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佳本报记者 纪超英摄 编者按:2003年的服装市场有很多的热点,回顾往昔,展望未来是大有裨益的。对于这八大热点问题,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加快了市场规范的步伐,其中包括以较快的速度研究并提交保暖内衣新标准,对“傍名牌”现象的关注等等。通过对2003年服装市场八大热点问题的扫描,我们认为,还有不少问题依然在考验着我们,那些“绵羊绒”何时不再张冠李戴,服装标识的国家标准何时不再被忽视……所有这些,我们都期待着在未来一年里,能有一份满意的答卷。
问题运动装登堂大商场掀波澜
据北京市质监局披露,两年来首次对商场内销售的针织运动服进行的抽查结果显示,31种针织运动服中合格率仅为25.8%,包括13家大商场都在被曝光的名单中。
而几家被点名的商场负责人均表示,这批被查的劣质运动服早在结果公布的两个月前就撤柜了,众商家对此次公布的结果普遍感到委屈。
一家商场负责人表示,厂商进驻商场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商场还设置了楼层质检部,做到经常巡检。一位在商场负责检验质量的人士告诉笔者:“我们只认证明不认货。尽管此次一些品牌的某一批次运动服被定为‘不合格’,但是如果今后该厂商能够提供合格的复检证明,我们没有理由将他们拒之门外。”
有的商场负责人认为,在进店手续很全的情况下,国际、国内著名品牌的服装出现了问题,应该由商品的生产厂家负责任,商场已经尽到了自己审查和核实的义务,没有主观故意坑害消费者。毕竟这次北京市质监局查处的是“劣”质商品,而不是假冒商品,仅是抽查的个案有问题,商家将按照《质量法》进行保修或退换处理。
保暖内衣期待行业新标准
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针织品工业协会前不久联合宣布,保暖内衣的行业标准已经制定完成,交主管部门审核后便可推出,同时宣布参与标准制定的保暖内衣3大龙头企业———北京婷美集团、上海赛洋北极绒集团、上海天丝科技发展公司率先公开标注产品保暖率、透湿率等指标,自主承诺由中消协对其产品进行随机抽查。
近几年来,保暖内衣领域一直是鱼龙混杂,有不少是以普通内衣冒充保暖内衣高价出售。业内人士指出,只有公开保暖内衣的保暖率、透湿率等功能性指标,才真能称得上可以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实现知情消费。但要公开这些关键指标因为涉及技术实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一直为一些保暖内衣企业所“畏惧”。
中消协发言人王前虎指出,北京婷美集团、上海赛洋北极绒集团、上海天丝科技发展公司,这3家此番动了真格的。敢捡“烫手山芋”的3家公司,市场份额占整个保暖内衣市场的半壁江山,3家产品此前经过权威检测证明质量很好。
“鳄鱼”商标纷争四起引人注目
法国和香港两家公司因世界著名的“鳄鱼”商标合法使用问题而争议了4年之久的案子,日前在北京高级人民法院的主持下成功和解。
上个世纪80年代就在中国注册“鳄鱼”图形商标的法国拉科斯特衬衫股份有限公司,在1995年发现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同样标有“鳄鱼”图案的T恤衫,侵犯了自己的商标专用权。法国拉科斯特公司随即将这种T恤衫的生产和经销者——香港鳄鱼恤有限公司和北京市的另一家公司起诉到法院。
1999年初法院开庭审理此案,经过4年之久的协商,日前,两家公司终于达成一致:香港鳄鱼恤公司尊重法国拉科斯特公司鳄鱼商标专用权,并认为法国公司的鳄鱼商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显著性。承诺在2006年3月31日之后,停止对争议商标的任何使用。而法国公司同意香港公司独占使用新的鳄鱼标志,并放弃对香港和北京另一家公司350万元的赔偿请求。4年之久的鳄鱼之争至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麦当劳看中童装市场的“奶酪”
全球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公司宣布将计划推出Mckids品牌的童装。
Mckids是麦当劳家族中的一员,是麦当劳品牌的延伸,是与麦当劳共享金色拱门商标的品牌,其系列童装将在2004年春季全面上市。
