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金融新洋务58版金融新洋务·银监会
本报记者吴雨珊、张旭 上海、北京报道
13个城市也许不算太多,但在可供驰骋的有限空间里,外资银行已经让全中国感觉到了贴面而来的压力。到10月末,共有62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191家营业性机构,它们仅拥有
1.4%的市场资产总额,却猎获了中国银行业外汇贷款的13%。
5%的参股比例的上浮也许微不足道,但在中国政府的盛情延揽之下,国外投资者已经在中国金融业获得了太多一展身手的回旋余地。这甚至与刘明康主席引入了6位“外脑”组成国际咨询委员会一道,被视为银监会开展“洋务运动”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同样与此相关的是“监管多边主义”取向:12月初,刘明康率队出访英美,并与英国金融服务局签署双边监管备忘录,与美国货币监理署签署信息交换协议。此前的8月22日、8月25日,银监会已分别与澳门金融管理局、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预计2004年初,银监会还将与韩国、新加坡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监管谅解备忘录。
一则以竞争,与狼共舞;一则以交流,师夷长技。市场在谨慎戒备中等待,政府在不失步骤地引入,外资银行究竟是否已经深入中国金融的腹地?它们的生存形态究竟与本土银行有什么不同?
进入中国的五种路径
2003年12月17日,恒生银行、新加坡投资有限公司、国际金融公司(IFC)参股兴业银行,合计持有兴业银行24.98%的股本。恒生银行独占15.98%,成为兴业银行第二大股东,仅次于福建省财政厅。
两年前的2001年11月28日,IFC出资2700万美元,认购了南京市商业银行15%的股份。更早的时候,IFC已经持有中国另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上海银行——5%的股份。2002年初,上海银行又引入了汇丰等外资股东。
“最近一两年参股中资银行越来越流行了。”东亚银行上海分行浦西支行行长梁达文说,“那些规模不是太大,没有多少坏帐,管理比较规范且回报率较高的中资银行是我们的首选。”
与市场冲动呼应,监管层亦为外国资本大开绿灯。12月8日,银监会新政发布,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的上限被放宽至20%。
除了参股,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还有独资、合资、开办分支机构和与中资银行开展业务合作等。
业务合作是比较容易达成的一种模式。10月初,东亚银行与深圳市商业银行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随后不久,兴业银行与西德意志州银行、花旗银行、法国里昂信贷银行、贝伦贝格银行、蒙特利尔银行等五家外资银行签署了福费廷业务合作协议。
分析认为,外资银行的合作动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拆借市场相互拆借人民币资金;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本土银行在它们现在不想去的地方从事人民币现金管理,比如一些西部省份。
前一动机的政策铺垫是,11月底,央行批准7家外资银行进入国内人民币拆借市场,并核定东亚银行广州分行、大华银行深圳分行、南洋商业银行蛇口分行、汇丰银行青岛分行、马来亚银行上海分行、东亚银行大连分行同业拆借最高拆入、拆出资金余额分别为1.5亿元,三井住友银行广州分行3亿元。上述7家外资银行分行拆入资金最长期限为4个月,拆出资金期限不得超过对手方的由人民银行规定的拆入资金最长期限。但后一个方面——与中资银行合作开展现金管理,则一直囿于政策,无甚进展。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至10月末已设立的191家营业性机构中,外国银行分行157家,下设支行11家;当地注册法人机构15家、下设分支行及附属机构8家。而同一时期,许多在华合资银行纷纷面临重组或撤并的命运。显然,设立分支机构和参股中资银行已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而独资和外方控股的合资形式则不被看好。
市场份额下降与上海现象
12月24日,来自上海银监局的消息表明,12月以来,上海已有5家外资银行提出了对非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业务的书面申请,多家机构正在积极筹备,另有部分外资银行表达了类似意向。
上海银监局同时指出,这些银行瞄准的中资企业客户,均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而在已经获许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中,有8家人民币业务利润在今年前8个月已超过外汇利润。到11月末,外资银行在上海市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中的占比分别为3.55%和7.15%,同比分别提高0.85%和1.04%。
从比例上看,这一转变似乎可以基本反映整个在华外资银行业的趋势——目前,共有62家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机构,资产总额达到264.38亿美元,占全国外资银行资产总量的一半。外资银行对上海的青睐,还表现在管理功能的集中方面:花旗、汇丰、渣打、华侨等4家外资银行已将中国总代表处设在上海;有24家外国银行选择其在上海的分行作为在华业务的主报告行,占全国外资银行主报告行的三分之二,合计并表行达87家。
