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细则出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17日 14:45 WTO经济导刊 | |||||||||
应对入世承诺,最近我国相继颁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和《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从而标志着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设立进入实际性操作阶段。跨国汽车巨头们自此可以堂而皇之地插足中国汽车信贷,与国内商业银行共享这块令人垂涎的硕大蛋糕。业内人士预计,不出半年,一场无法避免的汽车信贷大战即将开场。 垄断坚冰终被打破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纪敏博士认为,汽车金融公司将在我国产生,这不仅意味着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增加了一类市场主体,而且更顺应了国际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信贷处处长崔殿满也毫不隐讳自己的想法。他说,《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打破了目前国内由商业银行垄断汽车金融业务的格局,形成汽车金融市场多种机构、多种服务方式的竞争。金融服务在提升市场需求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因此汽车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 对整个汽车产业来说,《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从而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汽车消费渠道;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将面临着汽车金融公司在汽车消费贷款、经销商融资业务中的强有力的竞争。由于受国内市场环境、政策因素的限制,这种影响在短时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显现,但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必将面临汽车贷款市场份额的流失和汽车金融公司竞争的威胁。 与银行相比,汽车金融公司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母公司汽车的销售,因此能够保证对汽车业连续稳定的支持。这一点对汽车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因为汽车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只有在汽车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汽车产量的形成,既取决于产能的发挥,还取决于市场需求的规模。 崔殿满认为,预计短期内商业银行仍将维持在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地位,估计这一过渡期将持续3—5年的时间,之后随着障碍的逐步解决,商业银行才真正面临市场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汽车金融公司成为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是必然趋势。 汽车巨头抢先试水 中国汽车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利益。《办法》一出台,世界汽车巨头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早已不满足于在中国设厂生产汽车了。 据预测,中国正在向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迈进,未来3年里将释放出500万辆以上的消费潜能。2004年,中国将成为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仅位于美国、日本及德国之后;这一位置到2006年的时候将变成第三位;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630万辆;2013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全球汽车生产国。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发布的《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预测,2003年,中国国内汽车产销的增长率仍将达到30%左右。有专家分析,仅凭消费潜能达到500万辆以上这一因素,就能使汽车消费在未来3至4年内保持20%到30%的增长率。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金融消费服务部总监魏德明说得很清楚:通用公司目前60%的利润来自于金融服务,而在中国,通用公司还没有取得一丝一毫来自金融的利润。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国际业务执行副总裁理查德·克劳特则更加毫不隐讳的表达出:通用汽车非常看重中国汽车金融领域的市场潜力。他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汽车金融业务将增长60%-80%。 据介绍,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计划与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合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地址选在上海,将首先为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提供销售支持,通过上海通用授权经销商网络提供汽车批发和零售信贷服务。 与此同时,福特、大众、丰田等国际汽车金融服务巨头也正在积极申请中。据了解,国内目前拥有1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而业内人士估计市场上最多出现20家左右的汽车金融公司,不过这些公司通常只为自家血脉的汽车品牌做贷款,因此一些国内小型汽车企业还需要通过银行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但并不排除它们联手寻找一家大的汽车金融公司形成代理联盟的可能。 这也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很快就可以享受到“洋车贷”的服务。根据《细则》规定,新设立汽车金融公司要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不同阶段,银监会将在受理筹建申请后6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筹建的书面决定。拟设公司筹建工作结束后,还要向当地银监局提交开业申请,银监会又将在受理开业申请后3个月内作出是否核准开业的书面决定。以此推算,首家汽车金融公司的正式开张最短也需要9个月,即“洋车贷”开门纳客最快也要等到明年金秋时节。 洋车贷法宝几何 在《细则》尚未出炉之前曾有业内人士预言:利率和增值服务将成为“洋车贷”和国内商业银行争夺客户的重要竞争法宝。而亮相后的《细则》却明确规定,汽车金融机构发放汽车贷款的利率被锁定在“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10%-30%”,这预示着汽车金融机构在国外惯用的与商业银行比拼利率的优势在中国已不复存在。 