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黄土地上的新型干部——杨文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9日 08:17 经济参考报

  山西,这块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她东依太行,西临黄河,面积十五万六千平方公里。一条汾河在境内由北向南,穿肠而过。太行、吕梁两座大山纵贯南北,分卧东西两侧。其间群峰耸立,沟壑纵横,道路蜿蜒穿梭。以其自然切割而成的盆地、平原、丘陵和山地,尤以山地居多。特别是那滔滔的黄河,进入山西,挟雷擎电,一头扎入壶口,翻身跌入40米深的石槽深谷,溅起层层云烟水雾,成为世人览胜、仰慕的美景瀑布。她,象征了山西人的性格,不屈不挠,总把贫穷当动力,与时俱进,描绘着最新最美的画图。

  山西,艰苦的环境磨练人的意志,更能锻炼人的才干。一批批勇敢、诚实、纯朴的开拓者,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爬前人没爬过的坡,在探索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相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杨文宪便是这批勇敢者中的佼佼者,被群众誉为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

  在黄河岸边长大,回报母亲河,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是他的终身志愿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吃黄河水长大,回报人民,天经地义!”这是杨文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56岁的杨文宪,从小生长在黄河岸边山西省芮城县学张乡上夭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节衣缩食的清贫生活。

  1970年8月,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的杨文宪,服从分配,到了山西闻喜县委当了干事。6年后,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很快被提拔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之后,他一步一个台阶,由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直到2000年6月,随山西省机构改革,农业厅与省委农工办合并,杨文宪在原有职务的基础上,同时又兼任了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杨文宪工作30多年来,工作调动频繁,先后在运城市的3个县和省直两个部门工作。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次次舍情割爱,离开自己苦心经营的熟悉环境和朝夕相处的同事,服从大局,接受组织安排,并把每次工作的调动和安排都视为组织对他的信任和考验。无论工作环境和条件如何变迁,他的目标如一,身不离黄土地,心不离老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不变,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是他的终身志愿。所以,他有一股使不完的劲,用不竭的力。每到一处,他就象一块磁石,很快就能把那里的干部和群众吸引到自己的周围。

  他还时常把自己比作种子,把群众比作广阔无垠的黄土地,决心在人民之中生根开花。

  凡和杨文宪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和认识,杨文宪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处理问题娴熟、老练。而杨文宪则对记者说,“那是大伙对我的抬举。要说工作经验嘛,是有那么一点儿,那就是感谢党组织的多年培养和群众的支持,更得益于这些年工作岗位的多次变换,使我比别人多了几份锻炼的机会”。

  “千金易求,人心难得”。采访中,使我们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群众对他的信任。不少人直言不讳地对我们说:“杨文宪的官,是靠他自己的辛勤汗水,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事干出来的,而不是跑出来的,更不是花钱买出来的。我们打心里拥护他,他是我们的好领导。”

  听了群众这番发自肺腑的言谈,使我们联想起现今社会,确有那么一些人,为了求得一官半职,过一把官瘾,煞费心机,托人情,找关系,乃至采用不正当手段,拉拢腐蚀我们干部队伍中的一些意志薄弱者,在组织路线的坝堤上凿开豁口,乘虚而入。总之,一块烂肉坏了整锅汤,引起了群众的极度不满。

  人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杨文宪的官当的很坦荡。他当官不像官,始终和农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做农民群众的知心朋友。

  农业产业化处长杨治业向记者讲述了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1997年夏,我和杨厅长到运城开全省小麦现场会,到了5年前他工作过的临猗县,直接把我领至闫家庄村里,一把推开支书家的门,直呼其名。他和村支书相见,简直就象是一家人久别重逢一样,彼此之间毫无隔阂。不到半天功夫,支书秦存善把夏收期间存在的一些政策性问题和农民群众的想法讲了个一清二楚”。

  在座谈会上,同志们举列杨文宪许多事例。如在生活上,杨文宪从来不搞特殊化,下乡轻车简从,吃饭不细讲究,有时在乡下一盘辣子就一个馒头就算一餐。一次杨文宪突然决定到外地出差,由于时间紧,来不及回家吃饭,便在街头小店随便吃了一碗面条,便起身到内蒙开会去了。类似这样的事在杨文宪厅长身上,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心里装的是老百姓,想的是“三农”,唯独没有他自己。

  这些年来,随着职务的提升,权力的扩大,他总是在动脑筋琢磨着如何努力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权力用好。抱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度政治责任感,既对上级负责,更对下级和农民负责的态度,努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和他曾在一个县工作过的同志们反映,每年他总有一半左右的时间蹲在基层搞调研;近些年调到省直机关后,他下基层蹲点搞调研的作风仍然没变,大家掐指计算,每年至少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到县、乡和村庄。

