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已经出了大批的经济学家,也出了大批的企业家,但是,如果中国经济要非常健康地发展,我个人认为还需要一批管理学家。
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奇迹,但发展经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增强国力,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认为这都是对的,但是发展经济更主要的是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而我们说增强国力也好,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但事实证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不注意相关的协调发展就会产生失调,并产生严重的后果,中国政府也由此提出了人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或者叫可持续发展。当沿海经济高速发展,内地经济发展滞后,中华大地又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中央政府又提出沿海与内地的平衡发展。人与生态的协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协调,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问题。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发展幸福的协调。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发展经济与发展幸福的关系。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均GDP增加了一至三倍,但是美国人的幸福没有增加多少,这引起了部分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极大的兴趣。以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为首的一批学者,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发现,在贫困的时候,经济的发展对幸福是有积极作用的;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的发展对幸福的影响却越来越小。美国的收入差距与幸福的相关程度并非成正比;日本在经济增加了六倍以上,但是人们对幸福的满意度也没有增加多少,这就表明人均GDP超过一万美金与幸福无关,这一研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但是,这并不等于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说,既发展经济又要发展幸福这才是我们的要求。
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我们不从现在做起,把幸福作为出发点,系统、全面考虑发展经济,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他们的满意度呢?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比较具体的概念就是追求GDP的增长,我们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应该是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而不是对社会的破坏,也不是牺牲了环境、滥用了资源,应该关心民众的健康、教育及文化的发展,应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诚信,人们对政府的公信度和满意度,而绝不能做没有发展的增长、不能持续的增长,以及危害社会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