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职业生涯加起来超过130年的经理人,为什么能安然度过流行病一样可怕的公司政治,赢得上司的信任和同事的尊敬?
□武京杭/文
IBM大中华区总裁周伟、中美史克的前总理杨伟强、佳能大连公司董事长中里仁、富士
施乐的中国区总裁张昆,年龄加起来超过240岁。这四个人有什么共同点吗?他们所持的护照分别是澳大利亚、香港、日本和美国,他们工作领域不同,他们高矮胖瘦各异。那么,是这些人都热爱打高尔夫?不对,你猜错了。他们共同之处在于,都在中国工作,并且即将或者已经从董事长和总裁的位置上“光荣退休”。
请不要轻视这样的全身而退。这几个职业生涯加起来超过130年的经理人,为什么能安然度过流行病一样可怕的公司政治,赢得上司的信任和同事的尊敬?
再看看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些职业经理人吧。微软已经被称为职业经理人最危险的滑铁卢,或者如吴士宏等消失在公众视线之外,或者如唐骏、陈永正等被流言困扰;原康柏公司中国区总裁陈封锦辞职后,接任的俞新昌并没有呆多久,和HP合并前,他的继任者李金水也终于挂冠而去。这些似乎都和业绩无关。业绩一路飙升的戴尔公司中国区总裁换人更为频繁,在陈大伟、黎修树之后,去年10月来自新加坡的符标榜担任了新总裁。
2003年以来微软、摩托罗拉、ORACLE等大公司中国区首脑的频繁流动已经造成了一种岌岌可危的气氛:资历与职位安稳程度并不成正比。不要认为劳苦功高地打拼就有资本,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老本可吃,跨国公司总部随时都有理由另觅一个他们更信任的人取而代之。
如果说现在那些走马灯一样变换的经理人的风格更象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的《极客与怪杰》一书中描述的,那群年龄在40岁以下、从小就在与数字技术打交道、在30岁时的理想是改变世界、领导能力的养成阶段在1990年代后期、追求个人生活的“极客”,那么,这些准备退休的老人看起来则象虽然年华老去、依然保持赤子心态的“怪杰”。他们经历了熔炉——让一个人在经受考验后脱颖而出的过程,在其中,他们不仅变得更强,而且还具备了领导和学习的工具。“熔炉”是变革与成长的一种强力的连锁反应,这使他们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凝聚共识、保持独特的声音和最重要的操守。
周伟其实传授过他长青的秘密:借着灵活的手段和坚定的意志力建立领导力。他的体会是,坚持很重要。而且职位越高,坚持执着就越重要。很多时候,CEO所做的事并不一定是最受欢迎的。当然,他也很会变通,在中国人的社会中长大,同时接受了西方的教育,这使他能够自如地去应对双方。“用他们的方法来和他们沟通,不能混淆。”
这可能就是他拥有那张让IBM中国员工都无比羡慕的名片的原因。它和一般IBM员工的有所不同,左侧有一个醒目的金色线条装饰的蓝色盾牌——但这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是意味着他的资历,只有在IBM工作时间超过30年的员工,才可以获得这项荣誉——周伟也一向以此为自豪。有消息说尽管2004年周伟到了退休年龄,但是IBM已经和他续签3年的合同。
不是这些外企“不倒翁”没有遇到过内部发展的天花板和诱惑。即使来自倡导员工稳定的日本公司,佳能大连公司董事长中里仁也承认30多年中,他不止一次遇到过天花板的痛苦,来自外部的金钱、机遇的诱惑。每次放弃都要经过痛苦的思考。不过他的“秘诀”是,必须有人生和职业生涯的设计,不断提高自己。他庆幸自己选择了一个大公司,当遭遇职业生涯瓶颈的时候,他可以通过“内部调动”获得新的发展和提升。1965年进入佳能后,中里仁先后在照相机、复印机、电脑、传真机部门工作,在调到美国西海岸工作后,又来到中国大连的生产基地。2003年,中里仁在大连度过了他的60岁生日,现在公司和他一年一签约。每天工作12小时的中里仁业余时间做一些有益健康的锻炼,他的计划是至少工作到63岁。-
许小年走出中金
□杨帆/文
2003年11月中,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内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主持者为中金公司的掌舵者朱云来。平时鲜少出现在员工面前的朱此次目的无他——向研究部员工验证一条悬疑已有时日的传闻:研究部总经理许小年于2003年年末离开中金。
这已不算爆炸性新闻,早在8月,即有消息称许有意离开。理由则含糊未明:一说为他与中金高层交恶,一说他在中金两大股东建行与摩根士丹利的公司政治中“站错队”而被迫出局——均为不欢而散。尽管召开此会议的核心目的就是安抚研究部的员工,但会议现场的气氛还是颇为异样:有人当场痛哭流涕,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
未出意外,许小年已经前往上海中欧国际商学院执教。不过,尽管熟悉许的人公认其为人富书生气,但几乎没有人认为他将安心于此。有知情者称,许将于近期投奔国际级投行巨头摩根士丹利。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士丹利正于近日积极筹办中国股市研究部,聚焦于A股市场。环顾国内,几乎没有人比许小年更适合率领此一小组。
对于中金而言,失去许小年或许并不会令其伤筋动骨,但它必须尽快向客户证明这一点。许小年在中金的继任者为研究部执行总经理邱劲,能力不俗,但多年来低调行事注定了他无法迅速取代许的风头。
的确,试图在名望方面超越许小年并不容易。他在短短数年间便确立了国内一流经济学家的声誉,不仅有赖于其扎实的分析水平(许率领的研究队伍在《亚洲货币》“中国综合与研究”排名曾排到第11位,位居高盛、所罗门美邦之前),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过去四年正是中国股市一个矫枉过正的时期:期间先后爆出五·一九行情、基金黑幕、庄家吕梁风波、银广夏陷阱等轰动性事件。许小年在中国股市最热络的时期提出中国证券市场应从“企业本位论”转变到“股东本位论”,在股市下跌时宣称股市跌到1000点才是“较干净”,并在股市低迷时期放出了“中国股市应该推倒重来”这枚重磅炸弹。
由于中国一直没有足以与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竞争的本土投行,中金的存在就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它不仅依靠其独一无二的背景运作了几乎全部国有大型企业的海外上市,并借此培养了大量的金融人才。这些都让中金对于国内金融业显得格外重要。而由于其高层普遍低调,也就势必需要一个人和一种形象向外界代表中金。在这一背景下,许小年这个尖锐的批评家站了出来。
“作为一个投资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他是很成功的,他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一个对许小年颇为熟悉的同行如是认为。不过,他也认为许有一个重要的局限:他喜欢将很多资本市场问题归结为“中国特色”,如果说这一概念在提出初期是具有创新意义的,那么后来许小年将众多问题统统套入“中国特色”这个逻辑,就显得缺乏分析力度了——“他有时候分不清自己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在中金内部,对于许小年的评价也分成两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有书生气,坚持个人主见,而不喜欢他的人则认为他性格固执、脾气暴躁。据说这正是他去职的关键原因。
无论如何,进入摩根士丹利后,许小年需要尽快调低自己的姿态。摩根士丹利已经拥有一位在业内广有名望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虽然在职务上两人不会有直接冲突,但一旦对某一观点各执己见,向来高声发言的许小年将只能保持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