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有鉴于2004年1月1日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CEPA)生效实施,为推动两地经贸交流更加顺畅发展,由中国贸促会与香港投资推广署、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共同举办的“CEPA香港澳门(内地)推广周”系列活动将在1-2月份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巡回举行。作为“推广周”的第一站,北京在2004年1月7日-8日率先启动“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研讨会”和“推广周”展览展示会。新浪财经现场图文直播本次会议。
以下为会议实录:
主持人(王国刚):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上午的CEPA金融合作与资本市场论坛分会场现在开始。关于CEPA的金融合作前一天的讲座已做了很多的探讨,无论对大陆还是对香港,这个合作都是有深远意义的。其作用可能随着未来的发展能够一一显现出来。这个合作又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无论是程序情况,还是机制情况,今后有更加深入探讨的必要。下面我们首先请出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刘连舸先生发言。有请。
刘连舸:
各位代表,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首先我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这个研讨会。我更高兴的是可以借此次研讨会的机会见到许多老朋友,包括香港、澳门以及内地的老朋友。由于时间有限,我讲三个问题,首先简要说一下港澳回归以来与内地关系的新发展,随后我简要介绍一下关于CEPA金融方面的内容,最后讲一下关于在香港开展人民币业务,因为这是最新的进展。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适当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以保持香港的国际中心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金融政策。我今天讲的就是我们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金融方面是严格按照《基本法》进行的。港币作为香港的法定货币继续流通,外汇基金作为香港储备自行管理。随着两地经济的融合,比如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及时就两地的金融形势和发展交换意见,共同为会金融的稳定,当时建立起的机制,一直延续到今天。另外还在共同研究人才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合作。亚洲债券基金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促进亚洲地区金融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善应对各国及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香港人民银行、金管局也积极参加了这项工作。澳门方面我们2002年8月以后,人民银行主要开始开放澳门澳元的汇兑业务,也是方便当地的居民。人民银行也与澳门金管局建立了合作。我们的合作关系应该是进行得非常顺利,也很紧密,我们都对一些重要问题和共同关系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2002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又开始建立了三边机制。第二是谈关于港澳金融CEPA协议的内容,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更加紧密的经贸协议,其覆盖的范围大家也都清楚,这里不多说。具体在银行准入方面放低了门槛,银监会、保监会的同志们都会给大家介绍。随着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日趋紧密,人民币在港流通、使用已形成一定规模,人民币的流通不仅在香港而且在周边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俄罗斯、蒙古、越南等,以及一些中亚国家都有流通应用。内地赴港人员不断增多,人民币在港已有一定的规模,为解决人民币的回流问题,更好地满足需求,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经长期研究,并经国务院批准,于2003年11月19日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3(16)号,根据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备忘录,香港开办的人民币业务开展存款、兑换、流通等四项,2004年开始,原则上开始合作,但这需要基础设施等技术方面的安排,还需要一段时间。
那么CEPA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说这首先是两地交往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需求。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看,对密切两地的经贸关系,便利两地居民互访、消费都有好处。也将香港现有人民币业务纳入银行体系,也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地下钱庄的一些非法行为,也便于监管部门集中精力应对非法钱庄交易。但人民币目前还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因此仅限于满足香港当地居民的使用,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基本已开始,及时、密切地注意看有什么新问题要合作,我们已做好准备,认真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清算银行的选择,人民银行按照公开、公正的方式,要选择一家香港银行,作为人民币的清算行,清算行就是办理人民币头寸的提取,而且人民银行授权清算行,与资源接受清算行条件的本地银行的申请,在内地还存在外汇管制的情况下,建立统一的人民币流出渠道,便于业务开展,也便于资金流动和信息采集。清算行也可以参照其他的有关条例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12月24日根据公告确定选择香港银行个人人民币清算业务行的原则和标准,经过对清算行进行全面评审,人民银行决定授权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作为香港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的清算行。
现在澳门特区政府也已正式向人民银行提出这样的要求,希望在澳门也试办人民币的业务。人民银行正在和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的协商。我想我们会争取早日促成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的顺利实施。总之通过CEPA协议的签署,我想大陆和港澳地区的经贸关系必将进一步紧密。而且我们也注意到,通过更加紧密关系的安排,不但涉及到我们本身个人经济的发展,对大陆、香港都有益,而且在世界上也产生了深入的影响。所以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随着各项经贸措施的不断展开,我想我们的经济将更加紧密。谢谢。
主持人(王国刚):
下面我们邀请澳门金融管理局行政委员会主席丁连星先生发言。
丁连星:
各位金融工商界的朋友、主席先生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参加本次研讨会,以港澳、内地CEPA项下合作为主题探讨这个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共赢共荣,寻求持续发展的商机。澳门这个中国历史上最早开放的地区,与珠三角紧密相连,整体规模属于微型。在澳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业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GDP的贡献度占到10%。澳门银行业在澳门经济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有过百年的历史。百年前迎来了第一家银行至今仍在澳门,澳门的金融业发展于上个世纪30年代,现在澳门银行业10家本地注册银行,13家外地注册,其中22家可以从事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另外外资银行资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很明显澳门的银行业规模不很大,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澳门银行业目前已是开放成熟,真正融入到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特征,第一产品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业务外,今天的银行可以运作多种金融服务,也可以提供多样的金融产品。第二操作电子化,通过IT技术的大规模的采用,相继推动了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第三业务国际化。澳门银行一直跟随着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第四管理现代化,企业管理采用国际机制,加上风险管理,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银行管理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增值,而且还包括投资者、客户利益的充分保护,以及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第五经营多元化,许多银行不仅经营一般银行业务,也同时从事保险等其他业务,形成多种经营。第六监管规范化,除根据本身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关的法规外,澳门银行也随着国际的标准进行管理,特别是巴塞尔委员会监管原则的建立,因此相关部门对澳门的评估中对澳门的监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可否认亚洲金融风暴打击了澳门的银行业,澳门的银行也曾经一度面临着相当困难的环境,如今这一困境逐渐过去,而且经过这次洗利,澳门银行的管理、风险意识、服务水平都有更明显的提高,今年效益大幅度地提升。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银行除了得到提升,如今正进入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我们知道内地对澳门的安排和内地对香港的安排一样,但是港澳经济无论从规模和内容上看都有很大的差别。由于规模小,澳门银行不能通过直接设立金融机构的方式进入市场,然而随着两地经济融合的加强,内地市场将成为澳门银行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澳门因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内地市场不仅幅度广,容量大,更重要的是很多业务领域正处于开发和尚待开发的阶段。随着内地加入WTO以及市场的实施,这三到五年将是内地金融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回归后澳门与内地的经济关系日趋密切,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寻求在内地发展已成为澳门银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以雄厚的资本实力、多元化的运作方式,采取扬长避短,突出重点,支持开拓、与时俱进的策略,在内地继续发展。
