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适当淡出,放手让少帅做事,这也是新生代企业家能成长起来的重要因素。
文/周建华
通常人们把新生代企业家形象地称为“386的一代”,即30多岁,出生在1960年代以后,“文革”之后上大学,1980年代开始起步,在1992年以后市场经济逢勃发展的大潮中飞速
成长,迈入新生代企业家行列。
谁是新生代企业家?
这些所谓的新生代企业家,来自不同的所有制,来自不同的区域,但与老一代企业家相比,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年轻、学历高、技术高、管理起点高”,他们中不乏MBA、EMBA、硕士生、博士生,他们二三十岁,年纪轻轻就执掌了一家大型企业,有的甚至通过资本与产业的结合,控制了多个产业的知名企业。他们靠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此获得市场的认可,并最终完成原始积累;他们或者靠自己的技术甚至是“讲故事”的才能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从而轻松地站在资本巨人的肩上跳舞。
与张瑞敏、李东生、柳传志、王石等多数老字号商界领袖以及众多尚未完成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相比,新生代企业家往往都是时代的幸运儿。他们成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多数已不必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企业管理体制的束缚,有的是在已经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造里,顺着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安排,快速地成长为公司的CEO;他们只要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经营目标,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如美的的方洪波、联想的杨元庆、TCL的万明坚,而不必像他们上一辈企业家那样,为获得认股权、股票等回报,苦苦与制度、体制搏斗,有的甚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的从大学毕业或辞去公职后直接创业,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如用友的王文京、复星的郭广昌、健力宝的张海。
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成为主体
更引人注目的是,根据我们的观测,民营企业家是新生代企业家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群体。新生代企业中,还有两个重要的群体引人注目:
一是在有的民营企业,创业元老的第二代传人已经成长起来,如方太厨具、万向集团等;
二是国内技术精英、海归与风险投资相结合的民营企业家也迅速成长。新华信咨询公司董事长赵民指出,1998年北京“两会”(人大会和政协会)期间,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提出了“一号提案”,呼吁推动中国的风险投资,从而带来了新一轮创业高潮。大批在国外生活和留学的留学生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强劲季风下,怀揣国际风险投资家的百万、千万美元,携带着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回国落户高科技创业园创业,成为新生代企业家中的又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中的典型就是张朝阳。并且,与传统的民营企业不一样,包括海归创业、企业职业经理人辞职创业产权等在内的新一波民营企业,其产权制度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已不完全是家族式股权安排。
职业经理人迈入了企业家行列
在西方,大批可被复制的职业经理人,构成了企业家的主体,如杰克·韦尔奇、费奥·莉娜、郭士纳等众多闻名全球的CEO。
除了民营企业家的大量出现外,职业经理阶层的出现,改写了只有少数“超人”、“通才式的能人”才有能力经营一家大型企业的历史,也改写了只有创业者才可能成为企业家的历史。零点研究集团的袁岳指出,像柳传志、张瑞敏、王石等老一代“超人”式企业家,数量非常稀少,且成长模式极难复制。相反,他指出,像杨元庆等职业经理人,虽然其不是万能的通才,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但他们已经能够依靠一个团队来完成企业的目标。这样的职业经理人——未来的商界领袖——的重要特点就是,能比较大量地复制。这方面,最典型的,非万科地产莫属。林少洲、郭钧等诸多万科少帅先后离开万科职业经理平台后,万科的运行不仅平稳有序,而且连董事长王石都能在SARS导致全国兵荒马乱之际,镇定自若、雄心万丈地攀登珠峰。
成长的烦恼
伴随着仰融、杨斌、周正毅等富豪的纷纷落马,民营企业形象受到了公众质疑,由此也导致公众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普遍怀疑,“弄不好哪天就出事了”这是公众包括很多民营企业家自己本身都心存的疑虑。合法地把钱弄回来,安全地把钱保全起来,已成为部分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头等大事。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家族企业准备将权力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之际,正是其最容易受伤之时。交接班中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导致企业衰败。出于保全自己家业的热忱,部分民营家族企业推进管理职业化的愿望也因此而变得更加迫切。把家族企业管理到底是家族化还是职业化的矛盾推上顶峰的“王惟尊事件”,使很多家族企业老板对职业化从此望而生畏。这也使民营家族企业“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多多少少已渗进了“拔苗助长”和“恨铁不成钢”的味道,有些家族企业老板不得不考虑将企业交给自己并不放心的、不成器的子孙们。
