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日,52岁。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1988年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1994年曾任首都经贸大学财政系主任。1995年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税收政策。曾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十五’计划期间的宏观政策”、“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
2004年国内经济增长将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2003年经济尽管属于正常增长,但是事实上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苗头,所以在2004年,需要更加注意的是抑制经济出现的局部过热,防范经济出现全面过热。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货币、计划政策,应由扩张转为收缩。在这方面,2003年上半年开始,短期宏观政策已经开始转变,一系列收缩性的财政、货币和计划行政措施初步出台。
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们税收政策要有不同的选择。在判断我国经济在2004年乃至未来的2--3年中,经济增长处于上升态势的前提下,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税收政策应宜“紧”,不宜“松”。宏观税负保持在现有水平上,不宜降低。通过税费改革可以使现有的宏观税负略有提高。
2004年出台的税制改革试点和下调某些税收的税率,以减轻企业和农民的税收负担为主要特征。从宏观政策的角度看,这些改革和调整具有“从松”的政策效应。
2004年最值得关注的是外贸进出口情况。据各个方面的估计,由于世界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出口退税机制进行了较大动作的调整、2003年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形成的基数很大等多种原因,2004年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可能会由30%的增长幅度降到10%左右。如果这种估计变为现实,那么对于税收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总体影响可能是利大于弊。理由是,出口增长的下降可能缓解财政出口退税的压力,进口增长虽然也有可能下降,但是高于出口增长的可能性很大,贸易的顺差缩小,甚至可能出现短期的贸易逆差。在这种情况下,海关税收可能仍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从中长期来看,应该寻求建立规范和科学的进出口税收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