澳门银行业如何实现与内地市场的选择呢?对这个问题我想我们的业界已思考很多,而且很可能已掌握了目标和答案。借此机会我也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我认为目前的安排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体,这个框架是开放式的,在这个协议中,各行各业应该认真严重,实施领会。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欢迎服务澳门特区整体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监管法规的要求,有利于促进澳门银行发展的措施。这样我们银行业将在经营理念等方面得到正面的促进。在发展中也是为澳门银行介入内地市场一个机会,既可以以参股的方式加入内地银行。对澳门来说参股可能不失为最理想的选择。当然这个策略的实现不仅有待于两地的互相沟通,也需要两地主管机构的推动。澳门金管局做了很多方面的合作,真正了解、加强共识,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更好地发挥华商联系合作等平台。在技术发达的今天,随着金融管制的不断放松,在经济一体化与经营国际化的发展,许多业务比如银行贷款等等都可以不受地域等因素的制约。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内地经济已卓有成就,如今已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在这个热潮中澳门银行完全可以与其他外资投资者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资金优势,灵活利用市场,在此次战略中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看到在内地市场上澳门银行必须知己知彼,加强思想上的进一步了解,发现自己的优势,明确市场方向,避免走弯路,同时还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坚持品牌,全面开发。以上是我对澳门银行如何走入内地市场的看法。作为监管银行我们希望澳门银行早入进入内地市场。
另外为促进两地的合作,我们对人民币流通、业务合作、市场开发、金融监管等问题与人民银行开展磋商,希望为两地金融机构的服务发挥更好的作用。澳门一些银行向中国政府提出业务请求,希望中央人民政府对澳门银行早开绿灯,以促进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回归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初见效果,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澳门经济持续向好,再加上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出台落实,三个服务平台的共同完善与发挥,银行所面对的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与此同时,经营改革不断深化,澳门银行将会利用机会,如参股、合作、合资途径,进入内地的金融界发展。相信在澳门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动,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两地金融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澳门金融业也将持续稳健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国刚):
我们下面邀请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副主任韩萍女士发言。
韩萍: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应邀参加港澳经贸合作发展研讨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CEPA在内地证券领域的实施情况和未来合作展望。
我向大家讲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内地证券业在香港CEPA中的实施情况。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特区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更紧密的经贸关系的安排,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首个区域性的贸易协议,已于2004年1月1日生效。安排主要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贸易便利化三大部分。在CEPA的框架下,广告、银行、证券、法律、保险在内的17个服务行业,内地有关部门在这方面都做了承诺,提前开放或降低准入门槛,CEPA的签署和实施对香港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证券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共有三项,一项是允许香港交易所在北京设立代表处,过去这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二方面简化香港证券交易所在内地申请资格的从业程序。三是支持内地符合条件的企业到香港上市。其中三项中前两项已得到落实。第三项支持境内企业到香港上市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关于批准香港证券交易所到北京设立代表处,2003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批准香港交易所到北京设立代表处,香港交易所于去年11月1日进行了挂牌仪式,相关领导都参加了揭牌仪式。
第二项关于专业资格公认,经过两轮磋商证监会于12月3日与香港证监会签署了证券期货四个认可文件,这里主要是证券期货人员资格有关安排。该文件明显了香港专业人员(三年持有香港相关机构发的相关牌照的本地居民),即可在内地申请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内地将于2004年3月在深圳具有第一次证券类法律法规考试,于2004年上半年在深圳或香港举行第一次期货类资格的法律法规考试。内地方面,负责香港专业人员申请内地从业和执业资格的主要结构是中国证监业协会和期货协会。
第三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中国证监会一直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重组、改制到香港上市发行股票。1993年7月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至今,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外资股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累计投资270.7亿美元。香港伦敦两地上市三家,在新加坡上市一家,其余九十几家企业第一上市地均在香港。另外还有红筹股公司在香港筹资463亿美元。2003年中国证监会共批准了33家公司首次发行H股股票,到香港主板上市10家,创业板22家。2003年18家到香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现在上了18家,还有两家发行境外可转换债。2003年度,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一共筹资64.9亿美元。中国人寿筹资34亿美元,为2003年全球的IPO最高的企业。尽管今年上半年受到了SARS的影响,我们境外上市还是创造了三个最高,2003年中国证监会批准了33家公司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H股,超过了去年的28家,为历史最高水平。在香港上市18家,超过了97年的17家,创历史最高,投资额比1997年还高,创造了历史最高峰。内地与香港签订的CEPA对繁荣香港经济有重要影响,也对香港的股市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发展与澳门资本市场方面的合作与展望。落实CEPA中的承诺,是一项持续、长期的工作,需要内地、香港与澳门有关部门相互配合,互相沟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们还要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中国证监会方面要简化行政审批,支持更多的企业到境外上市。内地行政机关法将于今年1月7日生效,所有的行政审批必须有法律或者政府的行政法规支持。一个部门没有权力来设立行政审批。中国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项目。随着CEPA的实施,香港永久居民申请内地证券、期货从业、执业资格将进入操作阶段,各有关部门将积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服务。为支持H股公司到香港包括香港市场在内的境外融资上市正在积极、研究考虑修改有关法规。目的是降低门槛、放松管制、方便灵活,提供服务。另外上市作为我国吸引外资的一项长期政策是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后我们将一如冀望地支持境内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其他所有制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到香港市场融资。我相信在内地和香港、澳门有关部门特别是和香港证监会、交易所共同努力配合下,未来CEPA的各项承诺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未来港澳与内地资本市场的合作会更加紧密,前景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国刚):
下面有请香港证券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中国政策顾问王沅女士发言。
王沅: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谢谢主席先生。CEPA这个议题大家已经议论了很长时间,而且很多具体的措施已经落实了,双方的协议也签了不少。今天我想讲讲为什么香港和内地之间从金融服务也好,从贸易合作也好,自然而然有这样的亲密关系。香港市场虽然是一个外向型市场,但实际上它和内地、全球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且在亚洲因为日本经济非常独立,自成一系,如果不把日本计算在内,香港资本市场是除日本以外的亚洲最大的资本市场,我也列举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字来说明。内地公司到境外筹资往往第一站就到了香港市场,香港市场实际上是两方面,第一是境内企业到境外投资,认为香港市场从文化上来讲,跟内地市场还是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比如语言的使用,中介机构的选择,有很多方便之处,所以第一站到了香港。从香港来说作为一个市场要有好质量的公司到香港市场来上市,才能长期地支持金融市场长期的发展。香港作为内地在境外主要的融资公司,这些年它的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香港在中国的上市公司来说原来有龙头股,H股,近些年来也有一些企业不断到香港企业上市。去年最重要的几个大的上市公司也都是从这里来的,像中国人寿,现在的股价也都很高。作为香港的投资者很熟悉,很有信心的也都是内地上市的公司和企业。