  1990年他任临猗县县委书记时,曾利用夏收一个月的时间,跑了同临猗交界的万荣、运城、永济、陕西合阳等县市的56个村庄,写出了《我走边界》的调查报告,刊登于1990年11月16日的《人民日报》二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02年下半年,针对山西农业如何应对加入WTO挑战,杨文宪带着山西农产品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利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及对俄贸易开展情况进行考察,撰写了题为《让山西农产品走出去》的考察报告,省委书记田成平同志对他的这份报告十分赞赏,批示:“根据我省的气候、地理、水土、光照等资源条件,农业发展必须在‘特色’上做文章,坚持发展四大特色农产品不动摇。要重点抓科技进步和开拓市场两个环节,起带头和关键作用的是龙头企业。这样坚持不懈地抓几年,必有成效。”

  几十年来,杨文宪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即从群众满意的事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改起,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一个深深的窝……

  他的政策水准高、工作思路宽、点子多,是他勤于学习、深入实践的结果

  杨文宪最大的特点是爱学习。一是广泛阅读马列原著、毛主席著作、邓小平文选和当代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仔细阅读、研究党中央在各个时期的大政方针。二是写心得体会、记读书笔记约60万字。几十年来,他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前进》等报刊杂志发表的调查报告和理论文章有200多篇,约150万字。同时,还先后出版了《县域工作研究实践与思考》、《农业工作探索实践与思考》、《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比较与研究》、《山西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品质与效益》等多部著作,约510万字。现在他正在编写一本《学习与实践》的专著。不少专家、学者看了他的文章和著作,大为震惊,冲口而出:“想不到杨文宪同志还是个著书立说的大手笔”,翘指称其为“学者型的领导干部”。

  做为农业厅的主要负责人,杨文宪认为,除了抓春种秋收等日常工作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查研究,把握全省农业发展的脉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制定超前性思路,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才不失为自己工作的本职。

  1998年,山西粮食总产创出历史新高,突破百亿公斤大关,达到了108.15亿公斤。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粮食价格下跌,加之1997~1999年连续三年大旱,农民收入明显下降,群众的种粮积极性一度受到影响,思想出现了波动。杨文宪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何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杨文宪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

  1999年春夏两季,杨文宪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组织人员在全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并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山西农业的调产。结合山西的自然、地理条件,他大胆地提出了“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发展'粮、畜、果、菜、草'五大主导产业,搞好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一体化,形成区域有特色、整体多元化的产业群体思想。”并确定了“三稳定、三突出、三发展”的新思路。即在大农业内部稳定种植业,突出畜牧业、发展加工业;在种植业内部稳定小麦、玉米,突出水果蔬菜,发展小杂粮;在畜牧业内部稳定猪、鸡生产,突出牛、羊草畜,发展特种养殖的具体调产思路。

  2000年初,山西省委、省政府根据农业厅的调产思路及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以省政府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小杂粮、干鲜果、草食畜和反季节蔬菜四大优势产业作为山西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山西实际的成功之举。

  2002年初,杨文宪再次带领农业厅的有关人员,先后深入到全省8个市地、30多个县、180多个村庄和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关于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三五”战略的建议》的专题报告,提出了山西农业发展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并依据山西的自然生态,由北向南划分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东西两山杂粮和干果生产区、中南部果菜生产区三大特色优势产业板块,并在此基础上走农业工业化的道路。这一建议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省委、省政府指导全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决策。今年,杨文宪在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一篇《山西的龙头企业如何才能做大做强》的思考,再次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重视。

  调产几年来,山西农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0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0元,较1997年增长23.7%,全省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基本完成,农民负担一直控制在上年农民人均纯收的5%以内,通过实施“三大温饱工程”和“扶贫开发四大增收工程”,到2002年底,全省37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全省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近年来,山西在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从本省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因素,扶持了相当一批龙头企业。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自然地理条件非常独特。70%以上的山区沟坝地,造就了育种环境的天然屏障。日照时间的适宜,促成了种子的水分含量适度。这种易于保存的优质种子,在全国同行业乃至全世界榜上有名。山西的玉米制种,销售遍及全国20多个省份,调出量占到全国的1/4。全国最大的玉米类专业制种公司屯玉公司,总资产1.7亿元净资产7000万元,2001年销售收入2.09亿元带动制种基地20万亩,制种总量达3000万公斤去年赢利2600万元。

