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袁朝晖/文
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在QFII用自身的努力改变内地资本市场的同时,诞生在特殊环境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在“迫使”QFII们改变自己的某些做法。
首先是国有股减持利刃何时落下的“恐惧”一直笼罩着投资者,这对QFII也不例外。
“在任何一个新兴市场,永远都会有很多你根本想象不到的问题发生。简单来说,像国有股流通,目前还是未知因素”陈昌华说道。
另一大困惑就是投资品种的稀缺。从目前的情况看,QFII的投资还明显带有试探性,相对而言比较谨慎。实际上,面对“资金不愁,优质股难寻”的内地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的进一步升温,对市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80%的资金会聚集到20%甚至更少的股票上。一些有着很好发展前景的个股会反复走强,屡创新高;而另一些个股却会门庭冷落、鲜有成交,股市结构性调整进一步加剧。据《证券市场周刊》了解,各大QFII最终“瞄准”的目标公司不过也就是40多家左右。
对于QFII而言,还有一大困扰难题就是缺乏亟需的避险工具。QFII在其他市场中大都建立了一定的对冲工具,如以前台湾QFII市场相对应建立的做空工具,这样可以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和获利性,尽管这将会加大监管机构的压力和市场的不稳定性,但对QFII而言则是犹如上了“保险”一样。而在内地,这种机制几乎是一片空白。
现行政策上的一些限制还造成一些QFII难以挥舍的“忧郁”。首先是现在QFII在一年内不能把汇入中国的资金拿出来;即便一年后也是每一季度才能拿出20%,这令很多投资者都望QFII而却步。
对于市场对QFII的“误解”,尤其是对他们购买股票时的透明度的质疑,QFII们表示,QFII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由QFII向客户提供研究报告,客户在研究后再决定购买哪一只股票或其他投资品种。另外一种则是某些不具备直接获得QFII资格的基金等投资机构,他们自身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一般情况下会自己派出研究人员到内地的目标公司进行调研,然后做出选择,再将自己的指令发给QFII,由其代为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