香港市场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市场而且是有别于大陆市场它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我主要想从三方面来看,第一香港多年来不是一个转轨经济,市场经济一百多年,市场经济的基础就是其法律框架。大家都在一个自由市场中运行、交易、签订合同如果没有一个法律保证不可能的。这也是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互补一个非常主要的方面。国内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发展的过程,所以和香港政府联合起来,联手进行一些合作。在法律框架下完成一些工作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第二是市场原则。因为资本市场是市场很集中的表现,或者说是市场比较高级的发展。所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非常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说政府跟市场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保持一个什么样的距离这是一个非常原则的问题。政府如果做好了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如果距离没有保持好,或者想利用市场达到某些政策上的目的,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在香港的市场,市场原则也是保持了这么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香港政府对资本市场的干预基本上在日常工作中是感觉不到的。还有一个就是专业人才。因为一个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运作离不开从事证券业的运作人才、法律人才、会计人才。香港与内地在专业人才方面的合作,合作空间是非常大的。但是一个市场如果要保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际上也是要不断地改革自己。因为香港虽然是一个市场经济,如果在国际上希望有竞争力的话,也是需要不断改革。所以香港也在三个很主要的方面近些年来不断进行改革,一是市场方面的改革,二是金融基础设施的改革,金融基础设施像电子网络化包括框架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还有立法改革,因为《证券及期货条例草案》已于2002年3月13日制定及将于2003年4月生效。任何一个转轨经济、市场经济,在任何一种环境中,它的改革、不断的进取实际上是势在必行的。
这些年来大家不断说香港的经济好了,香港的经济坏了,香港的信心有了,香港的信心没了。但实际上香港的经济让我看是一个比较稳健的经济,因为它的市场基础很好,它的法律框架很好。而且香港人从心理上来说包括从业人员、香港市民习惯于竞争的环境,所以是好是坏,市场是起是落是一个很自然的变化,所以它还有很多有利的条件。由于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对香港也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支持。
在CEPA金融合作方面,双方监管机构已签署了对证券从业人员相互资格的认证,只要再增加一个相互的法规考试就可以在内地或者香港申请从业的资格。所以我想香港和内地的这种合作,市场环境下有了CEPA可以快速推动这方面的合作。但CEPA只是一方面,真正长期的合作要靠两地市场真正的融合。
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国刚):
下面我们请中国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孟昭亿先生发言。
孟昭亿:
谢谢主席先生,各位嘉宾大家好。我讲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保监会开放的基本态度。第二是目前对外开放的情况。第三就是CEPA的核心内容。第四是大陆和港澳的合作前景。应当说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践证明通过开放对于加快发展提升整个经济的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险行业的对外开放也是如此。应该讲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对推动市场竞争,促进开放地区市场发展,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外资参股的中资保险公司对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保险业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升,为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活力。在引进资本的同时,在治理和引进人才方面,应该说对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和结构的调整、健康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和一些手段以及规范的运作方式以缩短我国保险业与国际行业水平之间的差异意义十分重大。
应当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政府前后清理了2300多项法律法规,涉及到保险的内容也不少,包括95年通过的《保险法》在去年也进行了重新的修订。另外像《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以及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进行了相应的修订。这些制度、法律的完善肯定为保险行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很大的作用。另外目前市场上的大概状况是市场上一共有60家保险公司和6家集团、控股公司。60家保险公司中有37家是外资,有23家是内资。在过去的两年九家外资公司进入市场,另外还有代表处的设立。截止目前营业机构37家公司,62个营业机构,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多家公司设立了120家代表处。中国加入WTO后严格履行承诺,逐步开放。业务范围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年内全部开放,这也是按照承诺来履行的。在今年底,寿险业务也将逐步开放。所以说在一年以后,应当外资保险公司在境内有更广阔的空间。
内容涉及四方面,一是港澳公司进入大陆的要求,二是把原有允许参股公司的比例从10%提高到超过25%,三是香港、澳门的专业人士在取得资格后无需批准即可在大陆执业。从事经纪代理业务的人士取得专业资格受聘于内地的保险公司之后可以从事相关的业务。第四方面是关于内地与两地的合作前景,应当讲香港、澳门保险业与内地的合作大有可为。特别是内地与港澳从地域,过去的经济合作历史,应当说在资金流动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互相互补,合作前景非常广阔。香港、澳门保险拥有先进的手段和经验,以及广泛的网络和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内地市场确实也优越性巨大的潜力,比如2003年收入预计超过4000亿,资产预计今年超过9000亿元。当然这和国际相比还有差异,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保费收入只有不到4%的水平,世界的平均水平是超过7%。但如果按此计算,10万亿存款余额用于保险、教育、预防疾病这样的储备大概占了40%,而在发达国家、发达市场上包括养老、教育、疾病预防这些保障是通过保险来实现的。按这个意义计算我们10万亿储蓄存款中有4万亿水平可以满足群众(保险、教育、预防疾病等)的需要。但是无论从GDP还是储蓄余额都会随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所增长,也为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另外CEPA的签署也为两地保险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因为有利于港澳保险企业进入内地市场,也便于两地人士交叉从业,当然通过这种交往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而CEPA中关于保险业的内容具有非常实在的意义,我们相信在CEPA框架下,保险业的合作将来一定会实现优势互补,使双方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取得双赢的效果。当然内地的保险业通过保监会将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公开、竞争的环境,进一步加快内地保险市场发展的步伐。另外我们会积极港澳保险公司进入内地市场,包括参股、合作。前不久中国保险公司在境外上市,其中港澳的投资十分活跃,也表现出对内地保险市场的信心。另外我们希望专业人士可以提供共同发展的机会。当然现在保监会和澳门的监管机构已经签署了相关的协议,相信通过双方的合作,会得到一个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繁荣的局面。
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国刚):
下面我们请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助理周纪安先生发言。
周纪安:
各位早上好,感谢大的组织者邀请我们出口保险公司在这里做一个介绍。我想大家肯定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信用保险和CEPA有什么关系,我现在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这里放了一个题目,"促进贸易、保护投资、信用保险与CEPA的关系。我想在座各位无论对CEPA的研究深浅可能都会想到CEPA最主要的作用是将促进内地和港澳各方面的交流。作为我自己,虽然研究得不深,但至少在这三方面会大大促进内地和港澳的交流。比如说货物、项目投资、人才与服务。但是交流本身不是目的,我接着想,我们交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座多数是企业家,对于企业家来说促进交流的目的在于增加价值。我们的货物交流顺畅是希望我们资产的增加,投资交流顺畅是希望投资利润的增加。
如果大家同意我这个说法,我要问另外一个问题,敞开大门,顺畅交流,是否就可以自动地获得利润的增加?我们自己想了想提出这样的观点想请大家思考。畅通交流恐怕还不会自动带来利润的增加。因为依然存在着风险和障碍。我这里举了三个例子,比如说在相互的投资过程中特别是离开自己原有的、熟悉的基地,尽管港澳到内地可能只有一线之隔、一路之隔、一河之隔,但你仍然要进入一个你不熟悉的环境,可能存在一些所担心的风险。这在全球的投资过程中都是存在的。另外进入一个新的投资环境新的金融领域里可能遇到融资的障碍,你原来所熟悉的银行伙伴可能不能跟随你一起走到新领域去。第三,即便你在新环境中站住了脚,开始生产,那么你的新贸易、新交易仍然会遇到收汇、收款的安全。这些可能都是企业家、出口商、投资人所一定要考虑的。这样我们就把这个问题拐到了自己的本行,也就是说我们希望使得出口信用保险成为保护投资和促进贸易的一个有力的工具。我们将它分成三方面,它可以保护境外的来华投资和进入内地的投资,可以为进入内地的生产厂提供贸易融资担保,可以为在内地进行生产和交易的商家提供资产调查和信用保险。