国内首位汽车金融博士王再祥就此分析指出,有实力的国外汽车金融公司进入后将会采取其它的变通方法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在售后服务上做文章、在销售价格上让利都是其常用手段。他表示,尽管央行也允许商业银行在法定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10%-30%,但从以往来看国内商业银行最多优惠10%,而国外汽车金融机构完全有能力充分利用这个利率浮动范围。基于中国消费者对价格十分敏感,汽车金融公司内部的降低利率的压力也非常大。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从经营手段上,汽车金融公司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惠合理的利率。 他进而指出,存贷利差并不是汽车金融公司的惟一利润来源,代理保险、提供售后服务、对经销商进行中短期的融资,汽车金融公司比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有着更广泛的获利手段。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在现有融资渠道下难以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他们在中国开展业务需要人民币,融资是摆在这些汽车巨头面前最大的难题,如果通过同业拆借发展业务,很可能使利率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根据规定,汽车金融公司不能从事汽车租赁业务,而这项业务恰是国外很多汽车金融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汽车金融公司也不能设立分支机构,而且只能从商业银行贷款,这些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开展。在资金、体制、信用环境都不完备的前提下,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只可能小步前行,最实际的做法就是用有限资金,拓展最有价值的客户群体。 中国工商银行有关人士表示,汽车信贷市场在引入新的竞争之后,无论是银行还是各种汽车金融公司,为占领市场肯定都会想方设法推出各种优惠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原本一统车贷江山的中资银行可以通过转变单一业务模式,比如消费者在中资银行汽车贷款,银行可以给消费者信用卡、住房贷款利率的优惠,用庞大的金融体系赢得竞争。 此外,我国征信体系的缺失,对洋车贷来说也将是一大考验。有一组调查数据依然令人触目惊心:目前私车贷款约30%违约还款,10%的汽车贷款难以收回,以致多数保险公司在车贷险上亏本经营。其根源就在于中国长期缺乏一个完整、系统、合理的个人征信体系。 此前曾有观点认为,历经百年风雨的国外汽车金融公司在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上的经验远远超过国内商业银行,我国即将诞生的外资或合资汽车金融公司完全有能力根据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利率,即对优质客户给予低利率优惠,对高风险客户给予高利率限制,以此从国内商业银行手中抢食车贷份额。然而,在目前中国个人信用体系仍很不健全的背景下,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上述优势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虽然对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前景表示乐观,但从《细则》中不厌其烦罗列出的诸多监管原则和具体举措来看,银监会已把对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在合规性管理规定的6个指标中,对单一借款人授信比例、对最大10家借款人授信比例、对单一股东及其关联人授信比例这几个指标尤为重要。银监会试图通过这些指标,促使公司防范风险过度集中,有效控制关联交易,防范恶性关联交易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 早在半年多《办法》颁布之前,就有评论说国有商业银行做汽车信贷是一桩捡芝麻丢西瓜的赔本生意。汽车贷款履约险停办之后,劝退之声更是日渐高涨。半年多过去,非未见到哪家银行偃旗息鼓,相反,“汽车梦圆,只需您花×万元”的贷款广告却是越贴越多。 也就在一些汽车公司为《办法》出台而“弹冠相庆”的时候,一些国外汽车公司已经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 而建设银行个人信贷处处长崔殿满认为,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在汽车贷款业务上各有优劣。汽车金融公司有4大优势:与汽车生产企业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具备汽车金融服务的先进经验;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高效便捷的电子化管理技术;拥有专业化的经营和快速反应机制等。 但在国内开展业务,汽车金融公司也有先天缺陷:首先是资金来源不充足。《办法》规定,汽车金融公司只能吸收股东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且按央行对财务公司的管理规定,其向商业银行拆借资金最长期限为半年,并要与其资本金保持一定比例,因此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加,资金的匮乏将成头等难题。 其次是本土化需要一个过程。国内市场有别于国外市场,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无法立即取得市场效果,即使这种状况是暂时的,但在国内复杂和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完成本土化决非能一蹴而就。 三是缺乏现成的业务网络基础。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依靠汽车经销商来开展业务,在国内则要从头建设网络,另外,《办法》规定,汽车金融公司不得设立分支机构,这也限制了其网络的快速完成。 此外,目前国内还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外可以运用的价格竞争策略在国内暂时无用武之地。 崔殿满分析认为,从短期来看,汽车金融公司很难立刻取得市场份额主动权,国内商业银行占主导的局面将至少维持3-5年。 但等这3—5年一过,国内商业银行又将如何应对长远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纪敏博士指出,从长远趋势看,银行在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将日渐削弱,而更多地将在融资、支付结算、信用卡业务等方面,与汽车金融公司形成互补性的业务合作。 民生银行的李文华博士建议,一方面银行自身要发展汽车信贷专业化渠道及模式;另一方面可以与汽车金融公司展开资金、网点、服务产品、技术、信息及风险管理上的广泛合作。 崔殿满建议,银行应加大与其他汽车市场主体包括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合作,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与汽车贷款中介担保机构及保险公司的合作,实现个人汽车信贷业务的集约化、规模化与专业化;加强各商业银行间的合作,互通信息,制订共同遵守的行业规范;与汽车金融公司展开竞争的同时寻求与其合作,借鉴学习其先进的服务经验;采取主动式业务营销,实行差别化客户管理;加强金融服务及产品的整合等。 不过无论如何,最终,消费者将是最大的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