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潘岳是一位“年轻的老局长”。短短十年间,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到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副局长,再到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以及现在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给手下的印象总是雷厉风行。“跟着潘局,工作节奏非常快,总有做不完的事。”他能诗会文,多才多艺。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称。
而最让手下称道的,是“潘局”做事的魄力。去年9月,获悉“颇有点背景”的国家特
大型企业株化集团向湘江排放高浓度酸性废水后,潘岳亲自带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督查组到现场突击检查,并对其严肃查处;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保德县、河曲县、府谷县和准格尔旗所在区域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污染“黑三角”,分布着大量规模偏小、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焦炭、电石、水泥和电力企业,区域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去年12月24日至26日,潘岳又带队赴“黑三角”进行明察暗访,并由此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围剿污染企业的攻坚战。
“潘局”是去年“非典”期间到国家环保总局任职的,他所倡导的“公众参与”环保的理念也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公众队伍日益壮大,到目前,全国已有2000多个环保社团活跃在各条战线。1月11日,借在京召开第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之机,本报记者对潘岳进行了专访。
《中国经营报》:在这次论坛上,你做了题为《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的演讲,特别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要走“第三条路”,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一个环保工作者的角度,你是否觉得我国已经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最为紧迫、最为关键的时期?
潘岳: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不彻底改变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很难逾越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几千年来,中国经历了渔猎采集文明向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转型,而历史上每一次的文明转型都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尤其是300多年来的工业文明史,对自然的破坏最为无情。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这样的消耗速度,迅速消耗了国内的资源。中国人口占世界21%,但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到今天,国内的资源再也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了,我国的环境更难以支撑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了。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我们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新能源以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
《中国经营报》:我们都知道你特别强调环保工作要“公众参与”,但往往是那些受污染伤害最严重的那群人,最没有话语权,该如何保证他们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呢?
潘岳:“公众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公众对影响自己利益的公共事务,应当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我觉得,环境方面“公众参与”发展的程度,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环境意识的发育程度,同时也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发育的程度。人民有权知道所发生的环境危机,尤其是有权监督那些影响环境的政府公共项目;社会主义民主也要求人民对环境问题有参与权,特别要参与那些涉及环境安全的战略决策。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提高“公众参与”的水平,使环境信息透明化,环境决策民主化,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是一个渐进的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关心环境的个人来共同努力。
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在法律上肯定了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
《中国经营报》:在这次论坛上,有专家提到你前不久带队赴晋陕蒙交界地区暗访污染“黑三角”一事,认为你作为一个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没有必要亲力亲为。你对此怎么看?
潘岳:我是担心工作做不好,被撤职(大笑)。环保执法检查是国家环保总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环保总局与有关部门已连续多年对各地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情况进行检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停“十五小”、“一控双达标”等执法行动
,司法机关依照《刑法》打击环境犯罪活动,推动了环保工作法治化进程。我们这是在“自曝其短”,公众对环保工作批评、监督得越多,我们的压力就越大,工作的动力也就越大。
在第一线检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污染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盲目追求GDP带来的可怕后果已经导致了资源枯竭,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如果不彻底改变这种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将在很大程度上被生态环境破坏与自然资源损耗的负效应所抵消,从而削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者:本报记者 章轲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