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娱乐圈要警惕“潜规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9日 04:23 新京报

  在接到一位著名导演可能卷入一起丑闻的报料之后,我们也曾经犹豫过,是否应对此展开调查,毕竟,在一些人眼里,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八卦的题材,似乎不尽严肃。

  最终我们选择了报道事实、而且不以“娱乐”的态度进行报道。我们的理由是:不管报道中一位主人公所称的那种“潜规则”是否存在,不管别人如何看待娱乐圈中的人物和事件,我们仍然坚持认为,娱乐圈应该受公众所普遍遵守的道德和法律的监督,同时也应接受
舆论的监督。

  换言之,娱乐圈同样也应该置于阳光的照耀之下,而不是在某种无法公开的“潜规则”的统治之下。

  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严肃的态度,我们才坚持要求记者采访当事的双方和有可能知情的人,而非根据一方的说法,去“娱乐”地描写一些恶俗的细节。

  我们无法判断也许永远也无法判断这个个案孰是孰非,我们也曾经想到,类似的报道,无论我们怎样客观平实,还是有可能对其中的一方造成伤害。但是,我们认为,剖析这样的个案对当下娱乐圈警示的意义或许更大。

  一些娱乐从业人员,不论其作为公众人物也好,或者准公众人物也罢,由于其个人行为可能对公众产生的特殊影响,所以其比普通公众更有义务有责任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无法成为公众学习的楷模,至少不能挑战大众共同的道德底线,不能为一些所谓的“潜规则”推波助澜,甚至利用这种规则去获益,否则,我们有理由质疑他们到底在对社会尽着什么样的义务。

  事实上,今年娱乐圈内发生的几起事件,已经证明,由于某种所谓的“潜规则”的存在及泛滥,已经伤害了娱乐圈内的很多人。公众对一个群体信心的丧失,是难以挽回的。“潜规则”的存在及泛滥,意味着所有“圈”内人的品德都受到自然而然的质疑,虽然事实远非如此。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也无法做到让任何人自觉自愿地对社会公众负责。缺乏制度的约束和公众的监督,才是“潜规则”存在及泛滥的前提。面对近年来社会上对娱乐圈内公众人物普遍的质疑,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批判层次上,而是应该尽快地建立起制度约束机制,并且为公正公开的舆论监督创造条件。虽然这种建设的困难将十分巨大,但它却是终结流言和“潜规则”的一个根本途径。本报评论员江新相关报道见今日A10版(来源:新京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身体与身体对话
爱要这样做出来
非常笑话
酷辣笑话过足瘾头
让生活特别有滋味
图片
铃声
·[阿 杜] 坚持到底
·[和 弦] 我愿意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淑女疯狂
  • 火辣露乳装新上架
  • 买内衣送性感大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