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记者 宫广军 发自上海
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海马凭借着福美来和普力马两款产品再度笑傲江湖,全年销福美来4.4万辆、普力马1.2万辆,不仅圆满完成了预定计划,同时也创造了200%的总体增长率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汽车消费正在成为可望又可及的事情。尽管“汽车过热”呼声四起,但汽车厂商在总结着2003年的成绩时,也在规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
虽然2003年已经成为历史,但2003年车市的高涨让人们依旧记忆犹新,全年汽车产销量均突破了400万的大关,而其中近50%的贡献来自轿车市场。这种速度让人们始料不及,也让年初所有预言家的预言黯然失色,价格下挫与库存攀升的矛盾犹如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滞胀一样,让部分汽车厂商哀怨嗟叹。
不过在市场30%多的增长率带动下,多数厂商还是大有斩获,尤其是近几年崛起的一批汽车厂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市场的平均值。近日,记者收到了这样的信息,海南马自达2003年产销量突破5.5万辆,较前一年相比增长了200%以上,销售收入更是达到了88亿元。
从2到5.5的变化
数字2并不大,可如果在它后面加上一个“万”字的话,就是海马2002年的全年产量。这个数字乍看起来不是很多而对于海南马自达来说,这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为这个数字是上一个年销量的两倍。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初涉整车制造行业的海马来说,无疑是值得骄傲的。事实上,在刚刚兴起的中级轿车市场,这个数字已经是极为可观的。
而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海马凭借着福美来和普力马两款产品再度笑傲江湖,全年销福美来4.4万辆、普力马1.2万辆,不仅圆满完成了预定计划,同时也创造了200%的总体增长率。这200%的数字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凭借福美来和普力马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高性价比赢来的。
不断提升的产品,日益丰富的产品序列,或许这才是带来从2到5.5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所在。从2003年3月至今,多款产品的改进升级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奔跑不止的海马,也让消费者对于海马更具信心。
一石二鸟
简单地说,2003年初海马在全国销售服务店的数量不过60多家,而到了今年年初,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一番。据了解,目前海马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近120家销售服务店,加上各地销售支店、服务支店和销售服务支店,海马的销售服务网点可以说是星罗棋布。
庞大的销售服务网络自然对销售的增长贡献最大,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海马的市场策略,依托产品、围绕销售服务、形成完善的产销一体化模式。既保证了产品销售的渠道畅通性,又进一步巩固了海马的品牌形象,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有数量并非就不要质量。北京一销售服务店老总告诉记者,海马对销售服务店的考核相当严格,这不仅体现在销售数量上,还体现在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海马还积极鼓励销售店与车主之间的互动,以期增进车主对产品、企业的了解,提高海马品牌的美誉度。
透析74辆
厂、商累计库存74辆,这是截止到去年年底来自海马的数字。这意味着海马在2003年基本实现了零库存。从目前产品的销售来看,全系列产品处于定货状态,尤其是新上市的福美来新锐级,定货期已经由一个月前的2004年3月延至4月底。
74辆的库存数字,首先说明海马产品适销对路。事实上,无论福美来还是普力马近两年名气提升很快,比起某些大品牌需要卖断来清仓的做法,海马的市场策略可以说是成功的。而另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海马产品市场定位的准确性,像福美来新锐级中级配置和13.36万的低价策略,一下子就抓住消费者物美价廉的消费胃口,想不火都难。
事实上累计库存达到74辆的意义远不在这个数字本身,它更意味着海马的生产模式正在走向零库存。在海马的大本营海口市,一个由海马投资兴建的大型工业园正在海口保税区加紧施工,它的兴建将带来一系列配套企业,一个完善的本地化汽车产业链条即将形成。按照海马未来的规划,海马未来的生产将是零库存模式,所有零配件由物流公司向零配件供应商直接采购,并根据制造计划,定时提供到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上。
2.9%的背后
经过2003年的高速增长,海南马自达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9%,并有进一步提升的弹性。这意味着,海南马自达已经跻身国内汽车大厂行列,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不过是两三年的光阴,从中我们更可以看出海马发展的迅猛之势。
尽管刻意地保持低调,海南马自达2.9%的市场占有率仍掩饰不住谦虚的光辉,虽然没有得到长期远景规划的具体目标数字,但记者仍然对海马继续取得突破保持乐观。海马也在暗暗地做着努力。
2003年初,海马生产线二期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辆。不过显然这样的产能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三期扩建工程已经在建,预计今年年中全部完工。届时,海南马自达的年产能将突破性地达到15万辆,能够大大缓解目前供需之间的差异。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1月29日 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