到底出口信用保险是怎么回事?我这里举了三个例子,我想从中间的一点开始讲,如果在座有来自香港的企业家和投资商会非常熟悉,我们叫做香港的ECIC,1966年香港设立了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当然略显遗憾的是我们中国政府设立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只有两年的历史。不过大家可以从我们今天站在讲台上的这种劲头感到,我们希望赶上香港的朋友,为港澳进入内地的出口商和企业家提供不亚于香港ECIC的优质服务。大家知道出口信用保险将保障两类风险,一类是政治风险,一类是商业风险(买方信用风险),而且出口信用保险是WTO规则所允许的,所以在新环境下,这个工具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我们这家公司是国务院在2001年12月18日正式设立,实际上也是中国加入世贸八天之后,所以大家可以体会其意义。现在由财政部全资拥有,将要为在内地的任何所有制企业提供同样的服务。我现在把它分成三方面,金融保险将为投资人提供投资风险保障,特别是大家感到有兴趣但又陌生的就是地方政府违约,这是我们提出的最新保障工具。我想在CEPA框架内,对于来自港澳的投资人这将是一个大大的利好消息。同样金融保险将为在内地开始生产的企业家提供融资担保或者采用赔款转让的方式为企业从银行获得更便利、优惠的贸易融资提供帮助。第三阶段当你开始生产甚至从内地向全球各地再出口的时候,信用保险将为你提供信用调查和出口收益风险保障。
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国刚):
CEPA金融合作与资本市场论坛第一节到此结束,谢谢前面演讲嘉宾的支持合作。下面有请第二节的主持人。
主持人(刘洲伟):
下面有请来自京华山一证券公司首席顾问刘梦熊先生演讲。
刘梦熊:
各位嘉宾大家好,去年尽管有SARS的影响,但中国的GDP增长率照样超过8%,作为一个世界工厂,作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我想今后受到制约的不是资金、技术也不是在于市场,我个人认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今后发展的制约在于资源。因为没有生意的工厂是要破产、关闭的,而有生意的工厂又最怕停工待料。去年有21个省市拉闸限电,我们的原油进口很快达到了一年8000万吨以上,我们的铁矿石要靠进口,去年每吨铁矿砂从25美元一吨,涨到38美元一吨,铜靠进口,去年的价格上涨了25%。有色金属靠进口,橡胶靠进口,所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是地大物博。所以CEPA所做的关于香港中介的服务要求,以及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鼓励条款在西北的13条第3点、第5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所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何发挥香港中介的平台,让中国在国际的海外投资、海外收购并购中发挥桥梁和平台作用,在香港有很多文章可作。第一作为香港的律师,他们熟悉国际的法规,熟悉并购所在国里的上市条例,收购并购条例,所以在进行海外并购过程中香港的律师可以为国内收购方在买卖协议中制定新的保护措施。香港的财务顾问会根据上市条例收购守则制定可操作的方案,为收购一方购买业务和资产制定可操作方案以及时间表。香港的投资方案可为国内企业进行并购、兼并物色投资的方向和领域,所以在香港作为中国企业并购的桥梁,一方面对国内企业是很大的便利和保障,一方面对香港专业金融服务业来讲带来了很大的商机,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香港除了通过CEPA提供专业中介服务以外,香港本身也有丰富的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现在已达到1037家,其中部分上市公司由于业务上了轨道,其本身已是稳定、持续的增长,已经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在市场上没有再集资的需要,这些可以让出来。有一些上市公司,在97、98年的金融风暴以及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灭以后经营不善也想退出。一些公司中由于多年来在市场上成交比较少,大股东占的份额比较高,市值比净值高的时候他们会考虑私有化。就我个人的经验,在过去的几年中也在香港的资本市场中为一些企业做了公关管理,以小吞大的模式。比如曾经试过促使买家24000多万,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35.86的股份,也曾经策划一个买家动用16300万收购一家上市公司27.6%的股份,掌握了董事局,支配了2亿多的资产和基金。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内地企业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让自己本身在资本市场里获得集资、融资的平台和渠道,充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以及利用香港中介服务,节省海外的投资和并购,这完全是基于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另外作为国内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希望从自己拥有资金多少提升到可以运用资金多少这样一个境界。
2000年中国A股IPO上市的公司只有60多家,2002年中国A股IPO上市是70多来,2002年是80多家,平均每年在IPO拥有上市机会的公司只有70多家。而现在中国申请上A股的企业超过2000多家,就算申请就批准,排队从静态来看要等到二、三十年,何况从动态来看,申请上市公司不断增加,到时候一些企业等到地老天荒也不一定等到A股上市。并非所有企业都拥有永续经营的能力,有时候就是差这道槛上不去,公司就会死于黎明前的黑暗。而在香港,作为提供资源的市场,我们充分利用,尤其是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4000亿美元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开放部分资金,让这些有并购和海外投资需要的企业换成外汇,汇到香港和海外,是有利于把本国的大本营这块饼做大做强,同时也让我们的外贸盈余,外汇储备不要高得那么刺眼。所以在当前,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同时,采取弹性的措施,争取国际收支的平衡也是有必要支持我们国内的企业通过香港这块平台,通过香港这个桥梁进行海外的并购和投资。所以这也是目前一个进一步的措施。所以CEPA的安排,有利于发挥香港中介机构的作用,也鼓励了内地的企业到香港上市。所以让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更加繁荣和安定,让东方之珠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更显得一国两制的成功,更有利于增加信心,对于海峡两岸的统一也是有贡献的。
谢谢各位。
主持人(刘洲伟):
谢谢刘先生的演讲,下面有请霍广文先生。霍先生来自香港交易及结算所,职位是副营运总裁。
霍广文: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很高兴参加CEPA研讨会。CEPA对香港各个行业均有正面的影响,今天我就CEPA对香港证券业的影响与各位分享一下我们的看法。首先对于香港交易所来说,CEPA允许香港交易所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不但对香港拓展内地的业务有利,也对推动更多内地企业通过香港的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和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北京代表处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介绍香港的证券市场,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咨询、联络和市场研究等几个方面。对于证券业的从业人员,他们在内地申请证券从业资格的程序已经简化,CEPA规定拥有香港证券证监会颁发牌照的持有人,如果要申请中国证监会等相关机构颁布的从业资格,只需要通过内地证券法律法规考试,而不需要通过专业的资格考试。据我了解,在今年3月在这边实施CEPA后第一次举行的法律法规考试,当香港证券业从业人员获得内地从业资格后,如果要受雇于内地中介结构,需要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或者中国期货业协会申请执业资格,对于内地证券业的专才,香港法律规定,持有内地执业资格的人士只需要通过香港的相关法规考试,便可以视为符合香港的行业资格。香港从业人员对这个安排一般表示欢迎,因为他们对于北上发展有一定的需求,虽然估计在短期内不会有很多香港从业员转到内地,但是长远来说我相信这个安排有利于两地证券市场的交易活动。
对于CEPA对利用香港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表明中央银行在利用香港中介机构方面,对证券业来说,上市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在内容的商机自然增加。对上市企业来说CEPA第13条第5点也提到内地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到香港上市,内地多位领导也公开提过此点。大家都知道,内地企业占香港股票市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以企业的数量来计算,内地企业占香港股票市场的数量是25,共有260家。我要解释一下这260家与一些监管机构所说的数字口径稍有不同,原因是官方数字一般只包括H股和红筹股,加起来有140家,另外一百多家在境外注册基本上业务在境内的企业,很多人称之为民营企业或者非国有企业。以市值计算内地企业大约占31%以去年股票交易成交量来看内地企业占46%,以去年上市额筹字来算,内地企业筹520多亿美元,占88%。CEPA的落实肯定有助于更多内地企业尤其是数量非常庞大的民营企业利用香港的融资平台募资发展。当越来越多企业争取募资的时候投资者也会非常谨慎,选择性地投资。由于高素质的企业容易吸引资金,结果是来香港上市的可能是比较优质的企业。企业素质的优良往往往后发生问题的机会也比较小。虽然去年上半年香港受到"非典"的影响,但也有不少内地企业还是能够成功地在香港进行了大型融资活动,这些企业的业务包括保险、运输、电力、防治、汽车等等。
我最近到了澳门,澳门也有一些投资于珠海的企业需要融资发展,我们会在珠江三角洲多做一些介绍香港资本市场的工作,比如提供市场信息和支持服务。让企业掌握有效的资讯去进行融资活动。有人或许会担心,大量的内地民营企业涌来香港上市是否会影响香港企业的素质,CEPA第13条第4点提出中港双方会加强金融监管方面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会更紧密地合作,务求内地企业来香港上市过程受到更规范和完善的监管。内地企业来香港上市,港交所和香港政府的收益也会因为交易额的增加而上升,流通量也会遵循滚雪球的效益,一些资金愿意流向高流通率的市场,香港的交易量也希望因为滚雪球的效益来逐步提高。
让我总结一下,CEPA的实施加强了香港交易所内地业务的力度,增强了两地证券业从业人员的发展机遇,为中介机构带来了新的商机以至于内地企业可以利用香港资本市场迈向国际化。香港交易所最近制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其中一项是致力于拓展内地市场。在CEPA实施后,香港交易所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配合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新形势,我们将加强监管人员,积极改进上市审批的进度,为申请上市的企业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我们近年来不断完善上市规则,增加了不少企业透明度和企业治理水平的规则。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他们的治理水平会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持续提升,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今年会带来新的希望,让我们拭目以待,迎接CEPA带来的新机遇。
谢谢大家!
