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刘老板这几天有些焦急。眼看着自己的竞争对手——东北一家企业因为增值税改革试点而使公司成本缩减不少,刘老板却在短期内还享受不到这一政策,明摆着要在市场上丢分,刘老板的心情当然轻松不了。
今年1月1日起开始在东北地区实行的增值税改革试点,将使众多东北企业直接受益。
8行业设备投资免税企业坐收百亿“红利”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为征收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占到国家税收总额的近40%。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下,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增值部分不能抵扣,进入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成本。而在消费型增值税制下,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增值部分可以一次抵扣,从而减少了企业成本,相应增加企业利润,无疑对企业更为有利。
此次东北地区增值税改革试点,将在维持现行17%增值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用消费型增值税替代目前的生产型增值税。
吉林省财政厅税政法律处处长姚燕对记者分析:这项改革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企业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等所交纳的税金,可以在产品销售时应交税金中扣除。这就意味着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和固定资产这一环节不交税或少交税,将有效地激励企业外部资金的投入,把企业目前相对较重的投资负担降下来,迅速提高企业更新改造和扩大投资的能力。
据了解,此次东北试点涉及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8个行业,允许固定资产增值税在购进当年一次抵扣,同时研究开发费用也可相应抵减税收。这意味着企业每投资一万元,就可以节约1700元的成本,对于利润日渐趋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又较大的钢铁、汽车、冶金、石化、电力设备制造等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实惠非常明显,难怪身处东三省之外的刘老板眼红心痛了。
姚燕介绍,根据相关部门测算,吉林省企业可因此项改革减少负担大约三四十亿元,而东三省预计获得100亿元左右减税收益。
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税收研究室副研究员张学诞介绍,此次东北增值税改革试点仍然是不完全的,“允许抵扣新增机器设备进项税金,但不得抵扣新增建筑物进项税金”。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东三省企业将获得较此次试点更多的实惠。
东三省减收25亿地方政府面临压力
对此次增殖税试点,辽宁省财政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从长远看,对企业和地方发展肯定有好处,但短期内会对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造成压力。
张学诞分析说,作为第一大税种,增值税75%上缴中央财政,25%留给地方财政。按照目前对东北地区税收让利100亿元的规模算,东三省地方财政大约将减少25亿元的收入。具体到各地地方,对财政的压力大小不同,但都会有一些。研究部门在研究怎样让这种影响尽量小一些,这也是税改试点分布实施的原因之一。
参与了此次税制改革设计的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有一个估算:以2000年的GDP为税基,按大改、中改和小改三种增值税调整方案,可能要分别付出800亿元、500亿元和300亿元的财政减收代价。如果以2003年的GDP为税基,仅以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的中改为例,全国大约要有1000亿元的财政减收,东北地区减收也将大于100亿元。
谁来为税改买单
姚燕告诉记者,增值税改革涉及到很多行业,操作上比较复杂,因此,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至于财政减收,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体有两种思路,一是地方财政自己消化;一是申请中央补助。
业内人士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要支持重大改革出台的提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一位人士分析:尽管这笔钱由谁负担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根据以往经验,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是涉及到税改全局,中央也仅仅补助了二三百亿元;而增值税扣除出中央所得部分后,划归地方财政是小头,因此,即使中央补助,数目也应该是有限的。日前,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也曾表态:中央财政将拿出150多亿元来支持东北增值税改革。
高培勇曾建议,国债投资为财税体制改革承担一部分成本,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由国债直接投资转为结构性减税间接调控经济,增发国债发行收入将为财税体制改革承担一部分成本。同时,每年新增财政收入也将是税改成本资金的来源之一。
张学诞分析,即将出台的税制改革方案中所得税税率可能定在25%左右,并将统一内外资企业税率,因此,这部分税收可能还会有些微增加,这与增值税造成的利税减少可相互冲抵,部分化解地方税收减少的压力。
但是张学诞也提醒,所得税的改革方案正式获批仍需时日;辽宁省财政厅人士也认为:不同地区对税收减少的承受力不同,某些地区短期内可能有较大压力。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东北试点时间至少在两年左右,短期内如何应对财政收入减少,是东三省各级政府迫切需要考虑的。
作者:本报记者 杨筱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