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券交易金额首次超越股票
2003年中国债券市场交易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继2002年首超10万亿元大关后,去年债券市场成交总额又攻克20万亿元关口,比2002年猛增了52.7%,相当于当年预测的GDP总值的1.88倍。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现券市场的成交金额达到3.69万亿元,首次超越了同年度的沪深股票市场成交额的总和,预示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去年我国债券市场成交总额为20.96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为14.8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39.1%,交易所债券市场为6.16万亿元,近乎比2002年翻了一番。在两个市场的增量中,银行间市场主要益于现券交易量的迅猛增加,其现券交易量比2002年增加了近6倍,而交易所市场则偏重于回购市场的活跃,全年回购交易量较2002年增长116.94%。
而在现券交易量方面,当年两个市场的现券成交总额达到3.69万亿元,而同期沪深股市的成交额为3.21万亿元,债券市场的成交额首次出现了超过股票市场的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债券市场总体发展水平后于股票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运作的1997年,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现券成交总额为3354.36亿元,仅为股票市场成交额的十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关注,这一扭曲的现象逐步得到改观。自2000年起,债券市场的成交额占股票的比重快速上升,到2002年达到近40%。
去年,现券市场交易量的迅猛增加,主要缘于债券品种的创新和市场规模的扩大。2003年,债券市场发行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债券市场的总托管量达到3.36万亿元,相当于在前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分之一。其中,央行票据的发行量达到约7000亿元,这一品种的出现迅速扩大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短期品种的供给。当年,央行票据在银行间市场的交易量达到9052亿元,占现券成交额的四分之一,换手达到116.8%,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表现最活跃的品种。同时,由于国开行金融债的不断创新,使得金融债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全年成交金额达到1.31万亿元,直逼国债。
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发展也在2003年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债券投资基金已扩容至15只,比2002年猛增了13只。同时,2002年央行扩大商业银行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对象的政策也在去年收到成效,2003年在银行间市场开户的机构投资者数量接近3000户,为2002年的3倍。
现券成交金额超过股票市场的现象表明,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债券市场对整个资本市场影响力将与日聚增,债券市场在为庞大社会流动资金提供投资渠道的同时,必然将通过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和完善,为证券市场甚至实业投资发挥基准的作用。
2003年现券交易统计表(单位:万亿元)
2003年 2002年 同比增长(%)
银行间 14.8 10.64 39.1
交易所 6.16 3.08 100
总计 20.96 13.72 52.7
2003年债券市场分类统计表(单位:亿元)
品种 成交金额 换手率(%)
央行票据 9052 116.80
国债 13600 78.44
金融债 13100 105.72
企业债 523.4 44.41
可转债 660.5 245.54
本表数据提供:北方之星数码技术公司
(上海证券报 记者 秦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