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沈阳市商业局局长鹿璐将有一次重大的“角色转换”。新的角色对她来讲既熟悉又陌生。或许只有她走进位于沈阳新玛特九楼的总裁办公室的那一刻,才能感受到弃官从商的别样滋味。
作为曾经的政府官员,他们为什么要选择离开?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离开?这是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不过细细一数,除了原温州市副市长吴敏一曾经详述过自己离开官场的前因
后果外,其他离去者大多语焉不详,这就使得“弃官从商”现象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也成为外界众说纷纭的最大原因。
官员之所以弃官从商,也许是“道路”太少、上升通道和退出通道依旧狭窄。但是,这种弃官从商现象,至今不能透明化,民众不清楚弃官从商者的真实情况。相关的政绩审核虽也有相关部门在做,但做完与否、调查结论如何,却对外界不发一词。外界的疑惑依旧疑惑着,于是下一次遇到此类情况,民众又不免担心。
在弃官从商现象中,所有弃官从商者的信息,都应当交由公众去评判,因为他们以往掌握了大量公共资源——权力,而即将掌握商品资源——金钱,这两大资源之间,如果规范不当,很容易产生资源互换。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公共资源转化为私人资本,公众对公共信息的无障碍使用是必须和必要的。
专家曾经设想过很多关于规范弃官从商者的措施细节,比如要有一个过渡期,官员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方可进入营利机构。但专家的设计再精致,如果这种操作依旧仅仅局限于政府的内部流转,那么很容易导致某些特殊利益的内部交易。公共信息的掌握者越多、分摊的信息管理成本就越低,而期望内部交易者会发现自己的交易成本越大;反之,掌握者越少,那么不正当交易成本就越低,外部监督成本则越大。这种此消彼长的成本消耗,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
作为曾经的政府官员,他(她)们为什么要选择离开?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离开?这些问题不应该只有离开者和少数人“心知肚明”,而应当“大白于天下”。J026定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