主持人(刘洲伟):
谢谢霍先生,下面有请澳门银行公会代主席蔡晓峰先生演讲。有请。
蔡晓峰: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大会给了我这个机会,可以和大家交流CEPA签订为澳门银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前面已介绍了澳门银行业的情况,我补充一下澳门银行公会的情况,澳门是微型经济体,经济规模有限,与其他国家相比,行业规模较小。由于澳门现在尚无独立的市场,因此经济服务中的共内主要由银行体系承担。根据澳门金融管理局截止2003年9月底全澳银行存款1226.66亿澳元,放款493.64亿元,其中非居民存款和对外贷款分别为168.19亿和161.63亿。占存款额和放款总额的13.7%和30.7%,银行业实现盈利7.67亿澳元。澳门整体资金比较充裕,并且积极采取网上银行等先进技术,灵活运用外币银行贷款,大额贷款等工具,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虽然澳门市场比较狭小,各家银行在竞争中比较激烈,但同业中的关系基本融洽而密切,合作气氛也比较好。作为同业组织的澳门银行公会正式成立于1985年12月20日,澳门现有的13家银行,均为银行公会会员,澳门银行公会致力于促进澳门繁荣有序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增进会员银行间的了解、友谊和合作。推动银行实务的逐步统一和共同规则的遵守,提高银行从业员工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并代表澳门银行业努力扩展与国内外同业开展区域间和国际性的交流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长期以来和澳门银行业和政府之间保持了密切良好的关系,为澳门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积极推进澳门的经济发展。
接下来讲CEPA澳门版本带来的挑战。从CEPA澳门版本来看,涉及金融业主要有两块,一是在金融合作方面的规定,加强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主要包括支持内地金融机构到澳门开展业务和支持内地银行在澳门以收购方式发展网络和业务活动,这部分的表述根据澳门的现实情况。二在附件四表一内地向澳门开放服务贸易,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具体承诺,澳门银行或财务公司在内地开设分支机构方面的规定与香港版本完全一致。仅在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方面略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从澳门金融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是澳门的外资银行多隶属于香港地区机构的领导,二是澳门本地的银行其资产规模远逊于CEPA要求的60亿美元的底限,因此在CEPA签订后,曾有银行业认为在其中并没有什么发展机会。那么怎么看待这种状态呢?我想澳门整个银行界目前正需要这样的胸襟和眼界。澳门作为一个面积仅26平方公里,人口仅23万的小城,目前容纳24家银行在其中竞争,其中关键就在于澳门繁荣的增长活力不仅仅在于澳门,而在于澳门不断开放所提供的资源。
在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从澳门独特的优势,特区政府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内地和经贸服务平台,商贸服务平台和世界华商联系与合作平台,随着澳珠跨境工业区港澳大桥等项目的落实,澳门将进一步明确在大珠三角经济圈的定位,并与经济融合获得CEPA的实施,同时也这一过程注入一支强力的催化剂。
如果仅从自面上理解目前CEPA的具体用意,澳门的银行短期内没有太多的直接利益。但银行作为服务行业,经济主体受益,银行业本身自然受益,下面我谈谈我们有关的看法。CEPA作为中央政府支持港澳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政策,内容包括了三大范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银行业的机会也就随之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具体说来表现最为明显的有以下五方面,第一CEPA明确内地居民、个人进入澳门履行,内地游客目前是澳门最重要的客源和增长点。2003年10月内地访澳旅客超过440万人次,占全体访澳旅客48%,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2.3%,同时内地旅客在澳消费,也一直高居所有港澳旅客的榜首。2003年内地访澳游客平均消费2681元,比全体访澳游客平均消费1461元超出80%,游客的增长和消费的增加为银行带来的直接的业务来源,随着自由区范围的扩大,预期今年访澳游客仍将持续目前的增长趋势。而且也在积极争取开办个人港澳人民币业务,如能成功将更多地受益。
二是CEPA中有273项几乎涵盖了目前烟酒之外所有的产品将取得豁免关税的优惠。由于澳门本地市场有限,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传统出口加工业多年来一直从生产上向其他成本较低地区转移,导致本地制造业整体规模和水平无法提高,也导致银行在土地、工商和国际贸易等领域的业务拓展相对比较困难。CEPA为港澳商人打开了内地这一广阔市场,结合自身在产品、技术和品牌方面的优势,澳门制造业又一次面临着关键的发展机遇。可以说从传统加工业到特色产品行业都热切期待CEPA的实施。同时澳门特区政府还与银行合作,推出了中小企业信贷经营补助和信用担保计划。经营形势的改善必将带来需求的增大,从而也会为澳门银行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三是CEPA为澳门企业和服务业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整体经济的向好也将更进一步增加澳门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和吸引力。在CEPA的框架下,经中央政府批准,除澳门本地厂商外,许多境外厂商也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此外建筑业成为增长的新亮点,困扰经济多年的房地产,也正在作出低谷。物业价格明显回升,除给银行业带来新的资金需求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清理。
下面我再谈一下澳门的银行业可以在本地银行业合作方面发挥的作用。澳门是一个以博采旅游业为支柱的微型经济体,同时也是大中华地区博采业唯一合法和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区。博采旅游业的发展促成了澳门银行业的一些特点。澳门银行业在贷币方面经验充足,港元和澳元基本同步运行。因此澳门的各家银行在处理双币种运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澳门银行业非常愿意与内地银行业在此方面多多交流。同时这也为澳门开展个人人民币业务创造了重要的基础。二作为博采旅游业中心,澳门金融体系的现金流总量相对来讲较好,不仅限于本身的澳元,而且也包括港元等其他外币,人民币也有一定的比例。这种情况很自然地会引起现金管理一系列的需求。由于在两岸四地中澳门存在博采业合法经营的特许资格,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经营,澳门银行业从业人员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性都比较强。这也是双方可以互相交流的部分,尤其是如果未来澳门也经营人民币个人业务,双方的合作会更加紧密。
三,反洗黑钱。洗钱是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澳门博采业会经常由人联想到有洗黑钱等方面负面想法,其实不然。针对反洗黑钱的问题,澳门金管、银行业以至于整个社会都很注重这方面的问题,为维护澳门经济的持续成长和国际形象非常重视。对反洗黑钱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全面的规定,各家银行也积极配合、严格执行。比如对金额超过2万澳元或等额其他货币的交易各银行必须妥善记录所需要的各项信息,同时向司法机关和监管当局汇报。澳门在这方面,一直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反洗黑钱组织合作。由于博采业存在的环境,在这方面的经验也很多,也希望与内地加强这方面的交流。
谢谢大家!
