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医疗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正文
 

杭州医改发力(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6日 18:23 21世纪经济报道
杭州医改发力(图)
见习记者 周扬 本报记者 丁琳
  杭州报道

  杭州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12月3日,3家民营医院获得了杭州市卫生局的正式批文。

  这3家医院的投资者中有两家是名列福布斯富豪榜的企业———浙江广厦集团和绿城集团。

  这只是杭州医疗市场变革的序幕。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杭州医改的最终目标是,全市只保留2-3家三级医院作为公立医院。已经定下来的是浙江大学一医院和邵逸夫医院,“另一家还没有最后确定”。

  这位人士还透露,受此利好消息刺激,包括万向集团在内的众多浙江民营资本早已蠢蠢欲动,急欲在医疗市场分得一杯羹。

  杭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以下简称杭州市体改办)的一位官员说,“杭州此次医改的力度很大,许多政策在国内还没有先例”。

  改革动力

  “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是此次改革的直接动力。”改革“主刀手”之一、杭州市体改办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杭州市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看病难、看病贵”排在市民关注的“七大难”问题之首。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亦承认,“全市80%以上困难群众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老百姓的看病负担确实非常重。”

  上述体改办官员分析,公立医院在杭州一家独大,致使全市医卫市场化进程受阻。他认为,老百姓的呼声最能表明“医疗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杭州医改另一方面的压力,则来自全省医改的快步推进。据统计,到今年下半年,浙江民营医院已近70家,床位总数达6000余张。与去年底相比,增速高达30%以上。

  “宁波、金华、温州等城市的医改动作,一个比一个大。看着这些近邻大幅放开医疗市场,杭州的领导怎么可能坐得住?”

  重重压力之下,杭州医改走到了十字路口。于是,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杭州专门成立了医改办公室。在最近半年里,关于医改的相关政策文件接二连三出台,“最主要的是贯穿‘四改联动’的精神。”———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和医疗救助体制改革。

  “这是杭州医改独特的地方。”体改办的这位官员说,“其他方面不改,医疗体制改革推进不下去,也无法彻底。”

  比如在药品流通领域,全市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挤掉从药品出厂到患者整个过程中的价格水分,同时促进“医药分家”,准许外配处方。

  此外,医改还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门诊起付标准,实施门诊医疗费统筹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其基本医疗。

  在医疗救助体制改革方面,将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制度,解决欠发达地区群众“看病难”问题。

  “‘四改联动’是一次重大的利益调整,涉及社会承受力、财政承受力,以及药厂、药店、医院和患者的承受力。”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在11月25日的医改工作会议上表示。

  杭州医改

  杭州医改扬帆出海,其借助的东风则主要是市委今年9月19日出台的18号文。这份名为《关于医药卫生和医疗保险救助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成为整个杭州医改的指导性文件。

  18号文指出,“引导鼓励境外资本、民资兴办营利性医疗机构。一是不受区域和数量限制均可申办,并享受工业企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是凡新办医院前3年取得的医疗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条件,且财务制度健全、核算准确的,可申请免征营业税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按前3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额度,通过单位申请,由财政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后3年参照企业有关政策所缴纳的各种税收,通过单位申请,由财政给予减半补助。”

  “6年财政补助政策,在全国恐怕只有杭州才有。”杭州市体改办那位官员说,“这对营利性医院的兴办相当有吸引力。”

  上述政策的出台有其背景。杭州市医改办提供的一份内部研究资料显示,“由于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的不同纳税政策,使前者处于不平等位置,扭曲了资本投资营利性医院的本性。”

  医改办在温州考察时发现,当地民营医院需缴纳10种税收(杭州有9种相同),税负成本占医院总成本的12%,投资者意见很大。“如果投资者违心选择非营利性医院来兴办或投资,将留下极大的制度隐患。”

  体改办那位官员举例,有些民营医院想出董事长领取三四百万高薪的“歪点子”以获取回报,或者先报非营利性质,再等待时机转为营利性。“与其如此,不如干脆承认资本的逐利性,给予营利性医院优惠政策,在性质上一次搞清楚。”

  与此对应的是,18号文明确规定,“严格规范管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投资者就此表示,“杭州的非营利性医院市场过强,份额过大,在享受免税待遇的同时,明显挤占营利医院的生存发展空间。”

  民资十分关注的医保定点资格问题,在18号文中也有了解答,“符合条件的营利性医疗机构经申请核准可为医保定点单位。”

  在积极兴办营利性医院的同时,投资者更多地表现出参与非营利性公立医院改制的兴趣。“这是缩短资本投资周期的有效途径。”就杭州的医疗资源水平本身来说,在全省名列前茅。面对如此“肥肉”,民资心急如焚的程度也可想而知。

  18号文件传达出的信息是,“实行管办分离的医疗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资分开,确立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规范出资人与医疗卫生机构的产权关系。”

  一研究卫生经济的专家将杭州医改与上海相比:“上海成立申康公司进行卫生投融资改革试点,由卫生局官员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而“杭州将由国资公司统一行使出资人职责,弱化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

  同时,18号文规定,医改方面原则上“国有资本退出控股地位,鼓励经营者持大股,不提倡租赁承包、委托管理、分立改制等做法。现有公立医疗机构转制过程中,可享受改制企业的土地出让政策,土地出让金允许在3-5年内分期付清。”

  “与江苏宿迁的激进医改完全不同,我们会逐步将公立医院推向市场。”杭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滕建荣表示,“对于代表市级医疗水平的大型医院将保留国有独资,社区一级医院整体出让,二级医院则视情况改由国有控股或参股。”

  “重要的是,政府会同时加大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滕建荣说,“并设立一两家慈善医院,对城乡低保户、特困户和困难户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隐性阻力

  民资在对杭州医改政策认可的同时,也表示了自己的隐忧———医改涉及到的利益格局调整使改革隐性阻力逐步凸显出来;公立与民营间的不公平竞争,在短期内依旧无法解决。

  另一个担忧是用工制度的瓶颈。在医改办的调研总结中,提到义乌市中心医院的改制问题(详见本报2003年10月30日相关报道《一座医院的改制备忘录》),该院虽然产权实现了多元化,但用工制度尚未实施,医院职工依旧是事业单位身份。

  因此,18号文对转制医院用人制度改革进行了规定,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不过,一位投资者向记者表示,与其区别对待,不如一次性买断职工身份———这样不仅彻底,而且有利于人才的流动。

  上述投资人士着重指出,医改最大阻力来源于“医院的行政主管部门”。“自己的儿子放出去以后,他们还有什么可管的呢?所以,我们担心他们可能会在民营医院扩大规模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时,设置隐性门槛。”

  滕建荣就此作出回应:民营医院急于做大的心态“过于功利”。医院是长期投资,要想两三年获得回报几无可能———民资做大型医院,人才、管理、技术方面能否跟得上(公立医院),很难说。”对滕的话的最好佐证是,刚刚获得批准的民营杭州博爱医院,仅有20张核定床位。“对公立医院而言,目前民营医院的确构不成威胁。”

  18号文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在新区,远郊新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机构”。一位投资人就此向记者发问:“在远离闹市区的地方,又会有多少病人光顾?”

  有业内人士直言,杭州医改到底能走多远,还需市场检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