一位市场咨询师分析,麦当劳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使孩子时刻接触麦当劳,心里想着麦当劳,从而收复近年来逐渐下滑的儿童市场。由于家长日益重视营养均衡,排斥快餐食品,麦当劳在全球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受损。
一家童装品牌负责人就麦当劳童装进军中国市场一事表示,麦当劳的品牌效应和在孩子们心中高度的认可度是帮助其品牌童装抢占中国市场的有利砝码,是未来中国童装市场不可小觑的潜在竞争对手,作为童装生产企业,他们也在密切关注它的发展与动向。
“傍名牌”让名服装屡受侵害
近来,服装市场上常有一些知名品牌产品出现两种或多种产地的现象,令消费者难辨真伪。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一些企业、个人将知名企业的商标、商号在香港恶意注册登记到企业名称中,再以香港公司的名义,以授权生产、委托加工、成立子公司等做幌子,在内地生产销售同类产品。人们将这种行为形象地称为“傍名牌”。
据了解,一件原本15元的衬衫一旦成功“傍”上名牌后,价格立即翻上几番。据法国著名品牌皮尔卡丹北京代表处有关人士介绍,在中国,至少有十个在销售的“皮尔卡丹”品牌是仿冒的。
服装市场上的“傍名牌”现象既违反了《商标法》,又违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但目前却找不到完全对应适用的法律条文来处理,是一种典型的“边缘性违法”行为。
据了解,为防范“傍名牌”,北京、深圳市工商局已建立了驰名、著名商标名称库,中国知名企业名称库,世界500强企业名称库。
女装标识内容名实不符现象突出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服装面料标识内容严重不符,有的女装实测氨纶纤维含量明示标注值相差甚多,还有的女装标识上注明含有天然纤维,但实测值却为零。
天然纤维是消费者越来越偏爱的纺织品面料,一些企业利用消费者不易识别服装面料的情况,为降低生产成本,用化纤面料冒充天然面料。抽查发现两家企业的两种产品明示含有棉纤维60%和41.8%,但实测结果为不含棉纤维,而是粘胶纤维。
女装作为成衣消费的最重要的部分,标识既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更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绵羊绒”违反规定以假充真
羊毛出在羊身上,可羊绒却只能出在山羊身上。如果在市场上仔细看看,就不难发现,很多成衣标识上印有“绵羊绒”,而商品标签上标的却都是“羊绒”。
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所孔丽萍副主任介绍,有“软黄金”之称的羊绒特指产于山羊身上的底绒,纤维细短,纯纺的羊绒衫应具有手感丰满、光滑、柔中带韧和良好的回弹力。相对于绵羊身上的绒(学界称为细羊毛)而言,羊绒手感柔滑而绵羊毛粗糙发硬,双层滑动时有发涩的感觉;羊绒衫可以贴身穿着,而羊毛制品贴身会感觉刺痒。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所谓绵羊绒制品、改性羊绒、改良羊绒等制品,严格意义上说,均不是羊绒制品。
根据国家纤维检验局《关于解决“绵羊绒”纤维市场检查中有关问题的批复》中的明确规定:“羊绒”是山羊绒纤维的简称,如在检查中发现以“羊绒”标识制、售“绵羊绒”制品的,应按“以假充真”处理。所以,“绵羊绒”与羊绒没有任何联系。
羽绒服拒绝微生物含量超标
今年颁布实施的《羽绒服装》国家标准新增了对羽绒服装微生物含量的检验规定,凡是监督抽查中发现微生物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羽绒服装将不准许销售。
据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的胡丽玲主任介绍,新标准在修订中参照了欧盟标准,增加了对微生物状态的检验,主要是指对羽毛、羽绒中常见的嗜温性需氧菌、粪链球菌、亚硫酸还原的梭状芽胞杆菌、沙门氏菌这4种细菌的检验。
新标准中标明了每种微生物所应限定的数量范围。微生物含量超标,会引发人体呼吸道、肠道疾病以及皮肤过敏、骚痒等症状。而从鸭毛的收购到最后制成服装这一过程中,随时有可能造成微生物含量超标。生产企业应该严格把关,让微生物远离羽绒服。
《市场报》 (2004年01月13日 第十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