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依亭from浙江绍兴
绍兴被低估了,无论是在浙东经济圈还是在整个江浙民间经济板块。2003年,当十多家本地民企开始寻求国内外上市、当温州炒家涌进绍兴房地产市场抬高楼价、当低调的浙江富人表露了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之后,绍兴真正开始向它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高点爬升。
绍兴复兴,是中国民间社会重新崛起的一个最佳佐证。
新商业文化
《绍兴日报》的网站上有一则新闻,说绍兴黄酒的市场占有量正在下降。
“绍兴人还是很喜欢喝黄酒的。”吴建认为这还是大多数绍兴人惟一保留的古老习惯,就像黄酒集团在绍兴的地位。吴建是绍兴一家民营企业新上任的总经理,28岁,本科学历,企业的拥有者是他的父亲。员工们叫他小老板。
绍兴市区的老房子已经不让拆了,政府在改建这些老房子。“老砖房保留起来,那些小石板路车开不进去。后来造的房子大玻璃幕墙都会被改造,用红色的窗框框起来。”吴建说。
吴建认为这都是做给游客看的,真正的新绍兴在绍兴市区以外的地方,在绍兴县,在柯桥镇。2003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前100个县市)排名,绍兴县排第二。排在它前面的是浙江萧山县,两个县地界相连,而柯桥镇处于中间位置。
上海正南方向行驶两个半小时的高速路旁,绍兴的城市广告宣传牌非常文雅,上书“江南文化看绍兴”。吴建说市政府是极力想把绍兴打造成一流的古城,因为绍兴有乌蓬船、有社戏、有咸亨酒店、有王羲之笔下的兰亭……
印度人老黄和吴建的观点一样。
老黄说:“这些与绍兴人无关,绍兴的古老文化属于游客。这里的人是为生意而活的。”
老黄是一位印度人,40多岁,胖呼呼的,会简单的中文。他说:“我叫老黄,绍兴黄酒的黄。”在越都大酒店长期住着几位这样老外。“但很多人都是住在柯桥那边。”老黄说的是和他一样,在绍兴做进出口生意的印度、巴基斯坦的中间商们。“像我们这样的人有几十个,或者几百个。”
在绍兴县柯桥镇,被这些外国中间商经常光顾的是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里近一万个批发公司及周围几百家基本为出口而生产的民营企业。每家店铺门口都有大量轻纺制品打好包即将销往世界各地。位于轻纺城北五区三楼双鑫布业的潘荣海经理说,他每天的销售额在5万元左右,生意还算不错。
今年1至11月份,绍兴的外经贸统计月报上,绍兴自营出口值为40.3亿美元,超过温州。其中出口值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102家。
明年就要实施的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绍兴大多数民企冲击很大。据绍兴外经贸局统计,绍兴企业平均退税将减少2.8个百分点。吴建说,这对于很多靠退税才能赚钱的小企业来讲很关键。
老黄说,他的客户已经主动谈过,让进货商最少上浮1个百分点的价格。“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谈好,自己承担一点、原料商承担一点、国外的进货商承担一点。”
浙东的新苏南
“它们如此戏剧化地被摆在了一起。看到过的人一定印象深刻。”老黄指的是离咖啡厅很近的城市广场。在绍兴市中心、市政府前的城市广场上,紧挨着三座并不算很壮观的建筑:一座玻璃幕墙的金字塔;一个仿造悉尼歌剧院帆船外型建造的绍兴大剧院;还有一座八层高、杂草丛生的砖砌古塔。
绍兴的古塔和苏州一样多。原有的经济成分也极其相似,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乡镇企业改制而来。绍兴外经贸局一位官员介绍,“我们学的就是新苏南模式,但是苏州的开发区做得很好,引进外资成效显著,值得我们学习。”
绍兴市中心的建筑有趣地反映了绍兴的经济结构。这些绍兴人热爱学习,勇于仿造,但缺乏足够的技术创新和叫得响的大品牌。
