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胜利油田:努力重上“3000万吨”台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8日 08:31 经济日报

  一个已开采了40年的大油田,在我国石油安全面临挑战的时刻,义无反顾自我加压,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油气当量重新达到3000万吨以上的发展目标。他们将自身发展目标与国家能源战略目标融为一体,创造出新的辉煌。请看本报记者来自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的调查报道———

  两个目标融为一体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石油消耗与日俱增。

  石油安全战略,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制度。

  国际能源战略格局变化巨大,我国石油消耗不断增加,能源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和国有特大型企业,胜利油田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胜利油田始终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支撑,始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1964年开始勘探开发到2003年底,胜利油田共发现油气田72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3.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8亿吨,约占建国后全国原油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累计生产天然气357亿立方米;累计上缴各种利税(费)1307.7亿元;累计出口原油9000多万吨,创汇约132亿美元,为国民经济和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面对国际国内石油格局的深刻变化和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新形势,胜利油田决策层一致认为,为了国家能源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胜利油田必须自我加压,有所作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支柱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由此预期,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必将带动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长。胜利油田作为全国第二大油田,在解决石油能源问题上必须发挥应有作用。

  目前中石化的资源自供率仅为30%,远低于全国石油石化行业平均水平,离国际上公认的60%的比例更有很大差距。中石化集团公司提出:“到2020年,把中国石化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要实现这一目标,上游业务的扩张和发展十分重要。作为上游企业的龙头,要实现中石化提升资源自供率的目标和部署,胜利油田必须走在前列。

  纵观胜利油田40年的发展历程,在经历了发现、发展和高速上产几个阶段后,从“九五”以来油田开始进入战略性调整时期,目前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660万吨以上。虽然按照目前的条件和能力,油田的日子依然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下去。但要担当起应对国家能源安全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油”的历史重任,胜利油田必须实现更大的发展。

  就这样,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与胜利油田自身的发展要求,两个目标融合在了一起。

  今年年初,他们结合实际进一步调整了发展思路,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期间油气产量重上3000万吨以上的发展目标,决心以多产原油的实际行动为我国能源安全分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油”。

  树信心,脚踏实地迎接新挑战

  1987年,胜利油田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此后在这一水平上保持了9年。经过较长时期的高速上产,胜利油田陆上主力油田大部分进入了高含水、高采油速度和高采出程度的“三高”阶段,稳产难度越来越大。资源自然递减规律的制约,使胜利油田原油产量在高峰稳定一段时间后开始走低。国家寄希望于胜利油田的,首先不是石油产量的大幅增长,而是稳定。胜利人埋头苦干,石油年产量终于在2660万吨以上的水平上稳定下来。

  一个开采了40年的老油田,在采出程度和含水量都比较高的情况下,将重上3000万的目标明确地提出来,所面临的压力和风险,是可以想象的。但是胜利人更多的是信心。

  勘探理论创新先行

  胜利油田主力油区所处的地质构造被称为济阳坳陷,这是一个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地质条件又十分复杂的地区,被称为“石油地质大观园”,勘探开发面临着一道道难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胜利探区的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阶段,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而资源采掘业所面对的逐年递减的规律,每时每刻都在向胜利人提出严峻挑战。

  “石油就在地质学家的脑海里。”这句在国际石油界广为流传的话对胜利油田来说,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胜利油田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每一次大发展,都得益于勘探理论的创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油田地质工作者依据传统的背斜理论,并根据实际加以创新,逐步明确了复式油气聚集带整带含油的特点,发现了一批大油田,实现了胜利油田的快速发展。1978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上到194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勘探,胜利油田容易发现的大中油田大都已被发现,油田的储量及产量在一段时间内徘徊不前。面对这种情况,广大勘探工作者大胆解放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复式油气成藏理论。依据这套理论加上技术进步,油田相继发现了一批不同规模的新油田,特别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发现并开发了海上埕岛油田,实现了由陆地向海洋的大进军,开辟了新的资源接替阵地。油田原油产量高速增长,1984年年产量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并在3000万吨以上保持了9年。复式油气成藏理论作为对陆相成油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九五”以来,胜利油田的勘探工作由主攻构造油气藏转为寻找隐蔽性油气藏。隐蔽性油气藏,就是那些用常规手段不易发现的油气藏。油田决策者分析形势后认为,油田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理论的突破。为了重铸信心,他们在勘探系统开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潜力在哪里、目标在哪里?”的大讨论,为勘探人员开展独立思考、发扬独创精神、发表独到见解提供舞台。

  思想的解放催生了理论的创新。

  隐蔽油气藏理论的诞生和发展,立即带来了油田勘探的新突破。最近几年新发现的油田、区块接连不断,而且储量品位、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使今后三年实现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的目标也胜券在握,再次展示出老区勘探的巨大潜力。中国石化集团鉴定委员会对胜利油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这一理论“是继我国陆相生油理论和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之后又一个新的理论创新,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以预见,随着这一勘探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胜利油田老区的勘探前景将更加光明。

