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增长杠杆51版增长杠杆·危机
张军:“起吊机”与“脚手架”阻碍上海产业转移
本报记者费雪域上海报道
近年来,地产业对上海的经济增长推动越来越明显,产生的惯性冲力越来越大。1990年,上海房地产增加值占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0.5%,而2001年已经达到6.4%。2002年,上海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增幅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3.4个百分点。
显见的事实表明,土地对于上海产业政策调整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12月20日,复旦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
“起吊机经济”和“脚手架经济”
《21世纪》: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正从各方面积极调整和发展。从上海发展的过程来看,您如何概括上海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
张军:概括来说,我把上海的经济增长比喻为强势政府主导下“起吊机经济”和“脚手架经济”。起吊机经济,是说上海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外在投资拉动的,而不是像浙江、江苏那样内部生成的经济力量。“脚手架经济”,是说上海的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修桥修路盖房子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最显著的例子是在未来的7年中,上海将为世博会投入2000多亿资金用于展会场馆以及交通建设。
在这两种经济形态下,上海当前的竞争力主要还是来自制造业,虽然上海正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但上海仍维持着制造业的中心地位,制造业被认为是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与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最大的差距是,上海的城市功能仍以制造业为主,而伦敦、巴黎、纽约早已不以制造业为主了。
尽管上海的目标是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但实际上上海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其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格局,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内这种格局都难以打破。
上海经济的增长是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的,产业发展并不好,但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很快,其中的很多基础设施超前投入值得人们反思,有的东西好像就是为了代表国内或者国际上最先进的,这就代表了上海的一种心态。实际上,超前投入基础设施也是极大的浪费。
显然,上海这种外延资金加起吊机经济的形式支持增长的经济,并不能完全激发内在有效的投资需求,一旦建设投资放缓,发展也就面临挫折。《21世纪》:最近屡屡听到上海政府关于发展高科技制造业的说法,也有观点认为上海不能丢掉制造业。那么,对于上海来说,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产业的难度是什么,为什么上海在产业方面的进展不如所期望的那样快?
张军:关于上海的制造业问题,上海经历过思想转型的。这样的讨论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讨论纺织业从上海撤出的问题,服务业优先发展。但97年后,上海思路有了转变,政府明确表态,上海不能丢掉制造业,尤其所谓高新科技的制造业。最近,上海提出科教兴市战略,其实主要还是指向高科技产业。
这其中原因是,很多人,包括很多政府官员脑海里认定上海的制造业能力。另外的原因是,金融危机后,香港经济空心化的问题也引起上海管理者的注意,认为上海如果放弃了制造业就会有空心化的危险。因为金融贸易等虚体经济抗风险不如制造业来得稳当。
发展三产和服务业
《21世纪》:上海的城市定位该如何形成?那么您如何评介上海的产业政策?
张军:从长远来看,如果给上海定位的话,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上海未来经济的形态,而不是现在像政府来定位。因为如果政府来定位的话,像现在这样由政府来定位就必然有一套维持这个定位的政策和资源的投入。长此以往下去,上海的经济结构在将来会面临又一次的转型。其实,这个问题已经遇到过。在五六十年代,上海已经是一个重工业基地。后来,进行了很大的转型,几乎脱胎换骨。要注意到,上海现在提产业政策的时候,有个潜台词,那就是认为上海有两个上海,发展三产和服务业是在中心城区,发展制造业是在郊区。上海希望两个都兼顾到。但实际上,没有一个都市可以分割成郊区和中心的概念。国际上大都市的郊区是居住的地方。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上海将来的人住在什么地方?所以这种定位从理论本身看是有问题的,而且不符合国际大都市发展的趋势和经验。
《21世纪》:那么,对于上海来说,上海的经济定位和产业发展该如何规划?产业转移的动力和压力在哪里?
