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微观相悖格局渐去
2004关注热点:宏观、微观态势同步向好;高增长、低通胀成为未来发展主旋;内生性因素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尽管每一个人对2003年的中国经济体验不一,专家学者的看法继续存在差异和争辩,
但现实数据表明,被经济各界企盼多年的“良性的增长模式”——宏观、微观同时向好,高增长、低通胀,以及内生性因素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已经出现端倪。
正如2003年岁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或许正因如此判断以及需要“倍加珍惜当前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巩固和发展这个好势头”,各方专家近乎一致地预计:中国这一轮良好的经济势头将继续延续。
微观经济向好
自2002年开始,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中国的企业利润和税收收入局面开始改观——不仅限于国有垄断性企业,也包括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的受益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专家王召,把这种现象比作“大河有水小河满”。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存在一个难解的谜团:从宏观看,高增长低通胀;从微观看,企业效率低下,效益逐年递减。随着体制转轨逐渐提速,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这个困扰中国经济数年的问题似乎正在消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表明,2003年1~10月,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1223.5亿元,超过2002年全年水平,比上年同期增长27.9%;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472.8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46%;工业企业累计税金总额5817.1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18.7%。
同样是上面这些数据,在2001年同期,均呈下降。资料并显示,据当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统计,22个地区的企业亏损额比2000年同期有所上升,当年末比前9个月还增加了4个地区。
转机初现于2002年。1~10月,企业亏损额开始回落,该时间段亏损企业亏损额达96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年末下降幅度比1~9月增加2.3个百分点。
微观经济的好转并不局限于大企业。根据统计,尽管规模以下企业比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幅度都约低10%,但2003年上半年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也增长了6.2%。
对于这种变化,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广指出,微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除了经济结构调整释放的潜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高增长低通胀兆头
2003年的最后几天,接受《财经时报》采访的几乎所有专家都表示,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企盼的高增长、低通胀模式正在实现。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2003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2002年同月上涨3%,其中消费品价格比2002年同月上涨3.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8.1%,非食品价格上涨0.4%。达6年以来最高的水平。但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2003年全年CPI上涨幅度将为1%左右。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公司高级研究员宋国祥认为,去掉食品和石油涨价因素,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并不高,所以通胀压力不大。并且,从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看,央行对通胀的担心并不严重,货币政策已经由稍紧转向中性。宋国祥同时认为,CPI上升2%,一般对货币政策造成的压力很低。
在中国经济过往的发展经历中,高增长与高通胀一直如影相随。最典型的例子是1994年之前的几年,经济增长率曾高达14%,而相随的通胀率更高达24%。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王小广指出,高增长、低通胀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同样面临着需求不足可能长期存在的问题。所以,现在的通胀与以前不同,过去主要是恶性通货膨胀,而现在是适度、温和的通胀。
内生性增长出现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伞锋表示,内生性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2002年下半年实际已经显现出了一些迹象,当时使用了“内生性经济增长开始活跃”的谨慎表述,但现在看来,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
尽管经济学界对于内生性增长表述不一,但一般以为是主要依靠市场力量、非国有资本力量,而非政府力量实现的经济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指出,2003年前三季度“从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看,企业自筹、外资、国内贷款增长明显快于预算内资金,投资的自主增长机制进一步改善”。
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沿袭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会后一些专家仔细分析文件后普遍认为,在“公共财政”的背景下,国债和新增财政收入的使用,重点倾向于“三农”、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等方面,说明中国过分依赖国债投资刺激的时代正在褪色。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在强化税收征管、增加收入的同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保证各项重点支出”。王小广认为,借WTO的力量把投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可以视为一种外来因素的内生化。“实际上,全球化为中国实现工业化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需要我们很好地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