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贸易突围77版
本报记者郭莉
见习记者徐万国北京报道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说,目前中美关系正处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30多年来的最好时期。2003年12月9日上午,华盛顿白宫南草坪,美国总统布什鸣响19发礼炮迎接首次访美的中国总理温家宝。
然而,高规格礼遇的背后,却是中美贸易不折不扣的寒冬。
面对2004大选和2003年前10个月中美贸易破纪录的千亿美元,一些用心良苦的美国人构建了二者的联系,纽带是:“中国制造”使得数以万计的美国工人失业。于是,密集的“反倾销”矛头指向纺织品、彩电、钢管、家具等中国对美出口的几乎所有的主要产品领域。
影响不言而喻。温家宝踏雪而来。
12月8日美国纽约,温家宝提出了精髓为“发展、平等、互利”6个字的“中美贸易五项原则”。
12月9日,华盛顿,温家宝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双方商定,提高中美商贸联委会(Joint Commission on Commerce and Trade)级别,吴仪副总理担任中方主席,埃文斯商务部长和佐立克贸易代表担任美方共同主席。
调整还不止于此。11月与12月,中国先后向美国派出两个代表团,分别签下价值65亿美元、40亿美元的进口合同;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也召开研讨会,意在进一步调整鼓励出口的退税政策;面对美国、欧盟、日本、东盟等中外经贸的区域性不平衡,中国政府的多边贸易调整也加快步伐。
身为第四大国际贸易国,在关键时刻,中国的大国贸易政策正在发生着不易察觉的变化。有专家说,中国的贸易政策正在趋向世贸组织所提倡的“公平、透明和可预见”,一种体现大国气度的贸易“中性化进程”已经悄然临近。
是“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
同中美贸易摩擦一样,所有针对中国的贸易争端发端于一个错误的判断——“中国经济威胁论”。
这个论断的依据是:20多年来,中国所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由1979年的不到1%上升到了2002年的超过4%,居世界第4位。而据预测,今后15年~20年内,中国商品贸易所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将增加至10%。其中,2002年,中国的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近1/4。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国际贸易地位的迅速上升,令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生莫名的恐慌,于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各种反倾销诉讼此起彼伏。
但是,隐藏在巨大成就和高增长数字背后的,是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但并不是一个出口强国。
中美贸易专家、商务部研究员李雨时认为,虽然中国今年可能超过法国而位居世界第四贸易大国之列,但这仅仅是从贸易总量上来分析,而从世界经济分工的角度看,中国外贸中加工贸易占很大份额,出口产品大多处于加工下游的低利润环节,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技术含量比较低,因此不能将中国认定为贸易强国。
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潘金娥认为:判断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商品份额以外,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中国出口额中服务贸易比重小(约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2%左右),而在制成品中,以技能和技术密集度低的低附加值的制成品为主。这两点足以说明,中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处于劣势。
尽管如此,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今后依然将不得不面对更加恶劣的国家经济环境和有可能持续增多的贸易摩擦。
怎么办?
重新审视进出口关系
长期鼓励出口导致“中国制造威胁论”之后,政府与专家们将审视的目光重新转向了进出口平衡,而增加进口则是专家们的一致建议。
2003年6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进口问题专家研讨会。会上,李雨时直言:应当利用税收杠杆,保证中国进口结构的合理发展——与其把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到国外的债市或存到外国银行,还不如增加进口机器设备,为经济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接受本报采访时,李雨时介绍说:实际上国家早就注意到通过进口来调控经济发展,今年进口设备的数额比重即有很大增加。过去,我国进口国外设备的比重很低,而今年1月~7月,进口设备所占进口固定资产的比例即达到了70%。
而就在12月8日温家宝总理访美前夕,11月12日,中国赴美采购团与波音、通用电气等美国公司签署协议,在这65亿美元的定单中,即包括了30多架波音飞机、发动机与15000辆轿车、卡车。而这些巨额的进口定单,无疑是中国政府推动进出口平衡的重要举措。
曾经在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任职6年的李雨时,对于通过进出口所获得的“国家比较利益”问题,也有深刻见解:一个国家进行进、出口资源进行转换,实际上是为了获取其中的比较利益,在中美贸易中,中国恰恰就是通过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回了美国的先进的设备或技术;而美国,则是通过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以便其国内产业转移至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
而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提出以“平衡”为基调的处理原则,这对于片面强调出口创汇的中国贸易政策,无疑是极大的改进。
政策“中性化进程”起步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世人勾勒了这样一个完美的大国贸易政策——公正、公开、透明和可预见性,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贸易原则。
虽然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但加入WTO的国家,原则上都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提供一种无限接近公平的贸易秩序。
李雨时把这一原则概括为“既不扩大出口也不鼓励进口”的“中性政策”。按照这一政策,过分鼓励出口、过分限制进口都是不对的,国家不该给进出口出台扶持、限制的政策。
而自从2001年10月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贸易政策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中性化”趋势。
出口方面,最典型的中性化政策就是取消出口补贴。给出口产品以补贴本身,就扭曲了贸易公平竞争的状态。另外,今年国家刚出台的出口退税也没有违背上述中性化原则。
对此,李雨时解释说:国内有种观点,总是从财政这个角度把出口退税当作是一种鼓励出口的措施,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比如美国对出口产品征收价外税,出口的最终产品,所得税已经交了,算在成本之内,这些产品在国内销售本身不交税;美国的销售税,是在价外征收的,无所谓退税问题。
而在中国,增值税都是价内征收的。发达国家一般都是在消费这一块征税。因为政策要求的是不含税的产品,以产品成本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所以才有出口退税政策。按照国际惯例来讲,应该是谁消费谁付税,体现在国际市场上就是谁买谁付税,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贸易政策“中性化趋势”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国家对进口的重视加强。
传统观念认为,强调出口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拉动作用而进口只是弥补国内产品的数量不足,还会造成国际收支中的“负收入”。
李雨时曾经反驳过这种观点:只要进口产品结构比较合理,进口产品可以起到比出口产品更大的作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就业,进口产品的应用能马上吸收就业,创造价值。而且它所创造的价值,比自己研发生产所创造的价值还要大,对国民经济的刺激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可惜当时李是少数派,甚至被称为“进口派”。
如今,这个问题已经逐步形成共识,政府也开始认同进口促进经济的观点。
2002年,当时的国家总理朱钅容基就明确提出适当扩大进口,并计划拿出200亿扩大进口。
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明确认识到加快进口速度的作用,2003年进口数额持续高增长就是最好的例证。李雨时认为,只要掌握合理进口结构,如生产资料的比重要保持在80%左右,将对国民经济产生很大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