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资源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29日 06:23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虽然是亏本生意,却还是照接不误,原因很简单:如果这些亏本生意接得少了,产能利用不足,损失更大!发生在中国铜冶炼企业身上的这种窘况,凸现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过程中一个日益明显的难题:资源供应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经济安全容易受制于人。

  我国资源对外依赖度高

  与很多人记忆中自力更生的印象完全不同,如今的中国,每天都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以维持日渐成形的世界工厂的运转。

  不久前,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矿产资源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版)报告。该报告指出,除煤炭以外,我国主要矿产资源都已告急。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到2020年,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将超过5亿吨,天然气进口量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两者的对外依存度分别将达70%和50%。2012-2014年,中国将迎来2.4亿-2.6亿吨铁的消费高峰期,未来20年缺口将达30亿吨;2019-2023年,将迎来530-680万吨铜的消费高峰期,未来20年缺口将达5000-6000万吨;2022-2028年将迎来1300万吨铝的消费高峰期,未来20年的缺口将达1亿吨。最终,该报告认定未来20-30年内中国现有资源的供应将不可持续。此后,国土资源部完成的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可供性论证,在未来10年需求预测上,虽与地质科学院的报告有较大差距,但其论证结果同样显示了我国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事实上,目前我国对外部资源供给的依赖性已相当突出。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2003年,中国生产电解铝所需氧化铝50%需要进口;铜消费量的60%需要依靠进口铜精矿、废铜加工;铁矿石36%依赖进口,如果考虑品位差异,则该比重更是超过40%。

  资源制约因素渐趋明显

  多年前,来自中国的需求,拯救了国际铜市,将其拉出了长期下跌的泥沼。到了2003年,来自中国的买盘和对中国消费的预期,成为推动国际铜价连创新高的主因之一。然而,居于这样显赫的位置,中国企业却在失血。

  去年底,中国六大铜冶炼企业决定2004年联合减产10%-15%,以缓解进口铜精矿加工费过低以致企业连连亏损的状况。其背景是:自去年以来,国际铜价高企,铜精矿加工费却离奇地低迷,对于进口精铜矿进行加工生产的国内企业而言,接下加工合约几乎就意味着亏损。据中国铜发展中心理事长、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韶禄介绍,按照当时的国际铜精矿加工费,每生产一吨铜,云南铜业要亏损2000多元。然而,如果不接加工合约,闲置的产能又意味着更大的损失。上海中期的蔡洛益指出,由于我国铜精矿三分之二依赖进口,且进口渠道主要依赖于现货市场,因此很容易受制于人,国外卖家经常操纵行情,令中国冶炼商被迫高价追入。去年以来,国际大鳄进一步加大对中国铜冶炼企业的打压力度。国外一些掌控着铜精矿资源的贸易商,开始在我国一些港口囤积铜精矿,此举旨在利用我国铜冶炼能力与国内铜精矿资源之间的巨大缺口,继续压低铜精矿加工费,遏制中国铜企业。

  不单是铜,由于进口大量增加,在国际资源产品市场上,中国买盘经常引起相关产品价格的过度反应,结果令中国企业多花了不少冤枉钱。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田源说,中国在一些大宗商品上的集中采购,经常导致我们到国际市场订购商品,商品价格就大涨;我们停止购买,商品价格又快速回落。这样,我们往往在高位买入,吃了大亏。比如大豆,随着去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迭创新高,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大幅飚升;而中国大豆进口又是以CBOT价格为基准价的,结果,我们不得不为进口付出更多的外汇,更大的代价。此前,由于美国对我进口需求了如指掌,一些基金在CBOT乘机大肆做多大豆,美国农业部又不失时机连续推出8、9、10三个月的利多供需报告,推动CBOT大豆价格节节攀升,高位等待中国集中采购。

  石油的情况更加明显。1999年,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造成了国内很多企业的亏损,包括国航、南航、东航以及汽运、石化各大企业,其中南航损失近6亿元。而香港国泰航空因为在石油期货市场上进行了保值,使得当油价上涨到每桶近40美元时,其油价成本每桶却不到20美元。去年美对伊开战前一个月时,中国每天进口原油约150万桶,以往每吨原油的正常价格是22至25美元,而当时的石油价格接近40美元,为此我们每吨平均要多付13美元,中国每天进口石油需要的资金比预算多支出约2000万美元。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左太行给出一个更加具体的数据:每桶原油上涨1美元,中国为石油进口将多支付5亿美元。

  把话语权握在自己手中

  专家指出,中国要解决过度依赖外部资源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和订立长期合同等方式拓宽海外资源供应渠道,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和套期保值的功能,通过在中国发展自己的国际定价中心,把越来越多的商品的话语权,握到中国企业自己的手中。

  目前,在国际资源市场上,中国既是许多大宗商品的主要生产者,又是重要的买家。如石油,去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估计超过8000万吨,今年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又如棉花,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也是纺织品出口大国。然而,国际石油价格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纽约商业交易所的低硫轻质原油期货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国际棉花价格则主要以美国期货价格为参考。由于许多重要资源商品的价格决定权掌握在老外手中,中国企业等于把至关重要的利润决定权交给了外人,因为,在高度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的些微上涨,便可能让原本就处于微利状态的国内制造企业,一下子就沦入亏损境地。

  所以,中国要成为自主的、赚钱的世界工厂,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期货市场,形成自己的定价中心。这样,一方面,大宗商品的价格能够由中国自己说了算,或是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决定权,国内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就掌握了主动权,不必担心自己到国际市场上任人宰割;另一方面,相关企业也能够在国内的期货市场上就近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

  作者:记者 许峻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