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难言之隐集体浮出水面 拯救行动即将拉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08日 11:43 南方周末 | ||
□本报驻京见习记者张春蔚 券商的难言之隐在去年集体浮出水面。政府和证监部门开始意识到,整顿券商的任务已越来越迫切 “涨”、“火”———元旦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人们满嘴蹦着这两个字,视线中满是 1月5日,上证指数报收1568点,沪深两地成交总金额达307亿元,成交量创近期天量———春季行情提前启动。当天记者在深圳各证券营业所看到:交易大厅内人气颇旺,更有一些前来存钱的股民意谋新一轮牛市博弈。 “利空出尽是利好,”深圳某证券研究所所长意味深长地说,“从信托、银行、保险到券商,以高层为主导的一种渐进式拯救正在有步骤拉开。” “券商的日子将会好过起来。”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堪认为,“2004年券商将会冰火两重天,好的更好,差的淘汰。” 券商之变 “牛市。”深圳世纪证券营业部经理李强忙欢了,评点起其他券商也是底气十足:“现在是券商咸鱼翻生的好时机。”他所在的营业部在当地同行的座次中正由2000年的180多位进入前10位。 有喜的,自然也有忧的。 有资料显示:2003年上半年,全国126家券商营业收入为131亿元,营业费用为112亿元,利润总额2.93亿元,净利润为-1.93亿元。其中赢利的券商50家,约六成的券商亏损。 据业内人士估计:2002年券商全行业亏损约在数百亿元,加上以前积累下来的亏损数百亿元———当前券商全行业潜在亏损已接近注册资本总金额(2002年年底为1000亿元)。换句话说,2003年大多数券商陪着市场在“遛弯”。 理解这句话,就需仔细把玩一张由证监会定底色,大小“券商”各自涂抹的背景板: 2003年4月5日,大连证券公司在停业整顿近7个月后,被中国证监会取消证券业务许可并责令关闭。 2003年5月,珠海证券被中国证监会吊销证券经营资格。 2003年6月5日,富友证券被中信证券托管。9月26日,挪用客户39亿元托管国债的富友证券经纪有限公司被中国证监会正式叫停证券经纪业务。 2003年9月30日,金元证券开始全面托管海南证券在全国的8家经营部。 2003年11月25日,佳木斯证券被中国证监会关闭。作为佳木斯市独家经营证券业务的券商,其主要问题出在债券以及高管携款潜逃上。 2003年12月5日,不到3年两亿元的公司成为空壳的新华证券被中国证监会依法撤销,其下的24家经营部被东北证券托管。 2004年1月2日,中国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联合颁发公告开始对南方证券实施行政接管。 …… “券商到了为诚信埋单的时候,”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这样对记者表示,“来自券商的市场规范,预示着今年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好的开始。” 铁腕人事 在券商埋单的同时,财政为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埋单,也几乎成为“中国特色”的一个惯例。从1995年中银信托被接管以来,数十家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无一不把国家财政作为最后的埋单人。 有限的财政资源,能背负金融领域的风险走多远呢? 事实上,四大行仅仅补充资本金一项开口8000亿,此外还有保险、信托、券商。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估计,中国金融业改革成本至少是3.7万亿以上。但国家需要埋单的地方太多了,仅仅电力投资一项在未来30年平均每年需要投入5096亿元。 2006年,距离中国金融业大门敞开的一刻时间并不太长。按照周天勇的估计,国家对中国金融业还需要注资至少1.2万亿。 从公开的一些数据上,2003年前三季度证券公司累计亏损额为34亿元,这意味着将超过2002年37亿元的亏损。一度辉煌的证券公司已经滑落到危险的边缘。 2003年9月,在被券商寄予“解决生存问题”厚望的“券商峰会”上,李小雪强调了券商的“三条铁律”:严禁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严禁挪用客户委托管理的资产、严禁挪用客户托管的债券。但从富友、佳木斯、新华等证券公司的相继关闭问题上,有人直指证监会监管部门的“铁律”明显提出太晚。 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堪指出:当前证券业的现状,固然有证券公司自身的违规,但更多的是历史因素,监管部门也有责任。有时监管变成限制,创新往往又不给政策。 去年12月4日,中国证监会内部宣布的一份人事调整决定: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兼机构监管部原主任李小雪出任证监会纪委书记;其空缺的职位由中国证券业协会长庄心一接任。 监管和发展,正是庄心一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责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谈到:庄心一这个证监会的“老人”,做了近4年主管深圳金融业务的副市长,后在担任证券业协会会长时,就时常站在券商的立场说话。证券业协会在一些时候也确实发出与证监会不同的声音。在2002年证券经纪佣金下浮的调整中,庄站在券商立场思考问题,最终让证监会同意由协会全权处理佣金问题。 显然,随着证监会职能的调整,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的分工的加强和细化,庄也许会给证券市场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寻找出路 伴随着券商之变的证监会也上演着人事调整。两个不同的改变,共同传递着一个信号:券商拯救行动已逐渐拉开。 在这场拯救过程中亮相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是“管理混乱”,“挪用保证金”。 对于券商现在已经很难用简单的市场行为来解释。以前的申银万国、国泰君安的合并有最终结果,主要是当时的市场环境比较好,扭亏为盈后比较好接管。但是时间越长,窟窿越大,动辄几十上百亿谁也扛不下来。在证券公司的问题上,实际上关系的是政府的信誉。湘财证券研发中心王骁敏认为:这个行业需要政府指导,券商的日子会好过的。 更有业内人士指出:眼下即使将证券公司以往的债务全部调零,他们面临的最大困境依然是资金断流。在目前的体制下,券商只有两种业务赚钱:一是经纪业务,一是投行做的包装业务。目前券商的主要收入更来自佣金。 在自营业务上,券商则遭遇了股市与债市的双重低迷。2003年8月一个月时间里,国债价格平均下跌2.5元以上,上证国债指数跌破2002年底的100点基点。由于部分大券商2002年债券收入在1亿元以上,中等规模的券商也在5000万元。券商在去年走进了无间道。 华林证券研究所刘堪表示:3年股市低迷,在投资者和券商双双落水的时候,保护投资者同时也该重点解决券商生存。最主要的还是监管层就整个金融市场的产业政策作出通盘规划。否则在目前市场回暖的情况下,券商发展的深层矛盾将再次潜伏下来。 “我们即将面对更大的游戏规则,券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拯救券商不过是变革中的一个小环节,引爆更多的定时炸弹是积极的化解,更是寻找改革案例的求解。”一位从业12年的证券业人士如是说。 业内人士表示:能否向券商开放更多的金融工具,尤其是流动性较强的信用工具,如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等,究其实是给券商以金融机构待遇。这也许是券商死里逃生的一条大路。 来自招商证券的几个最新数据显示:其去年金葵花委托理财规模达5亿元。这种打着产品创新和集合理财旗帜的新产品,通过网上交易完成的在四成左右。70%的交易没有通过营业部完成,业务拓展营业部反而缩减1万多平米,直接节约成本700万元。产品创新、节约交易成本以及对混业经营的期待,让2004年的券商多了点血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