主持人(刘洲伟):
下面我们有请高盛亚洲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先生。
胡祖六: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发言的题目是更好地发挥香港资本市场的××××。香港特区是中国最重要,最国际化,最现代化的资本市场。自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香港一直是内地企业最重要的国际融资的渠道,包括直接投资、FDI、私募投资、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银行信贷等等。仅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在香港股票市场融资的总额高达580亿美元,至今共也164家在内地企业联交所上市,包括中移 动、中石油、联想、中银香港等一批代表中国重要战略产业的旗舰型。为什么香港成为中国优质企业海外融资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首选之地呢?首先香港具备了国际一流的金融基础设施,尤其是软件的环境,包括法制的监管,透明度,不仅内地的市场暂时还不可以与其项背,就连亚洲其他的金融中心像汉城也相差甚远,而且香港得益于英美普通法的体系,经实践表明普通法系对市场经济更优于大陆法系。此外香港是世界自由港之一,资本跨境可以完全自由流动,没有限制,以及适度的监管体制降低了交易成本,吸引了国际游资,大大增加了市场的流通性。第三香港具备了资本市场机构与专业人才的临界密度,吸引了全球第一流的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会计与法律事务所参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并成为当地市场的主体。香港也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最重要的竞争因素。最后香港作为法制社会充分保障了资讯自由,本地的财经媒体非常活跃,再加上华尔街日报、CNN、金融时报等等都选择了香港作为其亚太总部,使香港具备了一流的资讯传媒产业,资讯的自由最有效地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由于香港资本市场这些显著的优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香港可望继续保持其中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过去两、三年来市场上一直都在争论上海是否可以取代香港。2002年香港回归五周年,华尔街日报也在谈香港和上海的竞争比较,我的结论是上海虽然发展很快,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在短期内上海并不可能真正取代香港。尤其未来香港经济开始复苏,CEPA以后香港的发展前景更加改善。所以香港的这些优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可以继续保持。因为这样中国内地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国企、成长型的民企都可以在香港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或吸引战略投资者,满足其多样化的融资需要,而且鉴于香港市场良好的法制、透明度与国际化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进入香港市场改善公司的管制,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全球竞争力,成为新的发展平台,做大做强做好。
就像看到中移 动、中石油、联想那样,中国企业如果可以充分有效利用香港资本市场,将如虎添翼,将是未来十年香港资本市场可以继续帮助、培养、培育出更多的有效率的世界级的大公司。159年中国鸦片战争失败,使中国蒙上巨大的耻辱,而今天有香港作为国际金融的支撑这是中国的庆幸,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作用。QDII到现在还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而且现在很多人对CEPA的认识有歧见,认为CEPA是中央给香港资源,肥水流他人田,这完全是狭隘的,因为把经贸的合作看作是倾斜,其实CEPA是双赢的,对内地、香港都有好的作用。通过CEPA经贸关系密切合作继续加强以后在资本市场方面也应该更有可为。内地与香港应该更加紧密地携手合作。因为香港的资本市场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起到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谢谢大家。
主持人(刘洲伟):
谢谢胡先生,下面有请摩根大通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方方先生。欢迎方先生。
方方:
谢谢主席先生。刚才听了各位的演讲感到受益匪浅。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CEPA所带来的金融市场互动。香港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主要的金融中心,在过去的十年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政府对支持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强大的政策力度,同时也得益于香港本地得天独厚的专业人才、制度、法律的支持。在关于推动香港经济新的发展和香港内地的切换有一个很好的开端。为了今天的会,我仔细地四号文件拿出来看看,关于金融方面一是关于金融合作,一是关于专业人才的互相认证,对于金融界有很大的帮助。首先互动就是资金管理中心,因为互动不外乎要有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供给者就是基金、银行、散户投资者、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那么CEPA对这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推动,它允许中国国内的银行把外汇交易结算中心放在香港,这无疑是对香港作为一个资金管理中心是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支持作用。它所带来的不光是一个交易的中心,而是香港本地的资产管理和本地金融界对这些大规模资金金融风险的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业务,这些都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加强香港作为金融中心资金的供给量。讲到资产管理业务,世界各大著名的金融机构都在香港设了代表处,这是得天独厚的,大大优于其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新加坡曾有一段时间大力吸引国际投资者到新加坡设立总部,采用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它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飞到北京要六个小时,对于国内资讯的整合和传播速度大大低于香港,所以从这方面来说CEPA对于香港成为资金管理中心的能力大大加强。而这种加强反过来对于带动香港投资者投资内地企业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我把它称之为资金的供给方。资金的需求方要到一个有钱的地方拿钱,所以我又把它称之为融资中心。刚才胡先生谈到了中国的企业到香港这样一个融资中心通过上市、配股等方式进行融资,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一种效率是一种正效率。你资金越多越有好的企业到市场融资,投资者赚钱了,就越有投资者把钱带来,这是一个正循环的过程。香港的监管机构和香港的交易所对上市的质量是把得很严的,因为做得不好可能是负效应。
第三是并购。对于香港来说这块业务是一个很大的机遇,特别是大陆国退民进、国有资产有序民营化和国际企业进入中国以及中国企业进入海外的双向并购,香港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到银行的进一步作用。香港这个地方很小,银行非常多,世界大银行在那里都有办事处,香港本地还有很多的银行。它由于受到国际整个金融市场银行业整合的影响和香港本地银行业竞争的推动,香港银行的整合是势在必行的,而且已进行了一段时间,CEPA给香港银行带来了更进一步的机遇,使香港银行的地位更值钱了。会有新的外资银行到香港收购,香港银行也会用CEPA进一步拓展业务,这样市场大了,银行的业务自然就提高了,这样会使得银行之间合作更加加强了。制造业方面,由于香港通过CEPA可以获得一系列的税务优惠,使得香港的制造业也变成了有很多人考虑和香港本地制造业合作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是专业人才的互动。CEPA提到可以让地方和内地两地专业人才认证的工作取得衔接,这对两地金融市场是会非常有帮助的,对于提升大陆金融市场人才的素质和人才的流动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促进作用。下面我想用很短的时间特别介绍一下刚才我谈到的银行业整合的案例。在此之前,可能大家也注意到新加坡的发展银行说过广安银行的案例。最近刚刚完成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中银亚洲上市银行收购fotis银行,fotis银行是欧共体很大的一个银行,其在香港的一个分是接受香港银监会的管理,在香港本地从事零售业务和中小企业的银行业务。刚才我们谈到由于香港银行业的整合使得很多企业在寻找合作伙伴方面取得更多的利益。中银亚洲想不断扩大自身在香港的份额,一是通过自己不断地扩展,建立分行、扩展个人客户和存款客户、贷款客户、中小企业客户。他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收购了fotis银行香港支行。收购完成后,中银亚洲就成为香港第六大银行,在此之前中信银行在香港也收购了另外一家小型银行。这次中银亚洲的收购使其跨越式发展,其收购资金是3.2亿美元,其中2.2亿是现金,1亿是股票。fotis考虑与其自己做业务,不如把业务换成在中银亚洲里的股权,通过它在香港、内地的发展,使fotis变相地取得了中国银行业发展未来的回报机会。我的各位同行也非常看重香港中介业的作用,CEPA给香港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和挑战。
谢谢大家!
