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圣如
北京报道
大庆市今年开始在供热行业推行特许经营制度。民营企业振富供热有限公司获得了一个小区为期一年的供热特许经营权。根据供热特许经营协议,这家民营企业和另一家民营企
业从大庆市热力公司接管了208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8个供热站和300平方公里的供热管线。
“竞争显然是有效的。根据小区居民需求,这两家企业比规定日期提前一周开始供热,居民室内温度也始终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振富供热有限公司董事长赫崇军介绍,“市政公用行业放开未必意味着涨价成为必然,由于公用市政行业原来的体制机构臃肿,粗放经营,它的成本费用未必低。”
2003年7月,国家开始改革最后一项全民福利制度,建设部等8部委又印发了《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供暖改革正式启动。计划用约10年的时间完成对现有体制的改革,其重点是:热资源商品化,用户个人直接缴纳采暖费;实行按用热量收费制度;供暖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
邯郸公用难题
很多人在为日益膨胀的城市挠头,庞大的公用事业就是其中一个不小的难题,邯郸也不例外。
邯郸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城市经济研究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3年4月他们曾经成立专门的邯郸市公用事业改革发展课题组对邯郸市公用事业整体摸底,结果让他们非常惊讶。
燃气价格倒挂现象严重,燃气行业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液化气现每吨销售价为2350元/吨,而成本为3590元/吨;管道煤气现销售价为0.8元/立方米,成本为1.1元/立方米。燃气价格虽做了几次调整,但价格改革一直没有到位。
供热企业热费收缴难,这是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采暖福利“包烧”制的产物,在整个供热行业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今年北方某城就曾经出现类似状况:原来单位补贴的供暖,因为某种原因欠费至今,而现在供暖单位又无法转向住户收取这些费用,因为这些住户并没有缴纳这部分费用的习惯与意识。与此同时,今年当地政府又出台政策,无论任何情况都要先保证供暖,让人们安心过冬。因此,目前政府尚无相关政策规范供热企业热收费,企业周转资金短缺,经营陷入困境。国家又取消了供热入网费,使企业在发展上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无资金投入发展。
这位人士开出的药方是要逐步市场定价,政府相对补偿。他认为对城市供气要根据不同用气性质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制定不同价格。对于城市集中供热要区分不同的销售对象制定不同的价格。
在价格改革的同时,对当前城市供气、供热价格改革以后,由于政策原因,如上述暂时的抚民措施,仍然亏损达不到保本微利的公用企业,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的补贴措施。
“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倾斜措施。对城市供气和供热企业实现的所得税可采取先征后返的办法,扶持其发展。”
公用市场巨大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除城市供气、集中供热输配管网由国家控制外,其余部分都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在中国662个城市中,304个城市有集中供热设备。
他告诉记者,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吸引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建设公用事业。大胆采用BOT、TOT、ABS、股份合作等融资方式。
此外,由于今后集中供暖需要地区的新建住宅必须安装计热和温控装置,现有住宅也将逐步改装,这一市场将是非常巨大的。目前中国市场上生产热计量的厂家共63家,分布在16个省市,近几年投入社会的产品大约10万台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应该说,这是日后政府加强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以前的体制下资产的管理者都是‘亲儿子’,政府很难站在一个超然的立场来管理。”他强调说对已出台的各项收费政策要加强征收和管理。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必须足额征收,逐步把各项资金纳入城建资金专户统一管理使用、专项用于公用设施建设。城市土地有偿出让使用,所获收益主要用于公用设施建设。
关键在于价格机制不合理
社科院工业所的专家认为公用行业改革并不轻松。
他告诉记者,这个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投资大、回收期长,再加上管网运营的自然垄断性,其市场化和竞争程度相应较低,其价格的形成和调整涉及到大多数居民的利益,不可能完全按照供求规律行事,价格机制不灵活,由于涉及到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利益,以及消费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同,政府和社会舆论常常会对相关企业进行“道义上的说服”或行政上的干预,影响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权。缺乏科学合理的价格制订和调整机制以及财政补贴机制,有些企业把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混在一起,既不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又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他拿当前的供暖改革举例说,八部委联合下发的供暖改革实施意见中规定,采暖费用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三制”分担,各级财政、单位用于职工供热采暖的费用作为供热采暖补贴,由单位直接向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发放,变“暗补”为“明补”。
“如果企业破产后供暖费由谁来出?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当国有和集体企业进行体制改革或政策性破产时,谁来为职工支付供暖费?失业人员的供暖费由谁来出?这些都是供暖改革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