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重博)
宏智科技(600503)的“资金失踪”一事有了最新进展。昨日,海通证券北京中关村营业部断然辟谣,认为宏智科技近日的公告与事实严重不符。
该营业部行政部的一位发言人指出,宏智科技应负违规的全责。2003年10月底,宏智
科技在没有通知天杨投资的情况下,擅自将账户中的国债卖出。因此,11月初,天杨投资持宏智科技的《承诺函》,要求营业部按有关《承诺函》办理资产锁定事宜。由此,海通中关村营业部按照该授权书,接受了天杨投资转移和锁定国债的指令。
“我们是完全按照宏智科技与天杨投资签订的《承诺函》中的约定进行操作的,因此在此项委托理财中不存在任何侵权行为。”
疑点重重
按照该营业部的说法,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宏智科技与北京天杨之间。经过记者仔细研究,发现这份授权书疑点颇多。
宏智科技在《承诺函》中称,“在受托期内,公司不对帐户内的资产进行买卖、抵押等,也不提取现券和进行债券转托管。在2003年12月30日前,如发生上述情况,天杨投资有权要求海通证券将宏智科技账户内所有资产无条件划入天杨投资在海通证券的指定账户并锁定。”
业内人士指出,这明显就是一则不平等条约,一家上市公司对自己的资金居然没有直接控制权。而宏智科技的一位现任高管也称,根本没听说过公司与北京天杨签订过类似协议,“这件事可能与公司原管理层的操作有关”。
如出一辙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宏智科技出现这样的结局,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这笔约3500万元的委托理财资金出现大幅亏损,各方利益分配不均,终于导致不欢而散;二是假借委托理财之名,掏空上市公司。从宏智科技以往的历史看,后者的可能性居大。
宏智科技原董事长林起泰曾在媒体公开指出,前期公司的几个股东说迫切需要7000万元资金,当时林碍于面子,以子公司的名义把这笔钱借出去的。最终这7000万元钱又经其它几家股东转手借给了某家证券公司,但直到现在这笔巨资仍去向不明。
这回是不是如出一辙?只不过“抽资工具”由旗下子公司变成不为人知的北京天杨投资。与此同时,记者从多种渠道获悉,天杨投资的背后也是由几位自然人掌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