  左图: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田勘探开发的各个领域。

  技术进步带来良性循环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胜利油田的高速开发为国民经济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使油田发展潜伏下许多矛盾和问题。经过“七五”、“八五”的高速上产之后,胜利油田陆上主力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资源接替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困难和挑战,油田决策者一致认为,石油工业是技术密集的行业,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企业的生产过程直接表现为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离开技术创新,发展寸步难行。

  事实也是如此。胜利油田开发建设40年来,每次储量和产量的重大突破,无一不是以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为保障的。正因为如此,胜利人始终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到依靠科技上,努力向科技进步要储量,要产量,要效益。据统计,自“七五”以来,胜利油田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265项,其中95项获得国家级奖励,435项获省部级奖励。一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7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6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特别是形成的包括勘探开发、采油工艺、稠油热采、钻井、滩海油田开发建设配套技术、三次采油、计算机开发和应用技术在内的十大核心技术系列,覆盖了油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形成了胜利油田独特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依靠科技的强大支撑,胜利人攻克了油区的一座座堡垒,显著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精细油藏描述已经开展了70个区块,覆盖地质储量近15亿吨。三次采油配套技术不断完善,进一步扩大了应用规模。到2003年底,已累计增油700多万吨。特别是滩海油田勘探开发建设配套技术的形成和完善,更是开创了国内同类油田开发的先例,为我国极浅海油田的开发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1993年,胜利油田结束了“望海兴叹”的历史,当年产油10万吨。1999年,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200万吨级浅海大油田。截至2003年底,浅海油田已累计产油1570多万吨,成为油田增储增产的重要阵地。

  一系列主导技术的形成和提高,有效扼制住了胜利油田自1993年以来原油产量连续下滑的势头。1997年以来,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2660万吨以上,连续5年实现稳中有升,连续7年实现储采平衡,油田开发逐渐步入良性循环。

  人才战略奠定发展基础

  40年来,胜利油田坚持不懈地实施人才战略。一是形成了有利于人才聚集、培养和作用发挥的人才机制。油田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制度,建成了较为配套的人才制度体系,建立完善市场导向、政策优惠、引才与引智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增强了吸引聚集人才的能力。“九五”以来共引进本科以上毕业生7500多人,在站博士后今年已达57人。建立完善立足需要、超前储备、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有175人进入了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分别达170人和1800多人。二是营造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支持人才的人才环境。油田通过设立“地学开拓奖”、“科技英才奖”和“青年科技基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以表彰和奖励;通过政策引导、事业激励、利益驱动和有序竞争,努力开发各类人才的潜能,组织开展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等评选活动,增强人才的成就感。关心人才身心健康,提高人才待遇,努力帮助排忧解难,为人才营造较好的生活环境。三是加大了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油田专门成立了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建起了博士后工作站,并积极探索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路子。目前,油田已与上海交通大学、石油大学等五十多所高等院校协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目前已经培养博士、硕士1600多名;先后引进国内外博士后50名,分三批选拔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100多名。人才战略的实施,为油田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油田拥有各类研究院(所)36个,各类实验室75个。全油田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万人,院士、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贴专家、局级以上拔尖人才达800多人;现有教授级职称人员180人,高级职称人员5400人,高级以上职称人员比例由“九五"初的5.6%上升到9.9%;研究生学历910人,本科学历2.1万人,人才总量占职工总数的35.3%,基本满足了油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实现油气产量重上3000万吨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资源扩张拓展发展空间

  2003年9月25日,在胜利油田准噶尔探区传来喜报:董1井使用4.7毫米油嘴进行中途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折算日产原油84.3立方米,天然气48675立方米。有关专家认为,这一重大突破展现了西部胜利探区良好的发展前景,意味着胜利油田寻找资源接替阵地的愿望开始从梦想走向现实。

  胜利准噶尔探区是胜利油田在西部承包的一个勘探区域,也是胜利油田实施“跳出胜利发展胜利”战略、进行资源扩张的一个缩影。1996年,以参与新疆塔里木和田探区风险勘探为标志,实现了由“胜利本土”向国内新区的跨越。

  2000年以来,在国土资源部组织的最新一次矿权登记中,胜利油田顺利登记了中国西部的和田、准噶尔等勘探区块,并承揽了中国南方的合肥盆地和浙江长兴地区的探矿权。与此同时,胜利油田加大了进军国际勘探市场的力度,先后中标了蒙古国宗巴音勘探项目、阿尔及利亚扎尔则油田开发等项目。

  1999年7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拿出16个风险勘探区块对外招标。历经一年多的竞标谈判,中石化中标了面积约4670平方公里的卡山区块。这也是中石化的第一个海外风险勘探项目,集团公司指定胜利油田具体操作执行。两年来,油田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综合地质研究,对区块地质情况有了明确认识,并确定了两个最有利的构造带,发现13个有利构造圈闭,据此落实了两口探井的井位。

