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洁云
美国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世贸中心在“9·11”事件中轰然倒塌,世贸中心遗址的重新开发和利用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1月6日,经过评审委员会“马拉松式”的激烈争论,以色列裔设计师迈克尔·阿拉德提交的世贸中心遗址纪念馆设计方案最终脱颖而出。
由13名艺术家、建筑师、政界和文化界名人,以及“9·11”遇难者家属共同组成的评审小组5日深夜聚集在纽约市长官邸,对3份入围方案进行了长达12小时的斟酌与讨论。当方案最终确定后,全体评委一起打开香槟,庆祝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
负责原世贸中心所在地开发工作的纽约下曼哈顿开发公司在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选方案名为“反省缺失”,主体设计由两座寓意“反思”的水池和一座鹅卵石铺就的广场组成。两座水池将建于地平线以下9米的位置,中间由地下通道相互连接,并设有专门供人们为“9·11”遇难者点燃蜡烛,寄托哀思的地方。
该公司一名女发言人称,阿拉德最初的设计方案已经“被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变”,修改后的最终方案将于下周正式公布。她透露说,最明显的改动在于中心广场上将大面积种植松树以及其它草木,并将展示世贸中心在倒塌后所保留下来的部分残垣断壁。
这名女发言人还表示,在“9·11”事件中不幸罹难的2752人的姓名将被镌刻于“反思池”周围的石头上。此外,1993年世贸中心遭遇恐怖炸弹袭击中的6名遇难者也将被记录在列。
她指出,对于遇难者名字的排列顺序,目前有两种意见。有人提议没有特定顺序,随意排列,以让后人永远铭记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但纽约市消防人员则强烈要求将在救灾中不幸丧生的同事姓名单独列出,以便纪念。对此,下曼哈顿开发公司表示,最终方案具有“一定灵活性”。
评审委员会主席瓦尔坦·格雷戈里安评价说:“(中选方案)简单明了,但极具震撼力地展现了双塔被毁后所遗留下来的饱含疮痍的空间。成群的树木则代表生命和新生。整个纪念馆既表达了无法估量的生命损失,也象征着重生。”
但部分“9·11”遇难者家属批评这一设计“过于强调建筑美学”,而忽略了对人们内心痛苦的反映。在恐怖袭击事件中失去兄弟的安东尼·加德纳称,纪念馆的方案“令人无法接受”。“你无法忽略‘9·11’所造成的伤害与影响,你无法忽略那些死者,你无法忽略纽约市民们的感受。”
现年31岁的阿拉德生于以色列,1991年从以国防军退役,1999年移居纽约。在得知方案中选后,阿拉德称自己感到“非常荣幸”,而且“受到了周围很多人的恭喜”。他表示:“我希望可以唤起人们对遇难者的回忆,并创造出一处可供我们抒发悲痛,寻找生命意义的地方。”
世贸中心纪念馆设计竞赛于2003年4月28日在纽约拉开序幕。根据规定,世界各国凡年满18岁者均可报名参赛。评委会共收到来自63个国家的5201份竞标作品,并从中选择了8份设计方案进入最后的评审。
1981年华盛顿越战老兵纪念馆设计竞赛的获胜者、评委会成员马娅·林说:“我希望我们这次可以得到为纪念馆下定义的新途径。”
据纽约下曼哈顿开发公司称,纪念馆将于2006年破土动工。世贸中心遗址上的另一座主体建筑--自由大厦的设计方案也已于2003年12月19日揭晓,并将于2008年建成。到2013年为止,世贸中心坍塌后形成的“零地带”上将矗立起由5座大厦组成的建筑群。预计全部重建工程将历时10年,耗资近120亿美元。
《市场报》 (2004年01月16日 第二十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