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宁一月九日电(记者蒋雪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对广西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今天下午,广西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广西农业厅、外贸厅、旅游局等七个厅局的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联合采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具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如食品、饮料、化学产品、建筑设备、纺织原料、车辆等扩大出口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双方产品互进创造了条件。广西外贸厅副厅长林金文称,广西在有色金属、建材、轻工、中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东盟各国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可以发展广西竞争优势产业,扩大技术贸易的出口。
而作为农业大省的广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进程的不断加快,则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说,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产品特别是北回归线以南的水果产业结构类同,而且东盟国家的气候比广西更好,资源更丰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对广西水果业影响较大。由于水果业在广西农民收入中的特殊地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非常突出。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佐证广西农业所受的损失。二00二年中国从东盟进口龙眼二十三点八六万吨,占广西当年龙眼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七,占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进口荔枝十点三万吨,占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二十八左右。广西龙眼和荔枝每斤分别比二00一年下降一元人民币左右。据此估算,二00二年广西龙眼、荔枝受进口影响损失二点二亿元,果农人均损失三十一点九元。关税降到零后,预计广西龙眼、荔枝、香蕉、芒果、菠萝五大果类将损失六点三三亿元,果农人均损失八十五点八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广西高层就如何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组织了专题调研,根据广西实际,决定加快水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热带、南亚热带大宗优质水果的区域布局规划,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东盟各国市场准入标准,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市场准入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和帮助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海内外市场的准入资格。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同时受到挑战的还有广西的银行、保险、电信、航空等服务行业。东盟国家中服务业比较发达、竞争力强的国家,其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必然会加速进入中国服务市场,广西在这方面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宾馆、餐饮、交通、旅游等服务行业,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这些行业所蕴藏的商机更是无可限量。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将带来大批的人流,这对于拥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风光的广西旅游业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广西旅游局副局长黄桂辛说,就旅游业而言,广西和东盟都是双赢的。广西与东盟的旅游资源各有特色,有很大的互补性。广西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和美丽的北海银滩,越南有世界自然遗产下龙湾,柬埔寨有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泰国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和佛寺,印尼有风光秀丽的巴厘岛,这些不同的旅游资源有利广西与东盟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实现互送游客以及开发跨国旅游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