  集中于山西省中部的太原清徐、晋中榆次的醋业龙头水塔牌老陈醋股份公司,以其独特的产品竞争优势和丰富的原料基础,占到全省醋业产量的20%左右,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榜首。

  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山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一改过去农民的单纯追求粮食产量,转变为追求农民求收入的增加。

  看到农民钱袋一天天鼓起来,杨文宪又有了新的打算:他决心到2005年,在山西建成100个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相应培育山西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航空母舰”。另外,还要加大对乡镇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信息和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全方位、多渠道、宽幅面地增加农民收入,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小康标准。

  “杨文宪有超前领导意识,跟着他干,身体虽然是累点,但思想新颖充实,精神轻松愉快。”农业厅的干部职工如是说。

  摒弃腐朽的陋习,团结五湖四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浇幸福万年花

  “现在的党组班子是历届领导班子中最具活力、最团结的一套班子。”这是来自农业厅机关群众的普遍反映。

  群众心中有杆秤,打自1996年杨文宪担任农业厅主要领导后,厅里的面貌就在一天天发生着新的变化。离休老干部李韩锁说:“回想3年前,听说农委、开发局、农业厅三个单位要合并,许多人心里都不踏实,这样能行吗?特别是农委、开发局两个单位的职工都深感担忧。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三个单位不但平稳过渡合并到了一起,而且还能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杨文宪功不可没。”

  身正不怕影子斜,提起杨文宪厅长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全厅上下都很敬重佩服。他坚持团结大多数,搞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反对拉帮结伙垒山头、搞小团体、搞任人唯亲。他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大胆使用有才能的干部。现任外经外事处处长的王学苏原在省经贸委工作,外经外事工作比较熟悉。2000年机构改革时合并到省农业厅,并在所属的农业综合开发局工作。杨文宪通过考察了解其情况,在今年5月的处级干部轮岗中,大胆将他安排到外经外事处工作,使农业厅的对外开放搞活大有起色。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使大家心悦诚服。

  现在很少有单位一把手不抓人事和财务大权的,杨文宪就敢大胆做出此种让常人不可思议的选择。他认为,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两条,一是出主意;二是使用好干部。至于说具体分工抓什么,那都不重要。作为一把手,心胸一定要坦诚,视野一定要开阔,对“权”的使用一定要得当,得放开时且放开。只有真心放开,才能有效收拢。

  在农业厅党组成员的分工上,杨文宪虽不具体分管人事、财务,但遇大事、要事,他绝不推诿,总是一马当先勇敢地承担领导责任,果敢利落地处理别人认为难说难办的事。在杨文宪厅长未来农业厅工作之前,农业厅将一块位置极佳的房地与一个体户合作开发盖了大楼,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全厅干部职工意见很大。他来农业厅这后,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并没有认为这是上一届领导班子的事去推诿,而是迎难而上,大胆决策,多方筹集资金将此楼购买回来并进行开发、经营。为国家挽回了损失,也赢得了干部职工的交口称赞。

  为了进一步推进决策民主化,农业厅于今年6月,首次实行了厅长办公会向全厅开放。厅办公室提前一天通过公示栏、电子屏幕以及农业信息区域网、电话等形式发出通知,主动参会的干部职工与指定参会人员共享有同样议题的材料和发言权。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预定的八项会议内容整整讨论了一个上午,参会代表特别对组团出国议题提出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厅长办公会当即决定,今年原则上不安排厅领导出国,并当场对原拟定的11个出国团计划否决了6个。

  公开议事、民主决策,有效地增强了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前不久出台的《山西省农业厅政务公开方案》对人事、财务、后勤等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工作做了进行公开的规定,明确了政务公开的单位、内容、形式和方法以及监督保障措施,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执行。

  由于机构改革和历史的原因,农业厅行政事业离退休人员共有726个,占到全厅总人数的1/3。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大而沉重的包袱,杨文宪则不这样看待。他想,不少老同志虽然退了休,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经验丰富,是取之不尽的智力资源。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我们党的历史。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这些年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都包含着老干部过去打下的良好基础,也包含着他们退出领导岗位后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这些现职领导开展工作离不开他们。他常说:“老干部的今天也是我们的明天”,教育全厅干部职工一定要关心、支持老干部。他把做好老干部工作当做一件大事要事来抓,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活跃生活,安度晚年。700多名离退休人员,根据各自的爱好与特长,在厅内建起了分别有17人、30人、80人、50参加的门球队、秧歌队、太极队和歌唱团的“三队一团”,以及供厅领导决策参谋的《金穗生活》简报等。

