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数据为何真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3日 09:22 解放日报

  不愧为中国经济学界最具权威的学术盛会,第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前天下午闭幕之前的最后一场论坛依然精彩激烈。特别是两位名教授———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和复旦经济学院院长陆德明“针锋相对”,在解释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为何真实的理由时“各摆各的谱”,以致演讲时数次被掌声打断。

  林毅夫:高投资高供给创造“中国奇迹”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从1997年底开始持续走低。这是标准的通货紧缩。按照经济学理论,通货紧缩时经济一定是零增长或负增长,而中国经济1998年以后却依然持续高速增长。许多经济学家据此质疑,认为中国经济数据不真实。我认为,数据不仅真实,而且这种高速增长在未来还可以持续,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或者说通货紧缩的机制与众不同。

  国外通货紧缩是泡沫破灭的结果。国外大部分人的财富是放在房地产里面,放在股市里面,在经济好的时候,财富效应会很大,需求也会很大。一旦泡沫破灭,放在股市或房市里的财富效应会迅速消失,消费需求就会萎缩,引起生产能力过剩,物价下跌,投资下降,最终导致经济零增长或负增长。

  而中国在1998年以后并没有出现泡沫破灭。房地产泡沫在1993、1994年就破灭了,中国股市在1999年还出现“5·19”行情。中国的通货紧缩是因为供给突然增长。国内投资增长速度近年来远远超过GDP,中国经济发生了微妙的结构性变化———从短缺经济变成过剩经济。为了拉动内需,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拉动的还是投资需求。最近几年投资增长速度每年还远远高出消费增长速度,但消费增长水平也保持在7%以上,所以整个经济自然就有7%以上的持续高增长。

  陆德明:美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经济在1978年至2001年这段时间,实现了两个倍增,人均GDP连翻两番。在此之前,许多国家都只实现过一个倍增,而且历时都很长,英国59年,美国48年,日本35年。中国这样的奇迹,高投资率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也只能解释中国增长的较小部分。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后发优势”。

  将发展的理解范畴拓宽,发展应该是永恒的,它没有完成式。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只不过发展程度有相对差异,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的国家已到了知识化阶段,有的还在工业化阶段,有的甚至还处在未工业化的传统发展阶段。所有国家都可以据此分为两类: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中国是后发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因为引进、学习和模仿既可增加投入,又能节省时间,可低成本高速增长,获得追赶式发展的加速效应。

  驱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后发优势来自两个方面:资本引进和技术引进。数据可以证明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两大主引擎:从1982年到2001年的20年里,外资企业投资总额的增长平均是75.5%,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平均只增长21%;这20年来,我国大中型企业从国外购买的技术总额是数十倍于企业自身的研发费用。

  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是日本的1/25,是美国的1/33,差距很大。这也意味着中国还有后发优势,凭借这些后发优势,中国经济至少还可高速增长十年甚至二十年。但后发优势会逐步递减,中国经济要维持长期增长,必须寻找新的动力,一是金融改革与创新、一是科教创新,寻求原创性的内生动力。本报记者郑红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都市生活掌中搜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没有禁忌尽享激情
那若即若离的诱惑
非常笑话
今天你年轻了没有
非常笑话让你乐透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年贺岁招商有礼!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低成本实现网上创业!
先试后买邮箱送大礼!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