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担保是暴露在大多数人眼前的公开诟病,实际上,啤酒花背后还牵涉证券监管这一大难题
本报记者邓妍
至今还记得上海某法院那名法官沮丧、无奈的神情。
那是2003年11月中旬的一天,在第一时间得知操纵啤酒花(600090)幕后股价的一名庄家向证监会上海稽查局投案自首后,我匆匆赶至上海调查了解。其时,啤酒花董事长艾克拉木·艾沙由夫已失踪半月有余,啤酒花股价也是一泻千里,每天开盘,都毫无悬念——清一色的跌停板。
任何有关啤酒花的线索都引人至深,啤酒花到底出了什么事?媒体几乎要将此“炒爆”。
见到这名法官时,正是舆论最高潮之际。但他的神情很失落,那天上海天气忽然变冷,寒风瑟瑟,倍添几分落寞,他刚从财产保全现场回来,出乎他们意料,之前,上海市公安局、新疆高院早已先下手为强(详见2003年11月15日本报一版《上海神秘庄家投案啤酒花操纵股价追查》)。
啤酒花净资产不到6亿元,其担保额(包括其与新疆其他上市公司互相担保的款项)却近18亿元,啤酒花出事后,纷至沓来的“债主”忙坏了上海市公安局、新疆高院,他们都在为各自的“客户”进行财产保全,以免分不到最后一杯羹。
事实本身永远比暴露出来的更复杂。通过详尽调查后,可以发现啤酒花的关键词绝不止担保二字,巨额担保是暴露在大多数人眼前的公开诟病,实际上,啤酒花背后还牵涉证券监管这一大难题。
当时在我的报道中,并未对担保风险进行分析,既是因为媒体已就此分析过甚,也因无更权威诠释。事后专门向深圳中科智集团董事长张锴雍请教后方才有了更深理解。
张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涉足担保业,他统率的中科智是中国担保行业中最大的民营企业。
张对上市公司间大量互保行为分析,因各行业都有同行竞争矛盾,故同行间不易建立互保关系,互保公司往往不同行业,而这是引发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一条直接导火线。
他说:“隔行如隔山,互相了解都有困难。加之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两个不同行业的市场环境变化基本不可能同步,因此,一旦一个行业因市场变化将一家公司拖下水,就会把另一家有互保关系的公司也拖下水。”
张认为,这种互保关系本质上蕴涵巨大风险,走向有组织、有序的由第三方进行的专业担保,定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如果说啤酒花的担保链是一条明线,操纵股价的资金链就是暗线。坦白地说,在调查啤酒花幕后时,有一种震惊情绪。早在去年中科创业案件庭审过程中,这类操纵股价的伎俩就已为监管者所熟识,但时至今日大量的上市公司股价依然在故伎重演地被操纵着,监管者究竟应该对证券交易行为采取何种监管策略,才能杜绝此类行为?
此外,所有幕后资金链的来源几乎都与证券营业部有关,由于牵涉中科创业案的100余家证券营业部案发后均未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前车之鉴,后来者自是有恃无恐。如何约束营业部?监管者应有所为,方能真正保护投资者权益。
邓妍2003年主要作品:
《证监会延长休市决策内幕》《上海神秘庄家投案啤酒花股价操纵股价追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