与此同时,已经完成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众多知名企业,其第二代传人也面临着加入WTO以后与跨国巨头在本土、在海外市场的全面竞争。联想、TCL等企业的二代传人,能否续唱好国际化大戏,实现战略转型与多元化的新使命,续写第一代创业者的传奇,是个未知数;传闻培养接班人已久的海尔、华为等企业,能否顺利“接生”新生代企业家,也是个未知数。
另外,虽然有的新生代企业家年纪轻轻就通过资本与产业的结合,控制或参股了多个产业的知名企业。但是,靠货币资本而行的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万一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将一损俱损。例如,对于在地产、医药、钢铁、传媒等多个产业布阵的沪上大佬郭广昌,就有复星前员工认为,“将来两年的产业整合是郭广昌最难熬的两年。”
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成长通路
事实上,民营家族企业家的成长,也是有法可鉴的。像福特、强生、摩托罗拉、沃尔玛、迪士尼这些鼎鼎大名的公司,过去是而且今后仍有可能是家族企业。这些企业即将登场的接班人除了出生时嘴里都衔着“金汤勺”外,还有另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毕业于名牌商学院。
美国的西蒙公司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自从1903年第一代卡尔创立西蒙公司以来,到如今已经传到了第四代。西蒙家族始终“把孩子们的教育摆在第一位”。这四代家族企业领导人不仅名字都叫卡尔·西蒙,而且全都毕业于耶鲁大学。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西蒙四代领导人都颇具才华,堪当重任。
国外的做法,国内不少民营企业早已借鉴,并且已新鲜出炉了一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万向集团的少帅鲁伟鼎,从小就不爱在学校里接受教育,所以高中没有念完就离开了学校。
为此,鲁冠球特地把他送到新加坡学习了半年企业管理。回来后,鲁冠球每天带着他一起上下班,教他如何处理企业的各种事务。今天,鲁伟鼎已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的接班人。除了学校教育,企业家们还非常重视子女的“实战”训练。子女学成之后,有的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去;有的先安排到别的企业任职,学习别人的长处,然后再回来工作;有的则让子女另起炉灶,自办公司,使其从中得到锻炼。因为这些少帅要成长为企业家,光靠有虎父的虎威是不够的,还必须靠自己的才干来确立其企业家的地位。
老将适当淡出,放手让少帅做事,这也是新生代企业家能成长起来的重要因素。浙江方太厨具即为典范。1996年,创始人茅理翔的儿子茅忠群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茅理翔正式将企业交由儿子打理。
从此以后,茅理翔渐渐退居幕后,在涉及方太具体经营管理的事项中下指令的次数非常少,有时甚至是有意不表态。对于放权一事,茅理翔坦言:“我开始是想不通的,并且很不习惯,什么都想插一手。”但是,后来在专家的启发下,茅理翔下狠心不再插手。放权增加了茅忠群的压力,使之很快能独立经营企业。事实证明,茅理翔充分放权的举动是正确的。
职业经理人晋升企业家的阶梯
众多的国有企业、上市企业、股份制企业,是职业经理人成长的土壤和温床。在国有企业,新生代企业家能否脱颖而出,能否健康成长,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的看法,就是:建设职业经理人市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动国有企业的政企分离,取消国企负责人的行政级别。他认为,国有企业中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如果国有企业领导人同时兼有官员身份,人员流动就存在身份障碍,职业经理人市场就无从谈起。国有企业政企分离后,企业家资源就会盘活,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职业经理人会增多。可以假想,如果没有改制成功的TCL,也就没有万明坚带领着TCL移 动走上了一条生产、研发、资本运作完全国际化的道路的今天。
当然,光有土壤还不够,还需要掌握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据说,在联想这样人才济济的IT产业龙头企业,正是因为柳传志“适度放权、领导而不掌控”的高超领导艺术,才催生了新生代企业家们的顺利成长。在中关村有一个IT俱乐部,在俱乐部的交流、演讲中,大量经营管理的经验就来自于联想的管理人员。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授权各级管理者独立思考,独立决策,这帮助联想培养出了包括杨元庆在内的众多管理人才。
不过,据分析人士认为,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家,可以批量复制,但由于他们并非通才,所以,他们必须知道在个人行为与团队行为上作出很好的平衡,以达到个人能力与团队能力的最大化发挥,借助团队、借助制度创新来实现经营的目标,而非企业家个人的激情与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