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志:1963年4月生于安徽阜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咨询研究工作。1984年8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8月至1987年8月,就职于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1987年9月至1990年4月,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4月至今,就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间曾于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经济系访问进修。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撰写或参与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数十篇,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过十余本书的编辑工作,是《中国1997-2020:科学技术与人民生活》一书的编辑组副组长。所参加的《中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综合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所参加的《跨世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获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本人为主要完成人;所参加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研究》获1999年度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本人为主要完成人;所参加的《“十五”计划基本思路研究》获2001年度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本人为主要完成人。
追求富裕舒适的生活是人类的天然本性,中国人也不例外。但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物质财富的增长是受到限制的。现代的中国人,具有什么样的富裕观,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发展的路径,还涉及到新的发展观能否真正落实。
中国人的富裕观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口众多,但人均资源并不丰裕。当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机会利用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源。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也可以看到,确实有若干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利用外部资源实现了由贫困国家向“丰裕社会”的转变。但是,应该看到,一方面,全球自然资源的总量相对于人类的发展需求来说,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先发国家已经在世界资源分配领域“占得先机”,后发国家要想在既定的分配格局中分上“一杯羹”,不仅会加剧世界资源供求之间的矛盾,而且会改变世界资源分配格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对国际自然资源需求的增长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反弹。
因此,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人民对于财富的追求必然是有限度的,中国人的富裕必然是相对的。现在,现代中国人的富裕观正处于其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富裕观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