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孙洁
北京报道
2003对于中国和印度来说,是意义不同寻常的一年。自1962年之后一直处于冷淡状态中的中印关系进入了良性互动的时期。
今年4月,正值SARS在中国肆虐之际,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这位曾经在印度宣扬中国威胁论声调最高的头号强硬派人物,冒着SARS疫情的危险走访了北京和上海,成功地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并表示“不把中国看作是印度的威胁”。此番说辞被分析家们认为印度政府对华政策正在朝着务实的方向发展。
2003年6月22日,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再次踏上中国之旅。这是印度总理十年来首次访华,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全面合作宣言》等文件。印度分析人士认为,瓦杰帕伊的这次访问,将促进稳定良好的中印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2003年11月14日,中印海军在中国东海海域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这次演习是53年来中印首次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被普遍视为中印提升双边关系的重要标识。
在中印双方今年签署的《全面合作宣言》中显示出双方欢迎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的积极势头。双方一致认为,不断开拓和深化中印经济合作,对加强双边关系至关重要。国际关系观察家认为,贸易方面的共同利益正促使中国和印度在国际经济舞台展开合作。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吴永年研究员认为,中印经贸关系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基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这主要体现在中印在产品结构和市场需求上不尽相同。另外中印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者,合作与竞争虽是一对矛盾,但双方在经济改革方面的成败经验却可为两国在经济发展中互为借鉴。如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而印度在金融体制建设方面则做得较好。
尽管2003年当中,国际社会见证了中印关系的一系列良性互动。中印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令人鼓舞的变化。推动中印关系不断改善也成为当今两国决策层的共识。但是在中印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障碍。
如何增加两国间的政治互信?孙士海认为,两国必须放弃过时的冷战思维;深挖双边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在国际问题上建立协调机制;在一些彼此高度关注的问题上,互相尊重。如此,两国才能建立起互信合作关系,而其他各方面的阻力也能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