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当媒体将美国“火星探测控制中心”科研人员欢呼雀跃的图像传向全世界时,镜头中闪现的几位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人士或许比“勇气号”登陆成功更加引起中国观众的兴趣。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壮举中,华裔已经站在“领跑”外空探索的前沿。据统计,共有6位华裔分别在航空电子、巡航飞行、着陆引导、指令排序等不同的部门中参与了登陆火星的指挥工作,其中巡航飞行部门的陈哲辉以及指令排序部门的谈继华女士更是身居部门负责人的要职。“勇气号”顺利着陆后,美国航天局高度评价了陈哲辉对航空飞行过程的贡献,认
为他“在过去的6个月里非常成功地使‘勇气号’保持正确的飞行轨道”。
亚裔科学家在高科技领域占很高的比例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美国著名实验室里工作的亚裔科学家人数却与此不成比例。众所周知,美国能源部的几大实验室做的研究主要是最敏感的核武器项目和周边课题,而位于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最为有名,到这些实验室工作是许多华裔高科技人才很重要的选择。但华裔科学家在实验室的升迁和受信任程度等方面,却不可否认地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歧视。
另一方面,政治事件对在美华裔科学家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早在1999年,美国国会众议员考克斯抛出旨在污蔑中国窃取美国高科技的《考克斯报告》,留美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成为美国反华势力毒化中美关系的“牺牲品”,其带给华裔科学工作者的整体影响是可想而知的。2001年,中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摩擦后,美籍华人组织“百人会”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美籍华裔的处境令人担忧,32%的美国人认为华裔美国人更忠诚于中国而不是美国。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华裔学者开始认识到,学术成功不足以改变华裔在美国社会的地位,华裔应该走向社会的领导岗位,从政治和舆论层面全面改变华裔的地位。正如美国劳工部副部长莫天成向优秀的华裔学生所忠告的那样,“华人在美国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勇气成为一个领导者”。或许,华人在“勇气号”登陆计划这一重要项目中承担的重要责任预示着,华裔力量将会拿出更多“勇气”来赢得应有的地位。
作者: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