主持人(刘洲伟):
接下来的演讲者是蔡洪平先生,来自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他是董事总经理。
蔡洪平:
早上好,我发言的题目是H股价的重估和中国企业香港上市前景的展望。非常容幸可以在这里演讲,H股的上市是对CEPA的最大支持。我们看到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有中国这样的优势,在一个主权国家的管辖范围内居然有两个资本市场,一是外汇资本市场,一是国内资本市场,这就使得中国企业在选择资本市场的时候真的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百富勤企业是最早参与中国企业红筹股上市的银行,我们回顾一下这十年来的H股的历史就可以看到一个现象,H股当年设置的名字是香港的头一个字母,所以叫H,现在叫High,目前的价格是非常诱人。中国企业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初中国市场刚刚开放,百富勤参加了上海石化的上市安排。95年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中国企业在上市规则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造成了一些阴影。96年是新的高潮,因为香港的回归,当时有16家H股上市,融资300亿美元。97-99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当时H股股价比较低。2000年中期到今天近三年的历史,整个H股价重新回归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特别是今年从SARS以后,H股涨了152%,到今天的5000多点,成为全球的一个亮点。我们看到H股的恒生指数也超过了别的指数的增长。
整个H股的价格重估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因素。就像最近H股融资非常活跃,最近做的长城汽车、中国人寿都是热点。有人问现在是否是经济过热?我们百富勤的观点和我个人的观点是没有那么严重。对中国企业的投资热情并不代表有很多泡沫,我认为价格偏高是事实,这是投资的预期。从三方面看,第一现在H股的价格虽然偏高一些,但并没有像97年的时间那么高,最核心的问题是由于强大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石化、钢铁、运输、制造业等中国企业是百业兴旺,最核心的问题是H股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没有多大的泡沫,H股也没有多大的泡沫。第二,目前的价值在于H股公司的管理水平经营能力越来越高。H股早年是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后进入商业化,商业化以后更加迎合投资者的胃口。像中国铝业,中国石化,改制后的国企越来越市场化,越来越符合国际投资者的胃口。另外一支新军是国有股以外的板块,包括合资、独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同样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展现了中国新型企业的强大动力和发展的潜力。我们看发行期,现在很多H股的价格已超过了A股的发行,大家可以看我们百富勤做的四个案例,市盈率均在二十倍以上。我们之所以讲市盈率是为了统一口径,因为A股发行只能按历史市盈率计算,我们按这个口径来算比A股来高的。而且你发行的资产可能超过你资产的两倍,国际市场对发行价格没有太多的限制,国内政府也比较支持,运用得好没有什么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H股价值重估,H股早年有两个功能,一是首次发行,二是功能延伸,包括可转换债券、配股等等。由于过去H股的价格比较低,差不多在10倍和18倍的期间,使得很多公司只有IPO的发行,很少有配售。我认为配售的功能没有完全得以实现,但是现在情况可能发生变化了,我们在11月份做了一个配售,只花了一个小时,PE市盈率是40倍。相信H股价格重估,很多H股公司恢复配售。因为H股达到20%的授权后,就可以进行配售。融资机会在国外市场是非常有效灵活。2004年除了H股升高,整个二级市场的配售功能可能会得到巨大的恢复。
目前有60家H股,早年的H股主要是纯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情况就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总是在国际上告诉投资者新发生了什么"故事"。中国加入WTO以后,各类性质的企业都有机会参与国际分工,这个国际分工是两年多前发表的,当时市场取得了很大的繁荣。当时这种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有人说这不是制造中心而是加工中心,但是我认为中国"制造中心"这个定位和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上半年国民近来出现了一个新的篇章,我认为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因为在最新发行的股票和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每家都是50%的增长。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劳动力大军加非常强大的应用层的工程师这是非常先进的全球生产力。制造业如果移到中国来,是所有大公司不可避免的。再看纺织业这个例子,在山东半岛这个卫乔(音)纺织40%靠出口,其出口居然超过了海尔,这种企业有非常强的生命力。还有莲花超市,虽不是制造业,但是反映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因为由于制造业的转移,使得中国人赚了很多的财富,他们需要消费。沿海地区人均1000美元和3000美元区间可能使这个民族的消费习惯产生巨大的变化。以前我们只有百货、小卖部,没有超市,超市也是西方先出现的。而今天超市的出现,也证明了中国消费习惯的变化。
像我们最近做的一个超市的上市,SARS的时候,我们的发行第一区间是十几倍,当时市场感觉到这个价会定到18倍的高价,当时300多人的推介会,当时一个非常大的基金的代表问对公司业绩没有问题,只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PE平均在9到10倍,根据这个定价你们可能会定在18倍以上,能告诉我们原因在什么地方?公司管理层非常有信心。从此以后人们慢慢不能小看中国企业了,更增加了别的企业的信心。
海螺水泥也是一个经济的典型,水泥行业是建材行业,没有太大的高科技优势。我们发现中国近两年来轻工电子业庞大的需求发展又驱动了重工业、装备业、基础设施、能源、原材料的需求,驱动了重工业的发展,我认为这些是非常好的故事。所以我相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H股将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和上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同时我相信这是最大的CEPA和最有效的CEPA的组成部分。我们也希望和大家携起手来,利用中国得天独厚的在一个主权国家发展的两个主权市场,更好地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刘洲伟):
下面我们邀请东亚银行公司总经理兼中国业务总部主管余学强先生。
余学强:
各位朋友你们好,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一下在CEPA项下香港银行业的发展。很多时候一些朋友就问我,究竟你们东亚银行在CEPA项下业务增长有什么好处?国内的生意是不是多赚钱?可以肯定地说,从长远来讲对香港金融业有一个正面的影响。但是短期来说我们的盈利在国内和香港有没有明显的增加。
我要讲五点,首先是什么是CEPA,二是CEPA香港服务提供者定义及开放的行业。我主要讲一下CEPA对开放香港银行业的具体承诺,香港银行在港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香港银行业的新机遇这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CEPA是在去年年中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签署的,除了对香港273项产品进口实行零关税之外,我自己觉得最重要的是第二点,就是对于香港的十八项服务行业提供一个机会建立在国内服务的平台。在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在头十五年我们都是建设硬件,其实再看看十八哥服务行业,其实这也是很重要的,建立我们未来的一个软件。一个城市如果说看硬件很容易,看满香港的东部,花了十年左右盖好,今天我们的上海花了十年也把浦东盖得可以了。但是我们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需要软件,软件是非常重要的,软件的建立可能需要一代两代乃至三代的人去建设。所以在CEPA上是一个互利的安排。我们现在看看,在香港服务行业可以享受CEPA项下有关的安排,当然是需要香港自然人或者法人。在CEPA中已经很清楚地介绍,要在香港企业本身,在香港纳税有香港活动的场所,员工要超过50%,是香港的居民。包括国内的居民到香港定居的也算在内。当然对于出的证明是由我们香港工业贸易处申请香港服务解决证明书。就是说今天早晨我们的邓副主任说,香港因为在CEPA项下有12个银行可以进入国内做银行的业务。回头看东亚银行的总资产已超过243亿美元。其实在CEPA里面,直接的所谓最主要的门槛问题。但是从东亚银行的角度,已经不是我们的困难。因为我们在国内已经开了八个分行,三个支行,跟六个办事处。我们每一年都希望可以开一个分行。门槛对东亚银行来说不是一个大的问题。问题是CEPA带给香港银行的机遇是什么?其中18项,看银行的服务业。把这十八项引入国内来,大家都知道,很多香港的企业已在大陆做了很久的生意,但由于有了CEPA的安排就可以很正式地进入这个市场,比如说很多香港企业到国内做生意,因为有所限制,他们就利用借款、承包等很多做法,但是如果有了这个CEPA的安排,他们对于往后的发展信心更加大,他们可以正式地投放多一些资源,在中国这个城市里面。
对于银行业来说,低于国内银行业的门槛,从200亿现在降到不少于60亿美元,这对于香港一些小型的银行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据我了解已有三家小银行申请在深圳开分行,相信很快会披露。第二在CEPA中,取消设立银行必须先设立代表处的要求。但是在银行分行的设立中,银监会在运用政策时已有很灵活的做法。你在国内如果已也分行的操作,到其他城市设立分行就不需要再先开一个办事处。现在取消设立合资银行是另外一个范畴。第二是降低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条件。将需在内地开业年限由最少3年降至最少2年。在审查有关盈利性资格时,将内地单家分行考核改为多家分行整体考核。这三点对于香港银行是非常有利的。
