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日历即将翻过的此时,“行政三分”的时间表可能又一次作废
本报记者赵冰
年初采写深圳机构改革的文章至今还历历在目,只因这篇文章的完成过程算得上是我记者生涯中较为艰难的一次,从最初接触这个选题到最终发表,三易其稿,历时一月之久。
文章发表后,接到报社领导指示,“继续跟踪”。但由于至今深圳方面鲜有具冲击力的做法,后续报道也就难已完成。
现在看来,深圳机构改革与我这篇稿件的命运相比要波折许多,受国人瞩目的深圳“行政三分”改革方案时间表被一推再推,至今,动静依然不大。难怪当初大多受访对象面对记者提问小心翼翼,更有部门拒绝接受记者采访。深圳体制改革面临各方阻力确实不小。
按新的时间表,深圳机构改革应于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全面实施,2003年年底拿出总结报告,2003年日历即将翻过的此时,该时间表可能又一次作废。
期间不无客观原因,今年4、5月间非典肆虐,深圳市政府以防非典为首要工作目标,大规模的改革工作被搁置一边;待非典被有效控制后,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的深圳市前市长于幼军,又被调往湖南省政府任职,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李鸿忠现接任于幼军市长一职。
虽然深圳市曾表示,市长人选变换不会影响改革工作的推进,这项工作将由新市长继续挂帅。但事实是,关键时刻指挥人员的变动起码会影响到时间进程,新任市长要对深圳和整个工作环境有个摸底及熟悉的过程。
一位曾参与制定方案的专家对记者不无忧虑地说,深圳一推再推将会错失良机。深圳市最新出版的政府公报中,这项改革也已被正式列为2003年改革计划。但记者追踪采访中感到,和以往的其他改革一样,本次改革同样必然涉及到利益的重大调整,如何突破改革阻碍以达成妥协和共识,便显得极为重要。
在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都相继衰减之后,深圳面临寻找“新的竞争力”的问题,行政三分已被认为是深圳再创新的重要一举。大多数深圳人希望,“行政三分制”能成为深圳的又一优势,迎来深圳的第三个春天。
作为一名驻深财经记者,每当听到采访对象对自己提出,应敦促深圳市政府步子迈得再快些的时候,一种社会责任感便油然而升。
赵冰2003年主要作品:
袁庚:改革家的未了情怀》《政改试管:深圳市府细节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