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有鉴于2004年1月1日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CEPA)生效实施,为推动两地经贸交流更加顺畅发展,由中国贸促会与香港投资推广署、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共同举办的“CEPA香港澳门(内地)推广周”系列活动将在1-2月份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巡回举行。作为“推广周”的第一站,北京在2004年1月7日-8日率先启动“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研讨会”和“推广周”展览展示会。新浪财经现场图文直播本次会议。
以下为会议实录:
主持人:
谢谢许先生,今天下午最后一位发言者是中国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他就是中国著名的区域经济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现在我们热烈欢迎牛文元教授为我们演讲。
牛文元:
尊敬的主席先生,各位来宾,大家听了一下午可能相当疲劳了,我作为最后一个发言人,比我预计的时间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京津环渤海地区未来成长的一个过程,以及在在CEPA生效以后,这个地区和港澳地区之间将会有什么样的战略性的合作讲一点非常粗浅的意见。
我们知道,港澳和内地的紧密合作这个协定在一周之前已经正式生效了,这对港澳地区、对内地来讲都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大事,因为它将对提升整个中国经济的上升,以及港澳地区经济的稳定和上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这么说,港澳地区是京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进入东南亚的前沿和桥头堡。当然京津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也是港澳地区进入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因此他们之间无论从资本的运作、人才的交流以及产业的互补方面都有非常密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联系会越来越密切。曾经有一位经济学家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他们说如果说京津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房子的一层和基础的话,那么港澳地区就相当于这个建筑物的三层或者是装饰楼顶非常光彩夺目的地方,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而且起作用,外观又非常优美的建筑。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主要通过这样一个CEPA生效以后,从内地和港澳之间的紧密合作,促进双方互利的角度上来认识这个问题。
环渤海地区的成功就是港澳京津四地建造一个新的战略联盟的开始,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着斯地格力瓷认为新世纪对中国的发展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而我们现在知道他说的中国的城市化将是驱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这个认识是符合中国当前的实际的,我们知道中国的城市化将会逐渐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一直到京津环渤海地区展开,过去我们说的20年的小城镇,现在看起来要想制成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我们没有主力军,没有航空母舰是不行的。这个主力军和航空母舰就是要从珠三角和长三角、京津环渤海地区城市体的建立开始。
城市化的进程当然要靠很多因素,其中我们觉得本身CEPA的启动将对中国打造一种新型的,而且是强大城市的建立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知道在日本经济起飞的过程当中同业人口下降了65%,美国经济起飞当中农业人口下降了72%,而中国在前面20年时间里面,实际上包括流动人口在内,不超过10%的农业人口的下降。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现在党中央一再催促大家来解决三农问题,但是大家知道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不在于农村而在于城市,京津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将会解决中国最为头痛的三农问题给予一个非常好的回答。当然城市化的发展还有它的过程,我们这里不再详细讲了,从最开始的点状到带状到网状一直到现在还是这种状况。
人们500年以来从小的中心城镇发展到一个大城市的过程,北京50年来走的是同样的道路,同样的道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一会儿跟大家讲。东京GDP占整个日本的18.6%,伦敦占整个英国的17%,巴黎的GDP占英国的16.9%,纽约占25%,汉城占26%,这都是讲的非常主要的城市在一个国家当中创造财富,上海GDP只占中国5%左右,北京更少,只有3%还不到。这样城市本身的发展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大城市本身由于过去在城市战略化上的失误而引导本身创造财富的能力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借用类似CEPA的启动来抬升一个城市对于国家经济的贡献率。中国大城市规模偏小的现象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考虑的时候了。中国对城镇战略的调整从1953年到2003年逐渐进入到比较好的状态。我今天不是主要讲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我讲从南向北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也就是此现在最注重的三大地区,这三大地区本身的发展一方面会促进CEPA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反过来也会对三个地区城市进一步的增强起到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越来越向大的区域,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这三个大城市群集聚,这三个大城市群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有巨大影响力的空间,当然要达到这一点还需要国家城市化整体战略的部署。