香港银行在港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除香港银行在国内发展金融业外,我自己觉得跟国内银行可以有很多方面的合作,即使PPT上四个项目我也觉得很有合作的空间。人民币存款是指香港居民可以在香港银行开人民币的户头。如果是非香港居民,不可以在在香港设立的银行开人民币户头。人民币的兑换香港银行已做了很久,目前每个银行都有提供19-20种与币兑换的业务。而且储蓄存款也有,甚至于欧元、美元的支票入户也有的。但是如果新业务加进去之后,我们就比较规范一点,不是说香港的银行以前做事不规范,而是因为现在如果我们参与做人民币就会跟香港的清算银行签署一个参加兑换的结算书,就是说我们有多余的人民币,除了留下日常需要的部分,其他的交给清算行,由清算行交给深圳的人民银行中心支行。换句话说,总体概念就是把香港目前流通的人民币现金经过规范的金融系统回流在国内去。另外还有人民币的汇款,现在所有的香港银行都在做,但究竟这个人民币汇款和以前有什么区别呢?因为以前香港居民要汇人民币到国内,一定是给外币给香港银行去调,其实香港银行本身没有人民币,这就要求国内收基金的银行给我们兑换,再给收银人。但是有了这个CEPA安排人民币汇款现在是原币划拨。你们跟香港银行的合作就是在这一块,因为在新的人民币的业务范畴上,香港的居民除了可以在香港开人民币户口之外,其实很多已经在国内不同的城市都有人民币的户口。现在人民币的汇款机制是原币划拨。比如我在乌鲁木齐有人民币的户口,我在香港也有人民币户口,我有可以把人民币直接划拨到乌鲁木齐。另外人民币银行卡,香港银行目前都是积极地准备,目前业务的范围及生意方面的消费不会涉及投资资本项下的交易。
第五谈谈香港银行的机遇。最重要的是加强中港两地金融合作,有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虽然两地以前已有经济合作,现在CEPA更进一步,提升合作的层面。其实CEPA以后我们是第一个与深圳银行签署一个全面合作的协议书,里面有大额基金的提供,人民币业务、委托的提供、联合贷款,我们银行有五个人民币执照,除了做人民币也可以做联合贷款。在这个合作中就可以学到外资如何做好信贷的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互相提供担保,国内银行不一定很了解跨国公司或者境外公司的操作能力,如果我们联合做贷款,从中可以学习。另外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从大家合作的协议当中,你可以查询国外企业本身信用的状况,另外在新产品的开发、交流方面,大家也可以互补。尤其是在信用卡方面,香港信用卡业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在这方面大家也可以合作。在电子银行方面的新产品也可以互相交流。人才培训方面,我们全面业务合作协议书也允许国内银行派员工到我们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海外银行培训,学习一下外资银行如何做汽车贷款,因为国内的汽车贷款不是真正的汽车贷款,很多时候你押了他的房子,贷款给他买车,而我们在香港做的是真正的汽车贷款。另外还有财富的管理,以及如何做好楼房的抵押。因为目前在香港的金融界平均××水平在去年年中是3%左右,相信到去年年底平均水平是在3%以上,这在风险管理中已是非常好的了。我们做金融业主要是风险管理,那么我们到底是九大风险还是十大风险?其实做金融业是几十个风险,主要是八大风险,信贷风险是国内金融业最大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大家可以交流,看看做一个全面的合作,再把我们到某一个合作阶层当中,外资银行也可以做一个战略性的参与,或者是协助国内银行到境外去上市。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这一块或者全国股份制银行,这方面我相信大家合作的领域是非常大的。
谢谢各位!
主持人(刘洲伟):
最后我们有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首席代表胡援东先生。
胡援东: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首先我非常高兴能代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来参加今天的论坛。作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业务代表机构,我们非常关注CEPA的实施。我们知道CEPA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便利化三部分,它是促进内地、香港经济发展和经济贸易合作的客观要求以及实现内地和香港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简单来讲,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基点我认为是在共享资源而不是一个单项的。我们一谈到金融合作资本市场更多看到的是有形资源的互动,我今天更注重要谈的是无形资源的影响。
以融资项目为例,我们知道很多情况下投资方的引资跟引资方对项目的理解有时候就像咬合不好的对齿。往往项目方对境外投资者,觉得是自己精心准备了中式大餐使得投资方消化不良。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就是双方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我们知道有了解才能有沟通,有沟通才能有理解,有理解才能有信任,有信任才能有合作,而港澳我们认为是一个绝佳的沟通桥梁和技术平台。我们现在做投资项目有多种难和累,有时候累在卡在利用外资若干技术环节的瓶颈中。我们投资需要懂得专门的知识,受到专门训练,通晓复杂多变的融资业务,可以说CEPA的实施也将帮助作为重要融资主体的内地企业不断地提升它们的素质,力争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帮助组织者、管理者加强机构能力的建设。CEPA的实施无疑是促进开展区域合作中的知己知彼,以此积极地、有的放矢地通过合作来整合人才、资本、技术和市场。我们作为联合国专门的机构关注CEPA,主要是关注一个合作的战略思路,这就是资源共享。我们觉得获取资源是一种能力,有时是一系列连续的创造,在我们现在资源全球化的时代,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有机会。但能力和机会相联系的,技术的存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资源的类型和存在方式,更改变了资源的转移和获取模式。我在10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个观点,当时我讲旧资源的短缺并不意味着新资源的必然短缺,而新资源的短缺必将导致旧资源的短缺。我们在讲旧资源通常是说到土地、原料、能源、资金,但是这些旧的资源我们讲获取新也是一种能力。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信息,它正在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地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信息处理、装备能力固然重要,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更重要的却是内容。还有就是知识,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使知识的流动达到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范围内,如同以往资金追逐的土地、原料、能源,今天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着知识,知识将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技术是一种最古老的资源也是人类生产力是最古老的要素,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新的资源。因为新技术已经大大地扩展了技术的内涵和外延,也大大扩展了技术本身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是缩短工业差距的重要目的,但吸收的目的在于消化,消化的目标在于创新,引进应该是积极的,吸收应该是勤奋的,消化应该是必须的。这里更重要的是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可能最终完成自身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标准,标准现在正在成为自由,正在成为市场竞争中最具杀伤力的利器,标准依赖于大量知识产权的积累,依赖于对产业内部的配合,各色人才的聚集以及产业成长环境的优良。其中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最重要的是产业成长一个环境的创造和完善,缺水少肥的土壤是无论如何也长不出好庄稼的。人才,人才是当今生产力中最宝贵的资源,发展中国家需要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尊重人才的制度安排。管理是我们今天最稀缺的一种资源,管理是一种力量,是竞争力的真正核心。管理无疑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对任何发展中国家来讲好的管理绝不是单纯寻找的过程而是实践、创造、改善、提升的连续运动。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管理形式、文化、方式和途径,才能使一切宝贵的资源发挥更高的效率。总而言之,大家都知道资源的宝贵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资源,CEPA是在新形势下搭建了一个有效地展示了开发利用资源的平台。
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跟中国各界业内人士一道密切协作,为积极推动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而努力。谢谢!
主持人(刘洲伟):
谢谢胡先生。谢谢以上八位务实而且非常专业的演讲。上午的CEPA金融合作与资本市场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