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理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30日 09:51 中国经济时报

  朱铁臻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在发展中不断前进,而发展观也是在与时俱进、不断演变的。传统的狭义的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财富增长,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观简单地把国内生产总值(GDP)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与繁荣的主要标志,把经济建设为中心,误以为是以GDP为中心。随着人类进
入从工业社会向生态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发展观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一种新的广义的科学发展观逐渐形成。这种新的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质量有实质性提高,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和谐地可持续发展。正如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概括指出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高,结构的优化。既是物质的发展,又是精神的发展,既满足基本需要,也追求高级需要。

  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崭新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全面发展;二要协调与可持续。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代际公平”。即子孙后代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源与空间。

  新的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解决发展中诸多矛盾和利益调整的基本原则。

  一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不能单纯地把自然当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能与人类友善相处的一切生命,进行人与自然正常的物质循环交流。

  二是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当然,也会出现某些“间断”或衰退,但是总体是连续的。在发展中,要注重持久和协调,要不断克服和纠正阻碍持续协调发展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各级领导和管理者要有可持续发展思维,用全新的发展观,审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贯彻到指导城乡发展的实践中。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要实现现代化目标,既要经济繁荣,又要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而社会进步又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避免单项突进。

  三是城乡、地区之间的协调和谐。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良性互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达到城乡共荣;要统筹地区发展,坚定不移地按照全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发展优势,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等加快调整、改造和振兴,促进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四是强调各阶层的共同受益,全社会的和谐共存。经济社会和城乡、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了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新的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人为基础,着眼点是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真正提高人们的净福利水平。

  如果一个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了,总量增加了,物质也较为丰富了,但这种总量的增长是以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以及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分扩大为代价的,那么这种增长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是环境污染加剧,缺乏绿地和新鲜空气,水质不洁,噪音严重超标,交通拥挤不堪,那么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净福利水平仍然是不高的。因此,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实现城乡现代化的基本战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赋予新的发展观以更深刻的内涵,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将向更深层次地推进。

  新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有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模式。所谓新的发展模式,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也可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而先进的经济模式。即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相协调的发展模式,体现“天人合一”的、可持续的发展。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不但有着根本的区别,而且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一是传统发展模式是以高消耗资源能源,粗放经营,追求高产值、高速度为特征,结果是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差;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则是以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整合各种生产要素,节约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以较低的资源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为特征。发展是持续、健康、平衡,而不是大起大落。

  二是传统发展模式是片面考虑经济发展,而忽视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只顾经济效益,不顾其他,实际上经济效益也上不去;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速度宁可慢一点,也要把环境保护好。

  三是传统发展模式由政府和经济部门单一决策,缺乏广泛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以致造成决策失误和损失,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则是经济、社会、环保、法律等有关部门和体系综合决策,环保及有关科学部门、专家、居民积极参与,共同研究和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减少失误。

  四是传统发展模式注重近期和当代的眼前利益,表现的特征是短期行为,“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既考虑近期和当代,又注重考虑长远及后代,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

  不同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发展观和不同的发展战略的体现。当今我国城乡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新世纪,着眼于新时代的要求,城市发展模式必须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注重集约化经营,并伴随出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形成循环经济。也就是把清洁生产和资源、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型的集约经营转变。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技术、知识投入的增加,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本质是发展生态经济,达到资源的节约,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为了促进发展,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应当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竞争,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生产更多的先进的物美价廉的机器设备,为更多企业创造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同时,也应限制甚至禁止一些落后技术的生产设施,淘汰一些严重污染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不能“饥不择食”,不能将国外的一些有严重污染、有害的项目转移到国内来。深圳市近几年拒绝了一千多个有污染的外来投资项目,这是有远见的。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影响与恶化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近百年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今天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既要解决发展不足和贫困带来的问题,又要解决过度发展和消费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必须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入手。

  总之,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并切实落实到各项具体行动中。

  (作者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身体与身体对话
爱要这样做出来
非常笑话
酷辣笑话过足瘾头
让生活特别有滋味
图片
铃声
·[阿 杜] 坚持到底
·[和 弦] 我愿意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淑女疯狂
  • 火辣露乳装新上架
  • 买内衣送性感大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