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于一个公开场合表示:“教育口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一道顽固的堡垒。”
茅于轼是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的一场关于中小学理财课程教材推广活动中发表这番看法的。据悉,茅于轼此次将与民营教育机构信孚教育集团合作,完成一本中小学理财课程教材的开发。据了解,这是民营机构首次介入教材出版业。
有业内人士将此次民营机构参与教材开发视为教材出版业打破垄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但大多数业者认为该领域的改革仍任重道远,因为这里牵扯到多方的利益。
信孚教育集团负责人称,他们的教材价格预计将比同类同档次的教材低30%。
民营教育机构虎视地方市场茅于轼指责教材业改革缓慢
2004年1月,广东信孚教育集团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信孚教育集团将进军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准备成立一个项目组编写一本中小学理财课程教材,并且已经邀请著名经济学家于轼参与开发。
信孚教育集团在会上表示,目前教材的发行环节复杂,发行费用居高不下。
“我们的出版物将直接从出版社进入学校,绕开中间环节,预计价格将比同类同档次的教材低30%左右。”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向记者如是表示。
信力建认为,民营企业涉足教材编写,可以针对市场需求来调整出版内容,甚至与教育局合作编写针对性更强的地方教材。而老牌出版社难免“船大调头难”,跟不上市场的反应。
信力建说,他们将从民营学校寻找突破口切入市场。“因为民营学校在选择教材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
据悉,该教材由茅于轼担纲主编并亲自参与编写工作,预计编写过程需要半年左右。
茅于轼认为,缺少竞争的教材出版业不仅导致了图书出版业的暴利,而且导致了中小学课本和教辅资料价格的逐年攀升,更导致教材质量的提升缓慢。
“一个坏行业可以赚钱,一个好的行业为什么就不能赚钱?说到底这牵涉到各个执行层面的利益平衡问题。”茅于轼认为,教育做成功仍然要通过市场。只要教科书编得好,迟早会被市场认可。
政策环境日渐宽松改革到位任重道远
2001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由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国家计委共同发布了《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备受业界关注的教材出版发行改革开始在安徽、福建和重庆3省市启动。
2002年,全国18家出版社取得了中小学教材的出版权,初步打破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独大的局面。按照当时拟定的时间表,2004年,全国各省市教材的招投标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一些地方的教材改革也在积极推行。据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透露:“广东省教育厅已经传出消息,将于2004年9月开始全面推行中学教材改革。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机会。”
出版业人士认为,虽然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行业经受了来自各方面的考验,民营资本已经初露锋芒,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材主要是在国家和地方行政指导下编写,并未形成多家出版社竞争的局面。
1月15日,国家教育部教材审定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会严格考核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是否获得国家教育部核准的教材编写资格,这个编写资格是有条件的,不是谁都可以编写教材的。”这位人士表示,目前的教材编写资格仍然是审定制,出版社需要先立项,经过教材审定办公室批准之后,才能编写。
来自发行系统的意见也耐人寻味。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广东新华书店)教材发行部张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发行的教科书必须是经过广东省教育厅审定的书目。尽管民营学校可以自主选择用书,介于审与不审之间,但是,我们希望他们原则上用教育厅审定的书目。”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指出,由于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领域格局复杂,利益牵扯甚广,全行业的真正放开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他指出,错综复杂的利益平衡和技术操作的各种潜规则,使得中小学教材改革的最终推进取决于决策层的决心和执行层的操作能力,两者显然都不可或缺,而真正走出这一步,显然还需假以时日。
信力建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教材建设和出版尚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国家、出版社、教科书编写者和使用者,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利益均衡。”
链接
占出版业八成市场教材教辅利润可观
据了解,教材出版的总量占据了中国出版业80%的市场份额,教材和教辅类书籍的销售利润,为全行业平均利润的520%。业内人士指出,新华书店利润的70%来自中小学教材,多数乡镇书店更是达到了90%。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一组统计数据,中国销售收入排前三位的出版社分别是中国地图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这三家出版社累计年销售收入约20亿元左右。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介绍,中小学教材发行的利
润牵涉到各个层面的利益,并不是发行方独享。“一部分作为书籍发行费用,其实就是回扣,拨给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成为有关部门的小金库;另一部分作为接待费用,给各级教育主管者组织游玩,发钱发物。”唐莹
作者:本报记者 唐莹广州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