  今年5月5日,设计井深3838米的伊朗卡山风险勘探项目部署实施的第一口预探井————阿旺1井开钻,并在钻井中几次见到良好气测显示。

  近年来,油田通过资源扩张,在国内可供勘探的总面积由以往的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了17万平方公里,油田的探矿区域已经扩展到全国五大盆地中的四个,油气资源总量达到170亿吨,比“八五"末增加了1倍多,油气当量重上3000万吨的资源基础基本落实。

  此外,从“九五”末以来,胜利油田加大了对组织结构、产业结构、队伍结构和产量结构的调整,使油田的资源基础有了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和实力有了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六大战略重铸辉煌

  为实现油气当量重上3000万吨的奋斗目标,今后胜利油田将重点实施六大战略:

  ————实施资源扩张战略,提高油气资源储备。立足济阳老区,努力寻找剩余油气储量,确保每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以上。努力开辟新区,加大西部探区勘探力度,寻找新的资源接替阵地,并积极参与国外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十一五”争取在国内新区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亿吨,天然气勘探力争在西部和济阳深层实现重大突破,国外勘探实现大的发展。为确保“十一五”期间油气当量重上3000万吨,济阳老区年产油气当量保持在2700万吨,国内新区形成年产150万—200万吨油气当量份额油的能力,海外市场力争形成年产150万—200万吨油气当量份额油的能力。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油田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难题为攻关对象,加大技术管理创新力度,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突出可持续发展接替技术的先导攻关实验,努力实现主体技术的战略接替和跨越式发展,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使技术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以信息化提升油田整体运营水平的新路子。

  ————实施“大多元”战略,跳出石油发展胜利。按市场经济规律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选择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具备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和区域性龙头企业,实现企业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形成一个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主导产业。顺应中国将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的趋势,把油田建成中石化集团公司的“加工制造中心”。

  ————实施“走出去”战略,跳出胜利发展胜利。把开拓国内外市场作为油田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整体规划,协调发展,加大激励力度,强化约束机制,力争在拓展生存发展空间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力度,积极参与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竞争,以海外勘探开发业务为突破,带动相关设备出口、劳务输出、工程承包、技术服务的发展,促进油田油气产量的增长和经济总量的膨胀。

  ————实施“提升质量和效益”战略,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坚持走规模和质量协同发展之路。遵循市场规则,突出价值目标,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再造企业整个业务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及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从而实现企业整体运营在质量、效益、成本、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改善和提升。

  ————实施企业文化创新战略,推动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大力弘扬“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大力加强以“创业、创新、竞争、发展”为核心内涵的胜利文化建设,以胜利文化凝聚职工,激励队伍,推动企业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以油气当量重上3000万吨、全面提升胜利油田整体发展水平的实际成果,为应对我国能源尤其是石油战略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胜利油田开发的新突破

  “九五”以来,胜利油田在油田新区产能建设难度加大、主力油田普遍进入“三高”开发状态情况下,原油生产基本稳定在2660万吨以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明显好于“八五”,油田稳产基础进一步坚实。

  大力发展油藏描述技术,水驱采收率有了较大提高。从1996年开始,油田全面开展了精细油描述工作,经过各方面的联合攻关,取得了三大主要成果:一是建立了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本程序、技术和方法;二是掌握了不同类型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侧重点和关键技术;三是初步形成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计算机一体化软硬件系统,形成了从定性到定量、从微观到宏观的精细油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系列配套技术,并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收到了显著效果。

  加强滚动勘探,初步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产能建设模式。探索形成了适合胜利油区地质特点的闻名全国的滚动勘探技术。经推广应用,共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94亿吨,建成生产能力378.6万吨,成为胜利油田增储建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滚动开发的同时,胜利油田发展和完善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产能建设模式,使新区产能建设水平和整体效益有了较大提高。

  加大创新力度,油田开发技术不断配套完善。一是三次采油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累计增油700多万吨。二是海上埕岛油田实现了高速高效开发。目前已建成了年产原油200万吨以上的能力,并配套完善了包括海上钻井、采油、防砂、分层注水、油层保护、平台建设、油气集输等适合胜利极浅海地区的海上油田开发技术。三是复杂结构井开发技术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目前,胜利油田已累计完成水平井464口,占全国陆上石油系统完成总井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水平井技术已由单井水平井设计转向区块整体利用水平井开发,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四是油气层保护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始终贯穿于油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

  加强油藏经营管理,油田开发水平不断提高。油田坚持“储量、产量、效益”三统一的原则,积极探索油藏经营管理新模式,精细成本管理和生产运行管理,有效地控制了递减,进一步提高了特高含水期的开发水平,自然递减率由“八五”的20%降为目前的14.5%左右,含水上升率控制在0.5%以内,“九五”以来连续7年实现了储采平衡,为油田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摄影 单保江 王建刚 刘彦国 孙光明作者:单保江 王建刚 刘彦国 孙光明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身体与身体对话
爱要这样做出来
非常笑话
酷辣笑话过足瘾头
让生活特别有滋味
图片
铃声
·[阿 杜] 坚持到底
·[和 弦] 我愿意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淑女疯狂
  • 火辣露乳装新上架
  • 买内衣送性感大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