  在丰富老干部的精神生活的同时,杨文宪更加热心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厅里逢年过节都要给大家谋点福利,老干部和在职干部同等待遇。

  山西省农业厅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直文明单位或标兵,按照有关规定,在职干部可多领一个月的平均工资(约1600元)。杨文宪认为,创建文明单位,老干部也出了力。于是,经过研究,决定从每位在职干部职工的奖金中拿出400元,使全厅在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均可得到一样的奖金。

  三年前,单位分房时,杨文宪考虑到个别老同志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时没能提到一定的级别,若单从职务加分这方面考虑,这些人肯定是分不上称心的大居室。但要从历史的角度和对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来看,他们有权力享用,受之无愧。于是,他主动向分房委员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房委员会采纳了他的合理化建议,不但没给分房工作带来困难,反倒促进了分房工作的顺利进展,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交口称赞。

  这虽然是一件具体小事,但在农业厅却引起强烈反响:离退休人员觉得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肯定,现职干部认为是对自己今后工作的鞭策。

  弘扬正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厅办,是杨文宪多年来孜孜追求的方向。

  八年前,杨文宪到农业厅任职时,当时农口的几个厅局里,只有农业厅不是文明单位。他到厅里不久就开始了创建“学习型厅办”活动,每半月请学者、专家讲一次政治理论、法制、党建或高新科学技术,强化了干部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杨文宪对全厅干部职工的要求更高了。他要求大家争做“五会一精通”的有用人。即会讲普通话、会写规范字和应用文、会讲一门外语,会使用计算机、会驾驶汽车,精通本岗位专业技能。其中会讲一门外语,会使用计算机、会驾驶汽车这三项,是处级以上干部必须掌握的。

  为鼓励干部群众继续深造,年近花甲且已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杨文宪带头自费参加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研究生的在职学习,并取得了毕业证。在他的影响下,厅里不少干部职工竞相参加在职学习,形成人人钻研业务,奋发向上的好氛围。据统计,全厅50岁以下的96名机关公务员中,有89人在读研究生班,事业单位50岁以下的689人中,有55人在读研究生班,还有6名干部在读博士学位,工勤人员也多数参加了成人大专和中专学习。

  1997年-1999年,农业厅机关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2000-2002年又连续3年被评为标兵单位。与此同时,杨文宪和农业厅同时被评为省直单位政治理论学习的模范个人和先进集体。2002年12月,山西省省直工委在农业厅召开了由50多个厅局参加的省直机关学习十六大精神研讨会,推广了农业厅的做法和经验。今年6月,中央文明办又将山西省农业厅创建学习型厅办的活动选入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方法100例中。老干部处处长李宝生动情地说,我们厅的老干部、老专家的确可亲可敬,在全面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解放思想,转变职能,继续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进农业技术革命,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设,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技术方案》、《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规划方案》的编写浸透了他们的心血,较好地保证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审查立项的可行性。

  74岁的郭明义接受记者访问时,激动的无法仰制自己的感情。他说:“我已是年过古稀之人了,搞了一辈子的农业技术,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使这些资料,不至于随时间推移而流失泯灭,是杨文宪厅长第一个支持我著书立说。在我离休休闲的生活中,翻阅整理了半个世纪以来我辛勤工作积累的大批农业资料,以及八、九十年代我发表的多篇论文和调查报告。经分类整理,筛选归纳,综合成书。杨厅长不但为此书的出版批拨了专款,而且还亲自为本书墨写书名——《躬耕录》。”说此话时,我们看到郭明义的眼圈一直是红红的,中途几次停下来调整情绪。眼下,郭明义又在加紧整理自己的《三晋农业诗词集》。象这把年纪的一个老农业专家,在有生之年,还要把全省的农业发展以诗、词的形式留存下来,在国内尚属首创。

  类似郭明义这样老有所做、老有所为的人,在山西农业厅有一大批,所以杨文宪每每谈及老干部工作时,都充满了无限深情和自豪。

  几年来,农业厅的老干部工作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的表彰,荣获全省老干部工作“十佳”荣誉称号。

  查看图片请点击页面上方“附图” 作 者:薄先锋 孟晖 邢荣庭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日期:2003-12-29星 级: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身体与身体对话
爱要这样做出来
非常笑话
酷辣笑话过足瘾头
让生活特别有滋味
图片
铃声
·[阿 杜] 坚持到底
·[和 弦] 我愿意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年贺岁招商有礼!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低成本实现网上创业!
先试后买邮箱送大礼!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