但全国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银监会的统计表明,2002年,外资银行在外汇贷款市场的份额,从2001年的15%跌至2002年的7.4%,总资产在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中的比重也从2%下降到1.1%。2002年度,外资银行实现利润1.84亿美元,而今年1到8月的利润为1.76亿美元。12月24日,银监会人士证实,外资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的总体市场份额仍在下降。
对于上海不降反升的独特现象,该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上海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包括浙江和江苏在内的整个长三角,而这个区域正是外商投资机构最为集中的地方,业务质量和总量能够都保持较高水平。
就全国范围内外资银行份额的下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范建军将原因归结于中资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的非理性竞争和利率的非市场化。他认为,多数外资银行更关注银行未来一段时期总的预期收益,而不仅仅是市场份额,在发放期限较长的高风险贷款品种时,会严格计算其风险成本。相形之下,国内银行对长期贷款的风险评价比较模糊,放贷较为冲动。据统计,今年3季度末,中长期贷款占国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为39%;从增量看,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短期化而资产运用长期化的问题更为明显。
利率方面,按照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外资金融机构的存、放款利率及各种手续费率,由外资金融机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确定”(目前中国已放开外币贷款利率),而国外对放款利率往往没有限制。面对中国的利率管制,外资银行感到“水土不服”亦在情理之中。
“政府对利率的管制,使外资银行已经开始放弃一部分传统的贷款业务。”范建军认为,人民币贷款利率的限制,使外资银行无法发挥其擅长的风险评级与定价优势,根据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和贷款的风险暴露程度,灵活地确定贷款利率。与此同时,外资银行的人民币有相当部分来自同业拆借,本身成本比较高,期限又短,用于发放长期贷款有一定困难。因此,对一些风险较高的信贷业务,外资银行只能选择放弃。
不良资产瓶颈
数据表明,不良资产并非中资银行的专利。
据银监会统计,今年前8个月,外资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为4.67%,比2002年末下降了1.84%。但部分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较高,其在华分行或附属机构的不良资产率远远高于其母行全球并表数据,也高于同地区、同等经营背景的其他外资银行。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日报援引银监会官员的说法称,在中国内地有24家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超过20%,有7家外资银行更高达90%。
银监会人士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资产规模小,单笔业务占比较大;业务大幅收缩,收回优质资产而持有不良资产;过度集中于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此外,贷款疏于管理、资产保全不力也是资产质量较差的重要原因。
范建军表示,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在国外已经习惯使用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出具信用评级标准的外资银行,面对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缺失难以适应,丧失了风险控制方面的一些优势。
在不良资产问题上,外资银行内部也存在诸多个体差异,包括独资和合资在内的外资法人机构的风险,比其他形式的银行风险更为突出。银监会统计表明,截至2003年8月末,外资银行法人机构的不良资产率为15.4%,比外国银行分行高出11.3个百分点。部分经营状况较差的机构业务已近停滞,还有部分机构提出退出市场或重组意向。
银监会有关人士分析,造成外资法人机构的风险水平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受业务范围的限制,客户基础薄弱,且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部分外资独资银行为家族控股,决策机制不透明,不能对银行实施有效管理,导致机构关联交易现象严重,承担了过度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