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众多对外开放的领域中,以汽车业的外资动作最为显著,他们基本可以作为跨国公司进军中国的战略典范。
2002年,国外汽车巨头的战略重点是“圈地”,通过合资划分中国汽车制造的势力范围。继德国大众、美国通用之后,全球主要汽车巨头相继通过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典型事件如:一汽借入主天津汽车携手丰田,东风与日产合作等。
2003年,在上一年汽车市场出现“井喷”的情况下,外资巨头的战略重点开始转向大肆扩张产能。如德国大众为了确保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宣布将在五年内投资60亿欧元扩充产能;福特汽车与长安汽车集团结成战略联盟,要在今后5年内,共同追加投资10亿~15亿美元;日本丰田计划将中国合资厂的产能提高50%。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竞争性投资来抢占市场份额,“挤压”国内制造商。
进入2004年,跨国巨头在产能大幅增长的基础上,面对的是日趋惨烈的竞争,他们试图从两个方面提高竞争优势:一是控制渠道;二是加速对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合。
控制渠道,是进入中国市场较晚的日系车商的重点。如丰田公司计划在2008年前将把目前在华销售的专卖店数量增加6倍,达到600家。日产公司也决定,在2007年前将其在华专卖店的数量由现在的100家扩大到400家;到2010年,在华销售的日产汽车要超过在日本国内的销售数量。美欧系车商由于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如今已经建成了较完善的销售体系。比如通用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由300家专卖店组成的销售网络,去年出售汽车38.6万辆。
控制渠道的同时,随着竞争加剧,跨国巨头必然将势力范围从整车制造向汽车零部件领域延伸。去年以来,尽管国内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前提下,轿车整体价格水平较上一年下降了7%(部分汽车品种降幅更大)。更有甚者,有国内媒体报道,迫于1.8万辆、超过20亿元库存的压力,上海大众今年采取了从未使用过的压库存手段———赊销。
在轿车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汽车制造的高利润,降低零部件成本成为关键一环。可以想见,汽车业的下一次“圈地运动”即将到来,目标就是汽车零部件行业。而近来的欧元升值,更是成为外资车商加速整合国内零部件产业的催化剂。
德国大众日前表示,计划削减一半从欧洲运往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以便抵消欧元兑人民币升值而产生的成本。公司希望在未来4~5年内,将出口至中国工厂的零部件比例降至20%。目前人民币与美元挂钩,这使大众在2003年前9个月里损失12亿欧元,预计欧元升值今年将继续对公司造成损害。
欧元升值促使跨国车商加速控制汽车产业链的上游,这无疑将进一步压缩国内汽车零配件企业的生存空间。其实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配件企业已经面临内忧外患。对内,由于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小,不具备开发能力,更缺乏有效的投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对外,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合资厂的采购权往往全部掌握在外资手中,在同等条件下,外资更倾向于采购其国外合作伙伴或国内合资零部件企业的产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没有机会。相对于整车制造来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略小。随着国家限制KD(散件组装)生产,会有更多的整车制造商将采购重点放到国内企业,以降低生产成本。
近年来,汽车零部件配套方式已转向全球采购、模块化供应和系统供货,因此,对于国内零部件企业来说,融入全球采购体系至关重要,否则,自身技术水平再好,也没有人理你。另一方面,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中国汽车产业中最有希望,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环节,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主管部门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国产化率的具体标准,给国内企业更多的机会;二是积极引导国内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只有如此,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才有望“冲出重围”。
作者: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 关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