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率先披露年报的峨眉山、营口港和时代新材甫一亮相,就呈现高开低走的格局,其中营口港更是大幅下挫近6%。受此影响,大盘也出现微幅下调,这让投资者不得不重点关注年报预约披露给股市带来的各种问题。
披露时间“前松后紧”
近几年,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沪深证交所采取了年报预约披露的做法,以便缓解年报均衡披露方面的压力。应当说,此举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年报的均衡披露。但从2003年年报披露的时间表看,以往年报披露“前松后紧”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年报披露的高峰仍然集中在3月下旬和4月中下旬。据西南证券的张刚统计,1月份预约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仅有28家,其中13家公司集中在30日、31日,这些上市公司对整个市场影响不大;2月份预约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有185家,其中,部分大盘蓝筹股将在2月中下旬披露年报。
到了3月份,预约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有526家。以200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看,3月份披露年报的526家上市公司中亏损的有43家,所占比例为8%,负面影响不大;4月份预约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有548家,其中上旬有133家,中旬有210家,下旬有205家。以200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看,4月份披露年报的548家上市公司中亏损的有116家,所占比例为21%,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据此,在3月和4月披露的公司数量合计约占全部公司数量的83%,“前松后紧”的现象仍然十分明显。
此外,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日期的选择上也呈现出一些有趣的特点。例如,选择尾数为“8”的日期披露年报的公司数量远远胜过在其他日期披露年报的公司数量,特别是尾数为“4”的日期。
行业分布有规律
再从行业性质看年报预约披露时间,金属类业绩优秀的年报披露主要集中在1月末和2月份,电力类业绩优秀年报公布分布于整个3月,石油、煤炭类股票的绩优年报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从年报的预约公布时间来看,绩优的业绩高潮应该发生在二、三月份。
浙江利捷的研究报告认为,从钢铁、石油、煤炭、能源电力、有色金属等披露时间看,2月份很有可能成为“钢铁月”,伴随钢铁的还有有色金属,尤其是铝的业绩年报;2月的后期,港口、海运、货运、电力、煤炭、石油等行业会陆续开始公布绩优年报。而这些行业在3月份,也就是钢铁的回潮期,应该对行情承担起重要的支撑作用;4月也有一些优秀业绩的钢铁、港口、电力、煤炭、钢铁、石油股票,但是大量的业绩优秀股票的业绩已经公布了,所以业绩对行情的引领作用会慢慢消退。
具体到个股,据西南证券统计,2月份将有10家总股本在12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其中有宝钢、招行、浦发、民生、上港集箱等具有市场号召力的股票;3月,将有10家总股本在25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其中有中国石化、长江电力、华能国际、上海汽车等股票;4月,则有中国联通、马钢股份等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股票,这都应该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因为,如果这批大盘蓝筹能如市场预期那样,提出高比例分配预案,将对大盘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注再融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营口港在率先公布年报的同时,提出拟发7亿元可转债的预案,股价随即下挫,这让投资者不得不关注有重大影响的再融资计划。
据统计,2月份公布年报的大盘蓝筹中,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创业环保拟发可转债,民生银行拟发H股,武钢股份拟增发,太钢不锈拟配股;3、4月份,除了中国石化拟发行企业债外,其余大盘蓝筹没有再融资计划,投资者需要关注已预告或突发的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其对市场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市场仍处强势,那些有实质业绩支撑、投向明确、分配预案良好的公司再融资计划可能会受到市场追捧,如前期的中集集团、盐田港等;而那些再融资刚刚“达标”就匆忙圈钱的公司,则可能会被市场“用脚投票”。
如果将年报预约披露的情况落实到大盘上来,市场人士预计,由于盈利公司占多数,1月份仍可能延续去年12月份的强势特征;2月份绩差公司影响小,大盘绩优公司主要在中下旬披露年报,后半个月有望形成一波升势;3月份亏损公司所占比例小,绩优公司主要集中在中下旬披露年报,预计3月份整体维持升势,并在下旬进入高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4月份是亏损公司年报披露最多的一个月,而且主要集中在中下旬,会形成系统性负面影响,但绩优类公司也集中在中下旬披露年报会有一定的抵消作用。
投资者该如何操作
从过往的经验看,个股上涨与业绩发布时间的配合有几种形式:其一,业绩发布时,股票立刻快速上拉,然后销声匿迹;其二,业绩发布前少有动作,但业绩发布后,个股股价持续上扬,并且上涨幅度惊人;其三,业绩发布前,个股利用市场中的朦胧态度快速上拉,待到年报公布后,放量滞涨,或横盘或快速回落后再上涨一个轮次便高位整理,待大势消退时开始盘跌或快速下跌。
据市场人士分析,第一种多数属于消息运作,特点是之前没有完整的准备过程,上涨时成交量突然放大,换手加剧,而且速度十分快。这种股票投资者多数被套。第二种状况,如果上市公司的年报增长只是一个开始,预期在第二年业绩仍将有大幅度提升,上涨的业绩足以支持股价的上涨。第三种情况,业绩公布前上涨主要有这种可能:该上市公司正处于业绩的高潮期,可能前一年业绩也有所提升,其盘面表现往往是累积幅度惊人,但仍有发力表现。
证券分析师建议,对于未来的“业绩浪”,投资者应该擦亮眼睛,踏好大盘的节奏步点,随机应变。操作上,在股票放量上涨后要避免高位追涨,并且需要密切关注所介入股票的业绩公布时间和业绩公布状况。
作者:本报记者邸继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