绍兴民营经济除了以出口为主外,还有很强的集群效应。例如,绍兴县的纺织业、上虞的伞业、新昌的医药行业、诸暨的袜业、越城区的家具业等。吴建认为,绍兴老一代的企业家会生产,会找销路,但观念过于传统阻碍了品牌的发展。产业的集群和产业链效应,本来可能会使发展品牌的成本更低一些。
6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吴建并不想回家帮父亲干活,而是想到大城市找一份悠闲的工作。但和绍兴大多数把儿女送出去留学的企业家们的目的一样,这些子女的使命就是回家继承父业。吴建说,他已经是乡下人了,整天下工厂,而且,“越来越节省,现在一个月的开销不超过1000元。”
“贷款还是不方便,”吴建说,“大部分贷款来自信用社,对于民营中小企业而言,国有银行依然有高不可攀的门槛。在信用社如果借贷金额不大,主任一级就能决定;当然利息高了一些,有7厘。企业互相间拆借还是不多,虽然现在私下借款利息和银行相当。这里和温州不一样,只借给非常熟悉的人。”
2003年绍兴有六七家民企开始运作海外上市,吴建说这对他很有启发。“三年前,如果我父亲愿意抽出流动资金去炒房地产就好了。”作为私企第二代老板,吴建认为一定要找准机会进行资本运作。
新政府形态
在绍兴,不管是在柯桥还是杨汛桥镇,排队等待海外或在国内上市的民企有十几家,和不愿意上市的温州民营企业家相比形成明显反差。有媒体报道说,这是政府给了许多优惠条件所至。
在常住人口只有3.2万人的杨汛桥镇,明年3月就会有7家民企成为上市公司。它们分别是已经在香港上市的浙江玻璃、浙江永隆、宝业集团,精工集团收购的轻纺城和长江股份,以及2004年1月份将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展望股份和明年3月将在A股上市的精工科技。
杨汛桥镇主管工业的副镇长唐东华纠正,“并不是我们让企业去上市,也没有很多的优惠政策,更多的是企业自己的行为。”唐东华说,这是企业在给自己找压力。
展望集团是中国第二大生产万向节的民营企业,仅次于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展望办公室主任洪春强已经为上市奔波了大半年。他说:“这是我们集团给自己的一个任务。在创业板上市,并不会筹集到很多资金,最多几千万,但这是一个目标,上市的前期工作已经投入了几百万元。”
唐东华说,“政府所做的最多只是减免一些一次性的城建配套费而已。其实这么多企业想上市,主要是示范效应。大家都在一起,你上市了,我也会去争取。”
杨汛桥镇的民营企业都很规范,得益于乡镇企业的三次改制。唐东华说:“第一次是1994年,股份合作等于人人都有股;第二次是1998年,找了两家镇办集体企业试点,将集体的50%股份量化,经营者直接现金匹配50%,而镇集体所属的50%里的30%以上送给经营者,其余为集体共同持有。第二次等于镇政府没有回收一份钱,但却大大调动了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现在,已完成了第三次改制,镇政府已将在企业的所有股份都做现金交易退出了。”
经过三次改制,杨汛桥镇大部分企业经营者掌握了50%以上的股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私有企业家。
杨汛桥镇政府不仅在第二次改制中没有回收一分钱,而且还在做着信息服务商的工作,在全国和海外的各种洽谈、订购会都是政府一手帮助企业了解信息。
唐东华说:“政府得到的好处就是,企业发展了,我们每年的税收收入都增长了1个亿。”
今年,杨汛桥镇出口值是1.8亿美元。按照国家出口退税的新政策,当地政府需要承担25%。唐东华说,虽然具体的政策还没有下来,但杨汛桥镇不会拖欠给企业的退税,估计每年将最少返回2000万元。这几乎是全镇一年财政支出的1/5。
杨汛桥镇上一任镇委书记下海了,在杨汛桥镇一家企业任总经理。唐东华的前任也一样。因此有如此好的政企关系不难理解。
唐东华说,在企业一年的收入是15万到25万元,而像我们这种镇干部年薪是5到7万元。下海可能是宦海沉浮之外的另一个选择。
“您也准备下海了吗?”
“我还准备再锻炼两年。”
目前,绍兴市经商的最大官员是前任副市长陈建设,之前主管城建。现在,这位陈先生担任绍兴永建房地产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