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峰回路转”的直接动因,源自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的迫切需求
关于公司债、金融债为核心债券市场——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条“短腿”补全的问题,自从周小川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之职那一天起,至今仍在酝酿之中。但是,受困于中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债券市场的发展几乎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不过今天看来,使得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峰回路转的直接动因,则源自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迫切需求。
2003年12月底,随着中国银监会颁布《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率先闯入改革进程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通过发债充实银行附属资本金的命题,已经为债券市场的发展打开了更为切实的想象空间。据《财经》杂志“建行、中行上市方案大定”一文分析,两家银行需要通过发行次级金融债券筹集的资本总额,大体应该在1100亿~1400亿元之间,其中建设银行为500亿元上下,中国银行为600亿~900亿元。
其实,即便1400亿元的金融债,其规模对于中国业已逼近11万亿元的储蓄存款而言,也几乎是沧海一粟。加之中国的市民百姓对稳定利息收益的投资偏好,再配以“扩大存款利率下浮空间”的政策和坚实的担保措施,可以说,发行如此规模的金融债券应当不成问题。
但是,问题似乎并没那么简单。从眼下的各种讨论看,银行次级金融债的发行同样遇到了信用的障碍。据了解,目前包括发债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主管机构在内的有关各方,正在为选择资信评级机构而左右犯难。一方面,如果选择国内的资信评级机构对银行的债券信用进行评估,那么银行可能会获得较高的债信等级,从而可以使发债成本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但是,这样做势必使境外投资者感到不满,进而影响未来的股权融资。
为了避免境外投资者可能的反感,发债主体势必需要选择国际著名的评级机构评估为银行发债评级。但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发债主体的债信评级结果很可能会落入“垃圾级别”,从而使发债成本数倍上升。
这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问题。如何闯过这道关隘?在前不久由中国社科院举办的一次有关债券市场的研讨会上,周小川提出,可以通过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债券市场,相对弱化企业债发行对信用等级高度的诉求。也许正是央行行长这一看法,目前市场人士有猜测认为,中国商业银行次级金融债的发行,可能会采用私募方式进行。其实,联系到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的投资领域被扩大到一定级别的金融债和公司债,通过私募方式发行金融债,或许不是没有可能。
债券市场将于2004年发生重大转折的另一个佐证,是对《企业债发行管理条例》的修改,目前已经基本告毕,并将与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起登台亮相。这是2003年年底伴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透出的又一个重要信息。
据《财经时报》初步获知,《企业债发行管理条例》已经确定了企业债发行从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同时为地方政府、重点建设和奥运等所预留的发债空间。由此可见,中国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已在情理之中,向上突破的拐点应为期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