张军:这里我讲我们的一个课题成果。我们把上海与江苏、浙江整体对比,对比的因素是三地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结果显示,江苏、浙江的全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过去10年开始赶超上海,现在已经超过了上海。如果我们考虑到上海的金融、贸易等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比江苏、浙江要高。上海第三产业达到近50%,在上海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占的比重相对没有江苏浙江那么高,但也没有差别太大。结果是,江苏、浙江的劳动生产率上升得比上海快。
如果把上海与江浙分二产与三产来比较的话。上海三产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二产的劳动生产率速度。这个结果反映出上海的制造业发展已经遇到很大的屏障。上海二产的劳动生产率上不去,主要还是因为上海没有企业家,没有经营企业的好环境。总体上,上海还是一个以国有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从长远来看,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实际收入的。一个地区的工资水平实际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这几年发展趋势来看,上海的人均收入增长已经慢于周边地区了。
这是增长的困境。上海如果要维持制造业的竞争力的话,劳动力收入增长就不能太快。但是,上海是个国际性的大都市,生活费用比周边地区高,但劳动生产率又不高。这样,为了维持相对的竞争力,就要压低工资。使得产业工人的收入被锁定在较低水平,这与上海的发展趋势也不吻合。我个人认为上海的产业转型应该越快越好。举个例子,比如在江西,他们制定的政策就是实实在在的迎接沿海地带的产业转移,主要是转移劳动生产率跟不上的产业。有意思的是,目前江西有17万个来自浙江的企业家,带着资金、项目去创业,但极少有上海的企业过去。
《21世纪》:也就是说,目前江浙两地产业转移快于上海的第二产业,由此对上海经济增长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张军:确实,江苏、浙江的制造业在目前制造业这个大的范畴里面,他们在不断加速转移。所谓高端技术,由于时间问题,上海也未必能够占领技术高点,因为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比上海快。从技术进步来讲,上海的技术进步会比江浙企业要慢,而且不连续。江苏和浙江通过不断转移调整,其中包含了一种持续的技术进步。所以,高端技术可能出现在江苏浙江的草本经济企业。上海尽管引进大项目,但技术进步跟不上,关键在于缺少产业调整的机制。
所以,上海的产业发展形势很严峻,因为缺少转移的机制。这主要是因为上海的产业被政府保护了,甚至是政府在扶持,在投入,所以企业家始终出不来。
走土地节约型模式
《21世纪》:上海土地政策与上海产业转移趋势的关系是什么?
张军: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开发依赖了土地的稀缺,问题是土地稀缺是上海这个城市基本的性质,是这个城市最稀缺的要素。从发展来说,地价会越来越高,这将对上海产业形态有个自然筛选过程,将会保留用地少,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这当然是服务业。既然土地是稀缺的资源,所以上海的发展必须走土地节约型模式,不要搞大的制造业项目。即便把工厂放在郊区也不符合上海的禀赋。
按这个逻辑,上海的土地政策与产业政策必须相互配套。如果从欠帐角度,搞基础设施投入是对的。但是,如果把土地当成融资方式那就有问题了,这将导致崇明岛也必须开发。
所以,如果上海的土地开发殆尽,等上海的稀缺资源没有好开发的,那么上海未来30年,40年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上海将很快突破2000万人口,这对生存、生活环境都提出挑战。横向来看,国际上很多都市以前也是工业城市,现在你在那里看到的是大片的森林。上海,土地过度开发,自然也就没有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然后再投钱做生态。这笔帐似乎没有人算过。
《21世纪》:但从长远来说,上海土地的稀缺压力必然会成为上海产业转移的压力和动力?
张军:当然,等土地带来的贡献率下降的时候,将逼迫上海进行产业转移。但我觉得,目前强调长三角的合作很重要,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合作能否率先突破行政上的区划非常关键,比如深水港问题。
总体上来说,上海政府不要过多干预具体的经济活动,减少政府管制就是一个突破。上海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还犹豫不决,那么负担将越来越重。所以,上海应该列出一个时间表,政府应该从那些国有的,还有政府支持的经济领域尽快退出来,实现民营化。我认为,如果走出这一步,上海的经济将有很大的变化。
至于将来,没有制造业是大都市必然的趋势,没有制造业也同时意味着这个城市的人口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个城市不再负担产业大军。从历史形态来看,产业大军往往是这个城市里的贫困人口。所以,上海如果做到产业转移,那么上海的人口结构将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