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琳上海报道
SARS之后的“狙击”成本
10月15日“上海市卫生系统今冬明春预防SARS工作动员大会”上,上海市卫生局宣布,上海卫生系统防治“SARS”工作全面启动,医疗机构即日起进入临战状态——四所定点医
院及设置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的留观床定点医疗机构,即日起进入临战状态;全市160家SARS疫情监测点医疗机构必须坚持做好对SARS疫情的每日报告、零报告、重要情况报告及疫情后的病例网络直报工作。
而对很多医院来说,这意味着需要不计成本地维持发热门诊和留观室——来看发热门诊的病人极少,留观室则是空转的。
“这一块的成本比较高。”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院长张从虬算了一笔帐,“我们医院两个发热门诊一天需要12人,光是工资一年就得50万左右;特别是留观室的病床,这半年多来我们都坚持不做它用,--如果开展业务收治病人的话,每张病床一个月的收入大约是将近1万元。”
眼下来看,以上支出是需要各家医院自己“贡献”的。“SARS结束后我们医院已经拿到了200万的财政补偿,发热门诊和留观室当然是医院自己负担。“徐汇区中心医院有关负责人说得很肯定,”现在我们的发热门诊是24小时三班人在倒,每人30元的加班费照发,还有设备也得照常运转,可病人平均每天不到5个。”而在SARS方面,徐汇区中心医院已经投入了大约300万。
尽管如此,对徐汇区财政来说,仅给区属各家医院的“SARS补偿”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往,区财政花在公共卫生上的经常性费用一年也不过是几千万。而接下来,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徐汇区财政将有一笔不菲的支出——拨款2亿人民币,建造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大楼。
此外,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财政投入方面,上海也打算来个“三级跳”——上海市卫生局疾病控制处有关人员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上海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投入是每年每万人8万元,今年SARS之前曾有计划增至每万人15万元,而在SARS之后又重新提出,到2005年达到每万人20万元以上,市财政对困难的区县给予适当补贴。
知情人士透露,为建设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根据目前的预算,今后三年上海市政府为此将有近10亿的财政支出。
三年行动计划
8月15日,上海市政府向各级有关部门印发了《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这是一个为建设上海公共卫生体系主体框架而制定的计划。”上海市政府有关人士介绍,“上海将用3年的时间,以反应灵敏、高效统一为目标,完成公共卫生体系主体框架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初步建成应急控制系统、信息系统、预防控制系统、医疗救治系统等7个系统,提高城市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持传染病低发的趋势、并进一步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根据《计划》,上海将建成一套平战结合的指挥控制系统——公共卫生应急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上与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即市级决策指挥机构连接;对下作为卫生系统的指挥中心,平时做好预案编制和演练,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调动全市卫生资源,及时组织现场处置和医疗救治;横向衔接多重社会支持保障。
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一个耳聪目明的信息系统至关重要。上海将突出建设全市疫情信息网络,覆盖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系统,实行市、区分级管理,向下延伸到社区、镇、村。
《计划》提出,3年内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要重点建设好三个重点项目,即市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中心、市公共卫生中心、市肺科医院;三个网络,即预防控制网络、卫生监督网络和医疗救治网络;三大工程,即卫生信息工程、人才建设工程和科技工程。
截止11月10日,上海市卫生局已经制定下发了《上海市区县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及资源配置标准》、《上海市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及资源配置标准》和《上海市区县医疗急救中心(站)基本建设标准》。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应完成40所乡镇医院标准化建设并转化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12月2日,已有36所乡镇卫生院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并转化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余4所正在建设中。与此同时,华山医院、瑞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6所医院的传染科也已完成建设方案的制定。
以上种种项目,显示出上海市政府在构建公共卫生体系方面所下的力气。
“但是,仅有以上这些项目还是不够的。”一位业内专家提出“三年行动计划中,很多都是项目型的投资,也就是说硬件做的比较多,软件特别是制度、体制等的建设比较少。提到重视就很想上项目造一些看的见的东西,而制度、体制的问题是需要静下心来考虑的。”
上海一家国有医院的院长也有同感:“说到公共卫生保障方面的改革,跟去年相比,我现在看到的还是盖房子。”
对此这位业内专家的意见是:“一是政府投资的方向应该下移,二是政府的管理下移,第三要建立符合现在发展的规章,比如对各级医疗机构有不同的定位,以发挥各自不同的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