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舆论很难一律的台湾,温世仁的离世获得了一致的追思,而在中国大陆,他更多地被西部贫困地区的人们怀念
□余勇/文
2003年12月7日下午,台湾英业达集团副董事长温世仁因脑溢血在台北逝世。第二天,
台湾的商界大佬——宏董事长施振荣、友达光电董事长李耀、味全董事长魏应充、台泥总经理辜成允……纷纷前去为这位年仅55岁的同行吊唁。
许多人并不知道英业达集团,并不知道它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其生产的“OKWAP”手机在台湾销售仅次于排名第一的诺基亚。作为台湾著名的电子科技集团,英业达研发制造的产品遍及消费性电子、通讯、资讯及网路应用等众多领域。
台大电机系毕业的温世仁是这间公司的创业元老。1975年,他与叶国一、郑清和两位朋友成立英业达。1984年,26岁的温开始担任英业达集团的总经理,1988年他又出任公司的副董事长。15年时间,温世仁自己累计获得价值30亿新台币的财富,而英业达也在他创新的思维和做法下保持快速稳定的成长。
温世仁不是台湾岛内的政治人士,但是他的辞世却同样引起了台湾政坛的关注。去世前一天,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医院看望了昏迷中的温世仁。温世仁去世后,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无党籍立法委员陈文茜来到温世仁的灵堂追思。在舆论很难一律的台湾,他何以赢得了一致的称颂?
温世仁是一个超脱的人。50岁时,他放弃做传统的“生意人”,与漫画家蔡志忠一起创办“明日工作室”。在外界的一片猜疑之中,他开始了写书和讲演生涯。他觉得自己除了当科技商人外,写书可以让他接触各种不同的人事,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他深信文化才是这块土地的命脉,而科技必须植根于文化。
在出任英业达副董事长期间,温世仁主导集团的策略发展,被形容成拿着望远镜看世事的趋势大师。事实上,他确实是未来学家托夫勒的朋友和信奉者,并坚决地加以执行。
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在信息时代一个农业社会能够直接进入信息社会,不必历经工业社会的演变,也能避开因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凭借这一理论,温世仁考察中国西部一年之后,发出了“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惊人论断,他认为互联网能够改变贫困地区的命运。
2002年,温世仁筹资5000万美元开始了自己的伟大实验。一个名叫“千乡万才”的科技公司准备在5年内协助西部1000个乡村网络化,以此服务于教育和电子商务,他还希望能够将软件公司搬到偏僻的农村。
有人在怀疑温世仁的理想是不是空想,他却依然坚持说:“网络是上帝送给穷人最好的礼物”。他还引用王洛宾的话说:“在愈寂寞、愈荒凉的地方,想象力还愈丰富”。他相信,偏远地区的网络能够使人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效益。
2003年12月17日,中国政府派代表前往英业达北京公司吊唁。12月20日,甘肃贫困的黄羊川乡进行了公祭温世仁的活动,以表彰他以网络对当地脱贫的贡献。
这是一个一年有120多张登机卡,300多天住在旅馆的人。温世仁对家的定义是“两个皮箱、几个亲人”。他每天要花3、4小时读书,而读的书都在他随身所带的一部笔记本电脑里。他还一直不停的创作,从各个角度对社会发言,在过去5年中累计出版经济、教育、英语学习及传播类书籍20多种。辞世前,温世仁正在写作一部百万字的武侠小说《秦时明月》。
温世仁1948年1月21日出生于台北中部的农村,从小家境贫寒,经历过点油灯、抓萤火虫照明、每天到井边打水的生活。在努力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之后,他希望能够帮助别人改变命运。12月17日,台北召开温世仁逝世纪念音乐会。台湾广达董事长林百里则亲笔写下一篇悼念文章,称颂温是科技人以科技方法救济世人的典范。温世仁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总结是:“身为基督徒,我相信生命是出现在舞台的那一刻,死亡与黑暗则是在生命背后衬托光彩的布景,每个人在生命舞台上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尽力把这个角色做好,就是最精彩的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