁,是非常坚定的反通胀主义者,并对欧洲统一货币体系持怀疑态度。

  一向被视为货币政策“鹰派”的默文·金在上任后不久,在2003年7月10日首次主持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便作出了降息的决定,受到了英国经济界尤其是工商界的普遍好评。

  在1997年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建立时,金便取得了领导地位。每季度一次的央行简报一直由他主持,语言简练而切中要领的简报为金赢得了声誉,人们认为他是一个实干家。英国央行的同事认为,金拥有智慧的头脑,极富幽默感,和大家一直相处的十分融洽。

  链接

  默文·金出生于1948年。在中学时代,金就在数学上表现出了高于他人的天赋。后来,金进入久负盛名的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剑桥和伯明翰任教,1984年来到伦敦讲授经济学,并于1991年成为英国央行的首席经济学家。1997年英国工党政府使英国央行具有了独立制定利率政策的权力,不久后金成为副行长。2003年7月1日,金正式出任英国央行行长一职。

  詹姆斯·沃尔芬森

  世界银行行长

  国际金融报记者苏蔓薏综合报道

  在对2003年作出评估和阐述未来一年面临的挑战时,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指出,虽然2003年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中东、拉美和南亚的重大危机上,但贫困依然是造成世界上各种问题的一个主要根源。

  世行在2003年发布的《2004年全球经济展望》中估计,在我们这个60亿人口的世界上,10亿人拥有全球GDP的80%,世界上还有11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美元,27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沃尔芬森号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采取行动来减少贫困,他要求世界各国在反贫困之战中,来实现稳定,实现和平。

  链接

  今年69岁的沃尔芬森是哈佛大学毕业的MBA,沃尔芬森在1995年6月1日担任行长以来访问了100多个国家,目的是获取关于世界银行及其181个成员国所面临的挑战的第一手资料。

  1999年9月27日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一致通过沃尔芬森先生连任世界银行行长职务,任期从2000年6月1日开始,使沃尔芬森先生成为世界银行历史上第三位连任的行长。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