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年报预约披露情况,1月12日投资者就将迎来首份上市公司2003年年度报告。种种迹象表明,2003年年报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值得期待,而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也必然会在上市公司业绩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水份减少 看点增多
2003年年末,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新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沪深证券交易所随后发出《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3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还就上市公司2002年非标意见年报、重大会计差错追溯调整的调查处理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在年报大幕即将拉开之际,监管层重申和强调年报纪律,目的在于警告一部分抱有不良企图的上市公司不要粉饰报表。
在此情况下,2003年年报水份的大为减少基本已成定局。同时,年报的信息量要较以往有所增加,参考价值也更大。这首先表现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将在年报中现身。此举意味着年报信息将更市场化,因为流通股东往往与二级市场走势存在着极大的关联,而投资者也往往最关注这一点。这项内容的披露将有助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价值作出更全面的判断。
其次表现在对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资金往来以及控股股东占用款等事项有强制性披露要求。按照规定,年报必须详细披露有关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的专项说明,以及独立董事对这些事项的专项说明及独立意见。这样,投资者看到的无疑是更能反映公司实际情况的答卷。
另外,监管层对审计报表的注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往常见的中庸之行将难行其道,无法判断将难塞其责。投资者则可望通过明确具体的审计意见,作出更准确的投资判断。
经济景气 业绩可期
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继续向好,GDP迅速增长,部分行业景气指数提高,大盘蓝筹股增多,种种利好因素将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上得到集中体现。
沪深两市1278家上市公司2003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16元和6.19%,高于2002年同期的0.13元和4.94%,增长率分别达到23%和25%,也高于2002年全年的0.14元和5.71%。基于这种情况,市场人士认为,随着第四季度钢铁、汽车、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等基础性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这些行业的龙头公司盈利应该比上半年更出色。据此推断,上市公司2003年整体业绩有望更上一层楼。
当然,2003年业绩两极分化的趋势也将更为明显。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绩优公司家数的增多已成定局,但亏损乃至巨亏的上市公司也将有所增加。一大批*ST公司将暂别证券市场,且数量将多于往年。
作者:记者 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