一周之前CEPA生效本身将会对三大城市群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京津环渤海地区来讲北京和地区这两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巨大的城市,将在城市群的发展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整合和成功将会对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共同合作起来创造一个环渤海地区大型的城市群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京津作为一个特殊经济体,由于以政治、文化、教育等等作为最主要的特征,而天津作为港口、作为制造业、商业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城市,这两着之间的捏合势在必行。但是到现在我们知道长三角从一年之前就开始整合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也进行了多次的合作,但是非常可惜京津地区特别是环渤海地区这样的势头还远远没有形成。但是京津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体,它的战略功能是不可轻视的。一个可以作为新的战略平台,获取新一轮的发展空间,将会大大降低区域经济的成分,将会成为城市关键举措,作为战略联盟会提高区域性整体竞争力。但是现在这四大功能我们看到的作用和结果还非常小,甚至还看不到。大家可以看北京和天津的快速通道,实际上有30分钟就可以把它联系起来,即使这样一个非常短暂的时间,大家可以知道北京有机场、天津也有机场,两个机场之间不能够互相进行通用。北京跟天津之间的合作也没有达到充分的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显然看出来京津环渤海地区自称为北方经济大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两个当地政府还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话,我想就会为CEPA拖后相当长的距离。
所有的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时候就是最大的发展红利,但是非常可喜就在北京、天津不到30分钟这样一个快速通道距离之内我们的发展红利还没有得到应用,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预示我大声疾呼,北京和天津这两个龙头应当迅速携起手来组成一个战略联盟,在CEPA的共同推动下能够早日形成京津一体化。
目前经济环渤海城市群的劳动生产力基本上是偏低的。根据世界劳动组织三个月之前发布的公告计算,美国每一个劳动生产力已经达到6万多美元,欧洲地区到了4万多美元,亚洲地区香港现在已经达到4700左右,居亚洲之首。但是大家看一看2002年京津环渤海地区每个劳动力只有680美元,因此是美国的11%,欧洲的15%,是香港平均的14%,也就是说美国劳动生产力是京津环渤海地区的8.9倍,因此在实行战略目标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京津环渤海地区生产力还非常落后。美国三大城市群,日本三大城市群,中国京津环渤海地区的GDP约占全中国目前的8%,中国三大城市群加起来也只占中国的37%,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三大城市群各占66%以上的份额,就说明这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大。上海GDP贡献率总量和美国相比是纽约的四十四分之一,英国的六分之一,汉城的二分之一,目前急需要在城市的推动方面如果不能有大的起步的话,就不能解放出中国其他地区经济发展。
工业七国平均每创造一美元消耗的能源是11.7乘10的六次方,但是京津环渤海地区每创造一美元能耗的能源是69乘10的六次方,这么一比是美国的4.3倍。京津环渤海地区如果要这样做就需要进一步进行发展,发展经济的贡献率要有现在的8%提高到未来的15%。也就是说全国GDP的15%应该在京津环渤海地区创造出来。现在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800人,将会扩大到1.1亿人。战略的带动能力低方案能带动全国的5%,中方案带动全国土地面积的10%,高方案能够带动15%,达到150万平方公里的带动。因此不可小视一个大的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要靠政策、靠制度,还要靠各方的推动,包括CEPA的推动。
落实CEPA协议形成京津港澳四地的五流互动的战略联盟,这五流包括了物质流、人流、信息流、货币流、人才流,这五流之间的交往将会在港澳和京津四地创造非常好的发展模式。在经济体当中有一条我们成为新干线,距离是142公里,如果按照磁悬浮列车就是20公里,GDP产值2157亿,完整30分钟的经济圈和完美的海陆组合、科教组合应该在这个地区尽早地发挥出来。从而要形成一大、两极五个中心,成为经济成长的第三载体。一带就是北京、天津的经济走廊,两极是分别以天津、北京为中心的经济,要实现五大中心的成立面向全国、面向东北亚、面向世界,形成现代的制造中心、商贸中心、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文化中心。依照发展红利的理论计算当经济由点状拉动向网状发展之后,相当一部分拉动京津地区GDP增长的1.6和2.1个百分点,换算成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格外获得1600到18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度,可见这种发展红利如果不能够通过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经济上的契约的话,这种红利就不能够得到。
建立京津港澳五流互动的战略联盟,以京津特殊经济体的组建为标志,最大限度地获取新一轮的发展红利。当然这种发展红利虽然是京津环渤海地区假如和港澳地区建立这种联系的话,相当于港澳本身也在这种发展红利中分摊一部分。
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详细地再讲其他问题了,有不妥当的地方,有得罪大家的地方,请大家原谅。谢谢。
主持人:
非常感谢牛文元教授给我们做的精彩报告,今天下午的演讲就圆满完成了。谢谢大家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