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几年逐渐形成了京津唐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这些经济圈竞争力特征也各不相同: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聚集竞争力最高。京津唐大都市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大都市经济圈不同,后者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工商业的发展、先行对外开放所导致的外资进入及自主型城市化,而京津唐大都市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则得益于现有体制下全国资源向都市的集
中,中关村、奥运村的出现均以首都特有的政治文化为背景。
长三角都市经济圈区位竞争力最高。长三角大都市经济圈以上海为核心,其城市化水平整体较高,城市体系完备。未来10年内,长江三角洲将有可能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亚太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
珠三角都市经济圈制度竞争力最高。它包括香港、澳门在内,是中国市场化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经济圈。改革开放之“先河”,从深层次上推进了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和产业的大转移,新世纪初,珠江三角洲成为了世界IT产业的生产基地。
三大都市经济圈各有其竞争力优势。都市经济圈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有没有世界级的超级城市作为其内核,而这种超级城市除了能源、水源、机场等硬件条件以外,新型机制和创新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三大都市经济圈的金融业、信息业、交通业、制造业在全国都具有枢纽和核心地位,今后仍会继续发挥其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大型企业及跨国公司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将向三大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汇集,因此,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把国内竞争优势提升为国际竞争优势,是三大经济圈内核心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改革》农村版主编新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