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泊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员。我国著名经济专家和发展战略专家,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发展预测部部长(局长)。专业特长为技术经济、数量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曾担任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国家经济发展与政策以及科学技术与人民生活等国家重要课题的负责人,并得到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项目资助。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5)、一等奖(1988)、二等奖(1996),中国发展奖一等奖(2001)等奖项,为首批国家特殊贡献专家。
曾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现担任国家重点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药现代化和中药国际化的课题负责人。
2003年是很不寻常的年份,迎来新一届政府的诞生,正当人们在关切新政府的施政方针之际,却遭遇了21世纪第一个恶性传染病对人类的袭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民取得了抗击SARS的胜利,新一届领导人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威望。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经受住了考验,克服了非典的不良影响,而且从战略层次上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2003年我国经济运行良好,取得了喜人的业绩。
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主要表现:新一轮增长具有需求拉动和消费结构升级特征;作为这一轮经济增长带动性的产业如住宅、汽车等,具有相当长的增长周期;投资全面增长对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拉动作用;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对这一轮经济周期的到来,我们应视之为机遇,稳步前进和体现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把握机会,排除一些非经济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否则,有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上升时间,甚至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应有一个协调的支持结构。经济发展由消费、投资、出口来支持,尽管三者的所占的比例每年都有所变化,但对一个大国而言,持续稳定的标志应是在一定的幅度范围内变化,当然也可能由于世界性的经济突发事件造成某些因素的短期波动。我国近几年来投资对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尽管对启动最终消费有一定的共识,对有效需求的作用也强调过,但实际上投资对发展的贡献一直处于高位,继续下去可能会引起结构性矛盾,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从机制上促进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构成的协调的支持结构,对经济的发展形成稳定的基础。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重塑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以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标志,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视人的发展需要的新阶段,以此为基础重塑经济发展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本的,对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大国而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必要的,新战略的重点是要围绕发展的目的,是要惠及十三亿人民,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不仅是指导原则而应体现在各项经济工作中。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是新战略的特点,为此要确定经济发展的新的评价标准,要适宜的经济增长速度、良好的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对经济发展目的达到的程度。以此为主导制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这种战略思想应体现在“十一五”规划和明年的经济工作中。
用深化改革为明年中国经济高效、高质地持续发展创造体制环境。从今年经济发展来看,形势喜人,同时也有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改革。
总体上看,整个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需要重视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结构的高度化,而不仅仅是速度,这样才能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从2003年经济运行来看,需要改革的整体推进,其中最关键的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