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是没朋友的。我们为新闻而来,我就要陈述事实的真相
本报记者杨婧
今年3月,得知亮先生并未列在中国诚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0217,HK,原名:中国物流)的高级管理层,我内心有些不安。
亮先生是我在采写《再出钱买回流失国有资产诚通大案惊动九部委》这篇文章时,遇到的惟一愿意接受采访的诚通高管。当时,他介入这案子已达三年之久,是当时的中国物流最为核心董事之一。
《再》这篇文章见报后,我收到了诚通内部三个电话,最奇怪的一句话就是,你把亮先生害惨了。果然不出他们所料,亮先生未能进入中国诚通高管层。
这期间我与亮先生通了两次电话,他对未能进入中国物流高层一事,表现得很淡然。但是他很严肃地告诉我,他不再信任我。而且,这在他看来,我失去的要比他失去的多得多。
“诚通高层也承认在处理这件事时,动用了一些超出一般商业规则的行政手段”。
“诚通还向国务院、国家经贸委、中国证监会等9部委申报有关事件,得到国家几个副总理处理批示后,才做出全面收购的决议。”亮先生一直为文章中出现这两段而耿耿于怀。
“我是信任你,才说出来的,没想到你把非工作中的交流写成新闻报道?!”
后来我从其他渠道得知,亮先生在从另一派人手中取回中国物流的董事权之后,就已经不再是当时中国物流的执行董事。“但正处在诚通整个领导班子换届之时,亮应该是有功之臣,但是说话太不小心了。”一位与诚通打了多年交道的记者告诉我。
这位记者还告诉我,亮先生一直认为:作为中国的地下红筹股,中国物流的案子很具有代表性,他本来打算在环境好一些之后,用其他方式将这案子对外界说清楚,比如出书、拍电影等。而他这个想法是与我事先沟通过的。
亮先生转告我,他这次最大的教训是:记者是不能成为朋友的。一直以来,这句话经常困扰我——如何处理采访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后来,采访湖南一家企业时,刚报上来历,就听见电话那头气急败坏地说,某某报社的记者把我和他闲聊中的话写在报纸上了,He is no class他是个什么东西!
要是以前,我一定会说:“噢,什么?”
但是我记得那天我对他说的是:这个记者很热爱自己的职业,你应该理解他。
同他一样,我们为新闻而来,我就要陈述事实的真相。
十一前夕,我给亮先生发了短信,最后一句话是“商人是没朋友的”。
杨婧2003年主要作品:
《再出钱买回流失国有资产诚通大案惊动九部委》《中国上市公司大炼钢铁京沪高速轮轨暗取上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