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周边的四五环路两侧集中了大量的居民小区,居民们大多在市内上班,每天都有“潮汐式”的人流车流,在清晨涌向市区,又在傍晚回流到这些社区
□本刊实习记者田启林/文
北京的冬日,早上6点多,天蒙蒙亮,家住北京市北郊昌平区天通苑小区的王勤已经起
床了。从住所到他单位所在的西三环北路,不过20公里路程,可他必须赶在早上七点前出门,开车一个小时才能到单位,“平均时速只有20公里。”
单位八点半才上班,王勤每天却“自愿”提前半小时到,因为“一过7点,进入上班高峰时段,没有两个小时到不了单位”。而到了下班时,他几乎都要留在单位“加两个小时班”。“不是不想早点回家,实在是路上太堵,停停走走的,太闹心了!”
“这已经是‘提速’啦!”王勤无奈地告诉记者,“去年7月份立水桥路通车前,从立水桥南300米到立水桥铁路涵洞北侧300米,这不到1公里的路途,每天上下班得堵上半小时、40分钟的,就是堵上一两个小时的也不是没有过。”
王勤的这套三居室是2000年买下的,130多平方米的房子售价36万元左右。“当时天通苑的房子都卖疯了,得提前两三天上售楼处门口排号订房。还有倒号的,一个号1万元,听说最高时炒到了3万元钱。”
然而。当时“人人争抢”的香饽饽现在却成了王勤眼中的“鸡肋”,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套房子卖掉,再买一套离单位近的房子,“早出晚归地折腾,三年多了,实在太累了。”
有王勤这样遭遇的,在天通苑小区,乃至整个北京市,不在少数。据记者了解,在北京市周边的四五环路两侧集中了大量的居民小区,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回龙观、天通苑、望京等,仅这三个居住集团,居民总数就已超过百万。他们大多在市内上班,因此每天都有“潮汐式”的人流车流,在清晨涌向市区,又在傍晚回流到这些社区。
仍以天通苑小区为例,从1998年开盘放号,到2002年7月29日通车,为小区配备的短短一公里长的立水桥主路让40多万居民盼了四年多。这四年多里,居民们每天在立水桥路段堵车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有时来回总计三四个小时。这条主路通车前一个多月,被当地的居民戏称为“黎明前的黑暗”。由于施工接近尾声,大量建材挤占了原本就拥挤不堪的车道,而施工车辆又频繁出入于工地,很多人每天在立水桥堵车时间超过两小时。不少居民不得已,只能从天通苑附近步行到立水桥南,而当时正值雨季,遇到下雨天路上便泥泞不堪,这些居民之间甚至传开了一句戏言:“如果你恨谁,就让他去立水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