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务遭遇银行券商抢逼围
2004关注热点:银行对单个信托公司实力不屑一顾,业内寄望未来行业协会牵头信托公司共同涉足银行不良资产以谋更多空间
“信托公司内部那点混业经营的优势,可能很快就会消逝。”北方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研究所所长邢成这样展望2004年的市场:“随着证券公司、各家商业银行理财中心集合理财业务不断推出,这一点谁都可以看得出来。所以我觉得,能给信托公司的喘息时间将很短。”
一位老信托人则说,眼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如此低,股票市场如此低迷,恰恰是2004年信托业发达的机会。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今后的经营可能会更难——责任只能在信托公司自己身上。
业务亟待转型
据记者初步统计,截至2003年11月底,市场商共推出近200个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接近170亿元。上海爱建信托公司邓举功告诉记者,实际数量不止这些,因为有不少信托公司的业务是“秘而不宣”的。
2003年露面的信托计划往往都能得到市场的追捧。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似乎正在重新审视信托公司的能力;伴随着更多的“吆喝”,钱也开始慢慢地赚到了。但问题是,现有市场环境下,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对信托公司的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对称,手续费收入扣除各种成本费用后,收益远远低于承担的风险。
因此,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也被作为一个前瞻性问题提了出来。例如,资金信托业务要从单纯的管理佣金型向收益共享型转变,从融资运用型向投资运用型转化。
2003年8月,天津信托投资公司联合房地产开发商成立的奥运项目公司就是一种尝试,他们通过集合信托计划融来的资本,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收取佣金,而是通过将资金注入一个新注册的项目公司(或壳公司),并以持股者的身份进入,从而获取投资收益。“这种模式才能支持信托公司的生存。”业内普遍认为,2004年,类似的案例会越来越多。
资金信托另外的一个转型是,单一的集合资金信托向立体组合的集合资金信托转变。邢成认为,现在很多信托公司都在形成组合,比如针对一个项目可能会出现债权信托、股权信托、资金信托等组合。单纯的融资型信托,绝不是信托的优势。
处置不良资产的机会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第二轮剥离不良资产的行动即将展开。信托制度被称为“处置不良资产的最佳方式”。目前许多信托公司都有意涉足。
2003年12月22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北京宣布,花旗集团、JP摩根投标团、高盛公司、瑞银华宝、摩根士坦利和中国国内的奥伊尔投资管理公司,中标华融公司222.2亿元的不良资产,其中并未看到信托的身影。一位信托公司高层告诉记者,不是不想涉足,而是单个信托公司的实力还不强大。他希望即将成立的中国信托业协会,将来能够牵头、联合几家公司吃掉一定数额的不良资产。
同样是华融,2003年6月27日与中信信托推出了首例不良资产证券化解决方案——华融将132.5亿元不良债权资产委托中信信托,并将其中的优先级受益权转让给投资者为由,设立三年期的财产信托,这一“准资产证券化”举措,开创了国内资产处置业务的新模式。
不过记者了解到,信托公司还没有取得其他合作者的充分信任。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他“对信托公司的能力表示怀疑”。
制度配套
完善信托行业的配套制度,是已经被呼吁很久但迄今未解决的问题。最近有消息说,2004年或许会有所改变。
记者获知,尽管专门针对信托的税收制度至今还没有出台,但近期开始实施分红的信托计划中,受益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免税”放行。按信托公司的说法,原因是相关税法没有出台,纳税人交税无门。
对此,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税收制度改革处长王道树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说,在整体的信托税收制度无法立即出台的条件下,税务总局希望信托公司先将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交税务总局,然后采用个案处理的方法,先行解决。
信托财产过户是另一困扰信托业发展的问题。2003年,市场已经出现了财产受益权信托计划。《财经时报》获悉,对于此类计划,信托公司没有办法采用无需缴费的“信托登记过户”,而只能采用一般的登记过户方式。事实上,信托财产过户只是名义所有权转移,在国外也不需要缴税或费用。但根据中国现行的相关规定,一般的过户登记要缴纳数额不菲的费用。
股东短视掣肘长期经营
信托公司股权转让是2003年信托业一大热点,紧俏的“壳资源”也为各实业公司争夺。专家预计,2004年,尽管信托公司的股权转让不会像去年那样“疯狂”,但可能有新矛盾产生,最突出的就是股东短视和公司经营长远目标的矛盾。
邢成认为,股权结构比较新的公司的控股人,心态有很大差异。尽管国有一股独大者结构不好,但纯民营控股人的心态也比较可怕,民营老板太关注短期收益。信托专家周小明认为,信托公司真正显现效益应该在3~5年之后。
由此,2004年的信托业的竞争将更激烈。中国证监会已经规范并重新启动了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业务,这显然会与信托公司高度类似的业务构成竞争,因为他们的客户群体一致。另外,各大商业银行的理财中心不断推出各种中间业务,也会与信托公司业务雷同。
邢成认为:“现在仅存于信托公司的混业优势会稍纵即逝。至于将来中国金融业真正走上混业,它的主体或旗舰是谁,我觉得亟待探讨,而信托很有可能只是银行下面的一项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